在历史的苍穹之下,有一个身如钢铁铸就般,?立在岁月长河中的登高英雄,他就是用热血与勇气书写传奇的杨连第。
1919年,在天津市北仓镇的一个普通人家,迎来了一个清脆啼哭的新生命,那便是杨连第。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贫困如同挥之不去阴霾,笼罩着这个家庭。年幼的杨连第,早早地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学徒生活的苦涩,电工工作的劳累,车夫经历的奔波以及架子工时艰难,都如同刀刻一般,在他的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然而,这些苦难并没有压垮他,反而如同淬火的火焰,锻造出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
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1949年,新中国的曙光初现,杨连第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的2月,他就毅然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同年8月,人民解放军挺进大西北,铁道兵某团沿陇海铁路节节抢修,却在陇海路的天险8号桥前遇到了巨大的挑战。这座大桥坐落在高山峡谷间,桥高45米,长172.5米,是陇海铁路线上最高的桥梁。1921年由法、英、比利时三国工程师共同设计,用了4年时间建筑而成。该桥为当时全国之最。1944年,这座桥因抗日战争遭到破坏,美国工程使节团用了两年时间也没能修好。1948年国民党溃逃时,再次轰炸,只剩下5个孤零零的桥墩,矗立在深壑之中。
站在桥下,仰望那高耸入云的桥墩,众人心中都充满了焦虑。当地有句民谣:“八号顶,八号顶,失足摔成饼”,这句民谣形象地描述了八号桥墩的高耸和险峻,反映了桥墩之高以至于失足掉下去会粉身碎骨的危险程度。面对抢修环境,有老专家提出架索道用滑轮运送材料,可是买不到材料,而且两山绝壁上也打不了桩;如果在桥墩四周搭脚手架,需2万多根架杆,5000多斤铁丝,即使找到材料也运不进来。大家提出的几个方案都无法实施。常规的施工方法在这险峻的地势和匮乏的材料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然而,杨连第那敏锐的目光,如同猎鹰一般,在桥墩上发现了一线希望。他看到每个桥墩上每隔三米就有一根修挢时留下的铁夹板,虽然只有几寸宽,却仿佛是命运之神为他打开的扇窗。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萌生:用带钩的杆子勾住铁夹板上的圆孔,再顺着杆子爬上去,架设单面云梯。
当杨连第向团长汇报这个想法时,团长的眼神中充满了担扰,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似乎是唯一的办法。经反复研究,杨连第的建议被批准了。杨连第手持长杆,带头攀登,如同无畏的雄鹰冲向云霄,后面的18名战士紧跟其后,宛如一群勇敢的猎鹰紧紧相随,架设云梯。他们一步步攀爬那高耸入云的桥墩。在桥墩下仰望,杨连第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渺小,却又是如此坚定。每向上攀爬一步,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被深渊吞噬。但他和他的战友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登上桥墩,完成抢修任务。
当云梯渐渐接近墩顶,下面围观的群众越聚越多,他们带着锣鼓来到现场,准备庆贺登高的胜利。然而,当杨连第快要攀到墩顶时,新的难关出现了,他被突出的顶檐挡住。长杆不能拐弯,无法钩到顶端的夹板。此时的他恰似敏捿的猿猴,解下腰间的绳子,甩上去套住钢轨,用手反复拉了几下看是否牢固,接着用两脚蹬着墩壁,翻身跃到墩顶。那一刻,他仿佛站在了世界的颠峰,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却无法掩盖他心中的喜悦和自豪。桥下顿时一片欢呼声,老百姓惊奇地说:“解放军真是神兵啊!”然而挑战才刚刚开始,桥墩顶部被炸得凹凸不平,要架没钢梁,必须先将其整平。二号墩顶面约有26方钢筋混凝土,杨连第没有丝毫的犹豫,他在桥墩顶上,开始了与死神较量的爆破。一声声巨响在山谷间回荡,那是他向困难宣战的号角。他在桥墩上以一块木板作掩护,连续爆破100多次。每一次爆破都似雷霆万钧,震撼大地,而他却如同钢铁铸就的雕塑,纹丝不动。终于桥墩顶面被整平,在他的带领下,桥梁得以重新架设,比预定计划提前了二十天通车。
