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何日复归大学校园?《宿迁日报》2017-7-30
湖南武冈 林日新
大学生离文学经典有多远?近日,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日前出版的《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只不过以白纸黑字的调查数据,再次证实了经典阅读存在的忧虑。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巴金、路遥、金庸等作家的作品在中文系大学生群体中拥有广泛的读者。然而,在此次调查中,巴金《家》的阅读比例为65.7%,路遥《平凡的世界》为49.9%。比例虽然不算低,但较之前些年,已经呈现明显下降的局面。
众所周知:经典名著经历千百年的岁月洗礼,历久弥新。它们是民族精神的源头,人类文化的瑰宝,传承记录着民族文化基因中的最高智慧,是先贤伟大思想光辉的荟萃。经典阅读将奠定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高度,影响一个人文化人格的发展,这是年轻人成长中的大事。笔者曾听不少大学教师抱怨:大学生本应是大量阅读经典,充实知识,开阔眼界的黄金时代,他们每天除了上三四节课,有大量的时间可以支配,不像上班族那么整天为生活奔波,也不像中小学生整日为学业而焦虑。可如今大学生的阅读状况令人堪忧,一部分学生除了教科书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阅读,有的甚至上了四年大学,在图书馆里竟无借书记录,这确实让人错愕的。
那么大学生的时光是怎么打发的呢?在这个网络极为发达的时代里,碎片化的浅阅读盛行,大学生阅读更趋实用化消遣化,他们乐于做“低头一族”,有事无事的发短信、刷微博,热衷于转发“心灵鸡汤”式的时文,看朋友圈里的奇文趣事……或逗朋友一笑或为自己寻得片刻的心灵放松,这无疑把“深阅读”——需要平心静气地全身心投入的经典阅读冲击得支离破碎,导致一些大学生对中外古典名著的阅读积累几乎是零。
为此,有人建议,可对大学生“善意施压”来复归经典阅读,笔者认为这是可以一试的。因为每个人皆是有惰性的,学校和老师若能对大学生用考核制度或学分来推一把,施一点压力,必能引起他们的重视。虽说实施之初难免会产生一些怨言,但等到他们感同身受到了阅读经典的好处,当初的“差评”自然会转变为“好评”,甚至会发自内心地“点赞”和叫好。
当然,笔者认为学校倡导经典阅读,有意识地组织一些读书协会,多开展一些读书交流活动,进行一些有益助进阅读的竞赛活动,在大学营造一种浓厚的经典阅读氛围,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些。试想,当志同道合的大学生们围坐在一起,自由地品茗谈书,交谈阅读理解体会,分享阅读心得感受,让思想与思想碰撞、情感与情感沟通,这必然会对书的认识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久而久之,当阅读演变成一种生活、一种乐趣之后,那么大学里经典阅读的复归不是指日可待么?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林日新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