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梁联谭之一
武冈最早的对联
对联,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始于五代,盛行于明清,因魅力无穷而今不衰,据笔者所知,武冈流传下来的最早的对联始作于明代初年。明代洪武(1368—1398)年间,武冈有一个名叫于子仁的人,从小因聪敏过人而受到州牧(相当于今天的县长或邵阳市长级)白素的喜爱。于子仁七岁时,白州牧将他接到自己家里,请来塾师,要他与自己的儿子一起读书。 第二年春天,白州牧带着儿子和于子仁一起去郊外踏青游玩时,见路旁水田里有好些农民在扯水稻秧苗,准备放到大田里去栽种。那一把把用稻草结扎起来的秧苗,引起了白州牧极大的兴趣,他灵机一动,随口吟出了一阙上联要他儿子和于子仁对下联。
这上联是:
稻草缚秧翁抱子。
两人听了,一时想不出来如何应对, 当他们来到村边,见一位农妇拿着锄头正在挖春笋,那刚挖出来的竹笋满满地装了一竹篮子,白素的儿子见了这种情况,无动于衷,而于子一见,却触动了灵感,立即时对出了下联:
竹篮装笋母携儿。
下联对得相当贴切工整,真正为一副佳对,当即得到白州牧的称赞。
于子仁长大以后,果然不负白州牧的期望,于洪武十八年考中进士,成为武冈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进士之一。后来他任山东省登州府知府,因身怀异术且治政有方而被列入《明史·循吏传》。 这副对联连同于子仁传记载入了《武冈州志》,《都梁文钞今编》亦收录了这副对联。
可以推测的是,一个堂堂的州牧能出对作考,一个七龄童又能熟练地应对如流,说明在此之前,对联在武冈己经相当普及,而且必然产生过许多佳作,只是因为在文人的眼里,认为对联只是雕虫小技不予重视而未能流传下来。无心插柳,《武冈州志》中记载下来的这副对联,也就成了武冈有据可查的最早的对联了。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都梁乡士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