10月8日,当第一列火车呼啸着通过刚抢修过的大桥时,整个山谷都为之欢呼。杨连第,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战士,被铁道兵党委记大功,并授予他“登高英雄”的称号。这座桥从此命名为“杨连第桥”,成为了英雄永恒的象征。
英雄的脚步,从未停歇。1950年,美帝国主义的炮火燃烧到了朝鲜的土地上,杨连第跟随部队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程。朝鲜的大地,硝烟弥漫,弹坑遍地,曾经美丽的山河变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杨连第和他的战友们,如同钢铁般的战士,坚守在抢修铁路的第一线。
佛流江大桥,在战火中被敌机炸毁,宛如一条受伤的巨龙,横卧在江面上。铁路运输中断,志愿军的物资运输和作战行动受到严重的影响。杨连第带领钢梁组,奔赴抢修现场。他们冒着敌机的连续轰炸,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杨连弟仔细观察敌机来袭的规律,利用轰炸间隙,争分夺秒的实施抢修工作。他不顾个人安危,攀上桥墩作业,起梁速度比黑间增加了好几倍。在那高高的桥墩上,他时刻警惕注视着敌机的来袭,一旦发现敌机的踪影,他迅速吹哨,指挥大家隐蔽,成功地一次次躲过敌机的空袭。他们不停地顽强劳作,仅用4天时间,让佛流江大桥恢复了通车,为前线输送去宝贵的战略物资。但是,通车不久,桥梁再次遭到敌机轰炸,杨连第指挥一个班紧急抢修,每人每天挖冻土2.5立方,10的任务7天完成,他和他全班战士都光荣立功。书写了又一段传奇。
1950年10月,杨连第光荣地出席了第一届全国工农兵战斗英雄、模范代表大会,并被选入大会主席团,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1951年3月,杨连第火线上光荣入党。从此,他对自己要求更严厉了,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衡量自己,率先垂范,冲锋在前。5月份,五次战役打响了,敌人下足了血本,战争更为残酷。铁路、桥梁,大部分被敌机炸毁,前方供应中断。杨连第带领战士们赶到现场,冒着敌机的轰炸、打射,顺着桥墩垂下的半截钢轨,爬上17米高的桥墩,取下40多根枕木,解决了抢修工程材料之需。在这次抢修任务中,杨连第两次立功。
1951年8月,杨连第出席志愿军铁道兵部队第一届英模代表大会,被选入主席团。不久,又被派为归国代表,参加首都国庆观礼,并列席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再一次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本来应该留在国内的杨连第却毅然决然要求返回前线。
1951年10月,杨连第任副排长,并接受修复清川江桥的艰巨任务。此时的北朝鲜遭遇了40年未曾有过的特大洪灾。清川江大桥被敌机炸毁,运输完全中断。桥下水流湍急,工程难度极大。他们用枕木排浮桥,铁桶架浮桥等方法设法接近桥墩,但一次次都被洪水冲走。杨连第经过反复思考,提出了用“交叉钢梁立在江底”搭浮桥的设想,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施工过程中,他始终冲在最前面,带领战士们与洪水展开了顽强的搏斗。有一次架设浮桥时,由于长时间作业,极度疲劳,杨连第被汹涌的浪头冲走,当战友们把他救上岸时,见他手里仍牢牢攥着一把钳子。连长说:“这么危险,还不把钳子扔掉?”杨连第说:“咱们工具这么少,扔了还怎么工作?这是咱打美帝的武器啊!”经过30多个昼夜的奋战,他们先后12次搭起浮桥,满载军需物资的列车再次奔驰在清川江大桥上。
