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进行土地改造,积极推行农作物良种培育与推广,实行科学种田,我国农业生产有了大飞跃。
曾记得少儿时代,生产队种植的是一季水稻,产量也不高。人民群众生活艰苦,红薯、小麦、蔬菜半年粮。1969年我们生产队也闹夏荒。
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人民政府就号召人民群众大力种植双季稻。那时的早稻产量还好,就是晚稻产量太低,晚稻产量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时至今天仍记得,有一年晚稻种上“农垦58”,第一年它的产量与其他晚稻品种没什么区别。米质好,香甜可口,饭好吃,不需要吃菜,也能吃上两、三碗。人们都说:“‘农垦58’饭好呷,呷平嘴巴还想呷,呷得极多只怕胀死呱!”可种到第二年,产量不到原来的一半。当时人们考虑的是如何填饱肚子,只好‘忍痛割爱’饭再好吃,也只得淘汰了它。
“多积肥料多打粮,晚稻超早稻!”年年岁岁口号不变,岁岁年年人不同,即使施足了肥料,想尽了办法,一年又一年,总是晚稻难以超早稻,产量难以超纲要(平均亩产超800斤),人们只好望天而叹,百思不解。原因何在?结症在哪儿呢?
1970年春节刚过,区里决定在我们生产队搞农业生产试点。以发展粮食为主,提高水稻产量,以粮带动其他产业,增产增收。特地从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派来一个姓段的技术员。
段技术员年轻力壮,专业知识强,技术好。对工作认真负责,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工作,能吃苦耐劳。农忙时经常奔波在田间地头,亲自督阵、指导。为了种好田,随时脱掉自己的鞋袜来到泥水田中,为社员做出示范。不怕风吹雨打和日晒,从未戴什么斗笠、草帽。有时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淋得落汤鸡似的,全然不顾,一笑了之。有时带领几个年轻小伙子,在稻田中观察和辨认病虫害,讲述与传授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言传身教,让我和一些年轻人学到了许多种田的知识(我于1969年冬初中毕业,因高中停招,1970年参加生产队劳动一年),学会了种田的技能。段技术员长时间在太阳底下忙碌,一身黝黑,大家称他“黑包公、段老黑”。
段技术员心系农民,心系农业,一心只为多打粮食、晚稻超早稻而不懈努力奋斗。他首先摸清楚了生产队以往种植水稻的基本情况,在社员大会上认真听取社员们的意见,然后认真分析与研究,晚稻不能高产、不能超越早稻,其中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把握好种植的时节,首先要掌握好各种品种的全生长期,根据当地气候情况,确定好什么时候秧谷下田、什么时候插秧,什么时收割才能保证早稻和晚稻双丰收,综合各种情况,然后他制订好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种田方案。
他向社员群众强调指出:早稻不过“五一”,晚稻不过“八一”,也就是说在五月一日时要插完所有的早稻,要在八月一日时插完所有的晚稻。在满足种植水稻的其他条件下,把握好这两个时节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早稻和晚稻满收。按照此方法去做,力保晚稻能在9月20日前齐穗,不会受到9月20日以后坏天气伤害。
在段技术员的正确带领和指导下,社员群众齐心协力,苦干一年,我们生产队终于迎来了第一个晚稻超早稻、第一次粮食跨纲要(平均亩产超800斤),也许是我区第一个粮食超过农业发展大纲的生产队。1972年“五一”期间,区领导率领全区6个人民公社的干部和各大队抓农业的副书记,分批次地来我们生产队参观、取经。一连几天段技术员分别作了介绍,到了最后那天,他的声音嘶哑了,他为的又是什么呢?
为了实现晚稻超早稻,为了粮食超纲要,段技术员付出了多少心血。他亲自指导木工师傅按照他所说的规格(尺寸)与要求,特地制做两部专供插早稻秧的宽窄窄划行机(每插两行密的,就留有一个较宽的间隔)。插秧的田块力求平坦,几乎在一条水平线上。在田里进行划行时,要求拖划行机的人,只能由东正直向西,或从西正直向东拖着划行机前进,社员群众必须按照划行机在田中所划下的样式正直地插下每一蔸秧苗,不能多插与少插,插下的每蔸禾苗大小一样(根数基本一样),开始大家还有点不习惯,速度慢,到后来,社员们插得又快又好。每插完一丘,立即灌入一层浅水,也就是浅水正蔸。还有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浅水发蔸(分蘖)、深水控蔸(控制分蘖),干干湿湿壮籽。一系列科学种的田间管理方法(水利条件差的不能完全这样,慎重对待),宽窄窄的插秧法,插下秧苗所有行数都朝着东西方向,说白了就是充分利用太阳光的照射,还能使禾苗通风透气。利于水稻的生长,无不是讲究科学种田的方法。
他读懂了和深刻理解了毛主席的“农业八字宪法”(土、水、肥、种、密、保、管、工),从实际出发,科学种田,有了他与社员们共同努力,因而一年就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3年后段(启雨)同志调走了,社员群众学会了科学种田,人民群众非常感谢他。
从此之后,生产队的产量越来越高,特别是70年代末至1981年时我队粮食产量进入巅峰期,晚稻种上了袁隆平的“三系”杂交,产量超双纲要。生产队还会自己制杂交种子,供本队使用外,还有少量杂交种出售(1982年我队分田到户)。
多积肥料、多打粮,生产队做得最好的就是这个“肥”事,种田所施用的是大量的农家肥料(如人畜粪便)、土杂肥、绿肥等有机肥料。生产队养有近二十头牛,每户至少养有一头猪,为了发展养猪业,生产队给每户养猪者划分一分土的猪饲料地(一分地的面积为6平方丈,约66.7m2)。生产队掏尽了山塘水库中的淤泥,刨光了山坡荒野上的草皮,草皮可烧土灰,可作沤肥,大部分农田种上草子,首先是种蓝花草子,春天草花盛开,染蓝了整个田野。后来改种红花草籽,红花草子比蓝花草子肥效高许多,春天里草子花开,红遍了龙江河岸,红花似海,随风飘来阵阵芳香,渗人脾肺,令人陶醉,让人留连忘返。
除生产粮食外,那时的生产队还十分重视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生产队大力种植棉花,一来解决社员群众制棉被所需棉花,二来把部分棉花卖给国家,增加生产队现金收入;大力种植烤烟、药材、茶叶、山樟树(山樟籽可蒸油、蒸油的方法与烤酒的工序大部分相同,每百斤鲜山樟籽可蒸油2.5斤左右,晶亮透明的山樟油价高达每斤20元)。生产队还烧制青瓦、红砖。生产队那时有砖瓦组、经济组、蔬菜组、杂交制种队,随处一派繁忙欣欣向荣的景象。1973年-1974年我任生产队会计时人均口粮已超500斤,劳动单价,每个工日(10分工)已超0.5元,被当时区领导称为2个“5字”的生产队。
过去已过去,过去美好的一切藏在人们的记忆里。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田地荒芜,种田者,多为一些留守老人,令人心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