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抢修“生命线”的日子里
(李良华)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我国唐山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
唐山这座美丽的城市,地处京津要塞,在一百多年前就是一个闻名全国的工业城市。然而此刻的唐山,已变成一片废墟。24.2万名同胞罹难,16.4万人重伤,7200多个家庭震碎……
灾情就是命令。根据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命令,7月30日凌晨,铁道兵14师68团奉命开赴唐山地震灾区参加抗震抢险。
部队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了指定的位置——唐山火车站至开平的铁路沿线。部队原地宿营,68团2营7连的战士们连铺盖都没有打开,倒头就睡。
7连是1965年组建的。参加了京原、沙通和通霍3条铁路的施工。在京原铁路平型关隧道的施工中,曾荣立集体二等功,被铁道兵树为先进连队标兵。自建连以来,先后7次派代表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
这次来到唐山抗震救灾,连长、指导员主动向团首长请缨,要求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他们连。7连负责的开平火车站,是地震中损毁最为严重的路段。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7连的指战员们就来到了开平火车站。
只见铁路线上,有的地段路基下沉、开裂、冒浆;有的地段钢轨位移、扭曲、拉断。
抢修就是战斗。抢修速度加快一分,通车的时间就提前一分。伤病员就能及时运送出去,各地的救援物资才会源源不断运进来,这无疑是在抢修一条“生命线”。
铁道兵,终年风餐露宿,四海为家,是一支特别能吃苦,敢硬拼的部队。当时灾区缺少大型工程设备,25米长的钢轨需要一二十人一起抬着走,官兵的手上、脚上磨出了不少水泡,肩膀压得红肿,有的压出血痕,大家没叫一声苦,没喊一声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各级干部,哪里艰苦哪里上,哪里危险哪里冲,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指导员高岱在抗震抢修中,生了病,脚也被扎伤,硬是不肯离开工地,仍然同战士们一起连续奋战。
地震后的唐山,气温特别高。白天,太阳下温度达到了四十多度。大家的衣服经常是湿了干,干了又湿,上面都是一层厚厚的盐霜。碰上下雨,全身衣服湿透,像从水里捞出似的。中间休息时,大家累得连动都不想动。有的战士吃饭时,手里拿了馒头,刚咬上一口,倒头就睡着了,嘴里还含着馒头。
7连全体指战员表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大雨倾盆还是骄阳似火,都阻挡不住他们的抢修。没有照明,他们就提着马灯、打着手电、持着火把干;缺少工具设备,他们就土法上马,革命加拼命,苦干加巧干。他们拆换校正了全部损坏的钢轨,加固了坍塌开裂下沉的路基。只用了16个小时,就完成了3天的工作任务。在开平火车站,7连的指战员们仅用了2天时间,就完成了规定路线的抢修任务。开平火车站成为唐山地震后,第一个修复的火车站。为此,7连荣立了集体三等功。
开平火车站的抢修任务完成后,7连又转到了唐山火车站抢修,连队的宿营地是唐山的JG站。
当时困扰部队的两大问题就是:缺水和痢疾。
地震后,唐山的自来水厂和管道遭到严重破坏,饮用水非常短缺。每个连队每天只能分配到一车水。除去炊事班用水,每天每个战士不足一公斤饮用水。加上天气炎热,抢修任务重,战士们体力消耗大,喝水成了最大的问题。连里的战士把倒在地上的蒸汽机火车头水箱里的水倒出来喝,但也只能解一时之需。而在地震灾区能够洗上澡,更是最为奢侈的事。
在唐山军供站里,有一个装满水的蓄水池。地震后,池水变成了发黄的泥浆水。战士们差不多四五天没洗澡了,头上、脸部、身上满是灰尘,一身汗臭熏人。大家就用脸盆从水池舀水冲澡。尽管水发黄、浑浊,洗后觉得浑身清爽、舒服多了。
震后的一段时间里,唐山的的天气变化无常,时好时坏,一会儿烈日当空,一会儿大雨倾盆。
整座城市上空弥漫着尸体腐烂的恶臭味,闻上去令人窒息。蚊子、苍蝇成群结队四处乱飞。帐篷顶上全是密密麻麻的苍蝇,电线上被苍蝇裹着粗粗的一层。
当时,每个战士发一只口罩。起先大家都戴着两层纱布口罩,在口罩上抹上清凉油、牙膏等,还是没法遮挡那刺鼻的恶臭味。戴着口罩干活,憋得喘不过气来,影响抢修进度,后来有的战士索性不戴口罩了。
为避免灾区发生瘟疫,唐山上空白天不时有飞机低空飞行,喷洒类似烟雾状的粉末。飞机过后,炊事班的案板上,就会铺上一层厚厚的死蚊蝇。
营区和灾民居住区也经常撒些“六六”粉、消毒水等。尽管如此,许多战士还是染上了痢疾。一段时间里,在施工现场,随时都能见到穿梭般往临时厕所里跑的人群。好多战士连血都拉出来,有的战士拉到全身出虚汗,脱水晕倒。7连战士小姜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他说,晕倒后,四周找不到遮阴的地方,战友们就把他抬到汽车底下荫凉处歇一会儿,等稍稍缓过一些,又上工地继续干。他们心系灾区,情系灾民,急国家所急,想人民所想,没有一个叫苦,躺病号的。
就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7连和兄弟团、连的的战友们、铁路工人,仅用了短短10天的奋力抢修,就先后抢修通了京山、通坨铁路,于8月7日胜利修复通车。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唐山。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从唐山火车站运往全国各地的伤病员达76000多名。
期间,时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慰问团总团长的华国锋,到唐山慰问灾民和抗震救灾部队,中央领导乘坐的直升飞机,就降落在68团驻地附近。
华国锋在慰问抗震救灾部队时,专门表扬了7连和7连所在的铁道兵14师68团、独立舟桥团。7连在随后唐山临时火车站的修建和灾区重建中,成绩显著,荣立集体一等功。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这个英雄的连队。1977年4月30日,铁道兵14师68团7连,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唐山抗震救灾抢修先锋连”。5月31日,7连近160名干部、战士,全体被邀请到北京铁道兵总部接受表彰。“唐山抗震救灾抢修先锋连”这面锦旗,至今仍保存在“铁道兵博物馆”内。
他们无愧于这个光荣的称号,他们无愧于人民子弟兵这个称谓!
致敬,英雄的铁道兵连队!致敬,英勇的铁道兵战士!
注:资料来源于网络和《昨日铁道兵》一书
作者简介:李良华,1955年出生,1977年入伍,1980年退伍,退休教师,湖南省武冈市双牌镇人。作品散见于:《铁道兵》报、《卲阳日报》、铁道兵文化网、今日头条、新华网、《都梁风》、《武冈文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