1952年5月15日,朝鲜的天空被阴云笼罩,清川江大桥附近的空气凝固了一般。志愿军铁道兵部队的战士们,正争分夺秒地抢修这座历经美军多次轰炸的大桥。在人群中,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副连长杨连第。杨连第眉宇紧锁,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执着。他心里不断地思索着:“这座志愿军后勤补给的重要通道,必须尽快修好,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他深知,每一分每一秒的拖延,都可能让前线的战友们面临更多的危险。他一边指挥着战士们搬运材料,一边亲自爬上爬下检查桥梁的修复情况。
突然,杨连第在巡查时发现新抢修桥梁的第三孔钢梁移动了5厘米。他当机立断,大声喊道:“同志们,把压机抬来,我们要把钢梁移正!”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将压机抬到了指定的位置。杨连第站在梁下,全神贯注地看着钢梁,心中仔细地计算着起梁的步骤与力度。他的双手在空中比划着,好似在模拟着起梁的过程,嘴里还小声地念叨着:“一定要小心,不能出任何差错。〞一切准备就绪后,杨连第深吸了一口气,大声喊道:“开始起梁!”战士们按照他的指挥,齐心协力地操作着压机。杨连第站在一旁,紧紧地盯着钢梁的移动,时刻准备应付可能出现的问题。然而,就在这时,天空中传来了一阵熟悉的轰鸣声,美军的战机又如同恶鹰一般扑来。
“隐蔽!敌机来了!”杨连第大声呼喊着,战士们迅速寻找掩体躲藏。然而,杨连第却丝毫没有退缩,他站在桥边,仰头望着天空中的敌机,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无畏。“哼!你们这些可恶的家伙,休想阻止我们抢修大桥!”他心里暗暗发誓。
敌机疯狂般投下了一枚枚炸弹,爆炸声响彻云宵,硝烟弥漫。杨连第带领着战士们在硝烟中穿梭,躲避着炸弹的轰击,继续着抢修工作。就在这时,一颗定时炸弹落在了不远处,杨连第心中一紧,他知道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但他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向定时炸弹跑过去。“连长,太危险了,不能去!”一个战士大声喊道。“不行!这颗炸弹不及时处理掉,会影响大桥的抢修!一定要拆除它!”杨连第坚定地说。
他小心翼翼地靠近炸弹,并示意战士们别跟上去。杨连第仔细地观察着炸弹的情况,心里盘算着如何拆除它。就在这时,炸弹突然爆炸了,强大的气浪将杨连第掀翻在地。弹片如同恶魔的獠牙,瞬间击中了他的头部。杨连第只觉得眼前一黑,一阵剧烈的疼痛从头部传来。
“连长!”战士们呼喊着冲了过去。杨连第躺在地上,鲜血从他的头部涌出,染红了身下的土地。但他嘴里还在喃喃着:“桥……修桥……”
战士们心急如焚,想要立刻将杨连第送往后方治疗,但杨连第紧紧地抓住一个战士的手,用微弱的声音说:“别管我,修桥要紧,继续修桥……”说完,他的手缓缓地松开了,永远地闭上了双眼,他那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33岁。那一刻,清川江的江水为他呜咽哭泣,山谷间回荡着战友们悲痛的呼喊。杨连第牺牲后,被追记特等功,并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等。他生前的连队亦被命名为“杨连第连”。
杨连第这个平凡而伟大的战士,他用自己的勇气、智慧和顽强,书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他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成为了中朝两国人民心中永远的英雄。
注:资料来自《缅怀登高英雄杨连第》一文。
作者简介:李良华,55年5月出生,77年元月入伍,80年退伍。湖南省武冈市双牌镇人,退休教师,武冈市作协会员。
作品散见于:《铁道兵报》、铁道兵文化网、今日头条、新华网、《邵阳日报》、《都梁风》和《武冈文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