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在背水攀山 “叔叔,我家已经没有一滴水了,1.5公斤的水可以够我家做一顿晚饭。” 这是12岁小女孩米桂娥在穿越悬崖取水休息途中给我记者讲的一句话。 自家水窖干涸已半年之久,唯一可取的生活水源是位于绝壁中间的牛栏江。 小女孩娥娥的家住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大坡乡中石口自然村一个陡峭的山腰上,3月27日下午5点,记者攀爬了两个多小时的艰险山路来到了小女孩娥娥的家中。见到记者的到来娥娥的父亲米家红有些意外,起初他们并不知道我们是记者,米家红告诉我们因为这里地势险峻,连马上都进不来,所以从来没有记者来过。 得知我们是从江西不远千里赶过来来报道云南旱情后,米家红有激动地握着记者的手说,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说着,米家红把记者领进了他们家的厨房,他拿起了他们家的装水的水桶翻了过来,里面竟然没有一滴水。米家红说,他现在正要去离他们家2公里外的牛栏江背水上来做晚饭。 牛栏江虽然到他们家只有两公里的路程,但是却要攀爬1200多米近乎90度的陡峭悬崖才能到达,一个来回要花两个多小时。每天他们都要来回背水三次,才能保证一天的生活用水。由于到达牛栏江的地势十分险峻,背水难度非常大,所以像他这样的壮年劳动力一次也只能背15公斤左右的水上来。 27号,刚好是星期六,米家红12岁的女儿娥娥和13岁女儿仙仙(米美仙)在家休息。看到爸妈马上出发背水了,娥娥和仙仙和自觉地背起了背篓。起初,我们以为娥娥和仙仙是去附近的山地里采野菜来做晚饭,后来我们才发现,她们其实是跟随爸妈一块去峡谷中的牛栏江背水的。米家红告诉我们,女儿跟随他们一起穿越悬崖背水已经快半年了,只要逢休息日孩子们都会和他们一起去背水。记者:“你这样让这么小的孩子去悬崖绝壁中背水放心吗?”米家红:“有我们大人带着应该没事吧。”记者:孩子一次能背多少水上来呢?米家红:大的可以背5斤吧,小的只能背3斤。 穿过一段崎岖的坡路,我们随同米家四口来到了牛栏江旁边的悬崖上。这时,惊险之感油然而生,近乎90度的悬崖,我们很难想象他们是怎样下去,又是怎样把水背上来的。为了记录下眼前这震撼心灵的一幕,我们背着行李拿着相机随同米家人走下了悬崖。 记者:小女孩,你怕吗? 娥娥:不怕,习惯了。 记者:是你爸爸还是你妈妈让你来背水的? 娥娥,我自己来的,爸妈很辛苦,我家里已经没有一滴水了,我背的3斤水可以够我们家做一顿晚饭。 在穿越悬崖来回途中,我拿着手中的相机,几次差点掉进了悬崖,峭壁中有些松散的泥土踩在脚下稍不留神就会有摔进谷底的危险。 洗脸的水已经发黑 洗碗的水一直没有舍得倒过 回到家中,娥娥和仙仙两姐妹把从悬崖绝壁中背上来的水倒进了水桶。娥娥有些累了她拿着一条发黑的毛巾洗脸去。洗脸的水装在她们家门口一个黑色的小水桶中,里面的水已经发黑,大概只有4分之一。 记者:你用这样的水洗脸吗? 娥娥:是的。 记者:这样的水能洗干净吗? 娥娥:能,我们家都是这样用的。 记者:这是什么时候的水呢? 娥娥:不记得,可能有3、4天吧。过一个晚上它就会变清的。 娥娥家一共有六口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姐姐仙仙。在厨房里,我们看到了娥娥的奶奶正在洗碗。洗碗的水装在他们家一口没有用来炒菜的锅里,水装得很满,可是却非常浑浊,菜叶,油迹,饭粒全都在里面。 记者:你为什么不用刚才背上来的水洗碗呢? 娥娥的奶奶:那不能用呀,那要用来做饭和吃的。 记者:你这样能洗干净吗? 娥娥的奶奶:洗不干净也没有办法,没水呀。 记者:这是什么时候的水呢? 娥娥的奶奶:哎哟,这很久了。一直都没有倒过。 娥娥的奶奶告诉我们,即使是这样节约用水,她们家一天至少也得下悬崖背2趟水才够用。因为还有些牲畜要喝水,如果牲畜死了,她们就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了。这样干旱的天气,农作物根本种不下去,蔬菜地的蔬菜也全枯死了。他们家现在吃的米和菜都是翻越20几公里山路从集市上买来的。买一次菜要吃一个星期。做饭的时候,我们看到洗的白菜叶子都已经枯黄,有的已经变黑了。 这是一个旱灾中被遗忘的角落 晚上8点我们陪米家人吃完饭聊了会儿天。当我们问他,这边有没有政府组织来送水时,米家红说,从来没有来过,因为这里越野车都进不来,连马车也进不来,摩托车要进来都很困难,徒步从最近的自然村进来也要两个多小时。虽然他们也属于中石口自然村,但是他们住得离其他村民都很远。和他们一样需要每天从悬崖绝壁中背水上来喝的一共有四户人家都住在附近,也都是姓米的。听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来了几天当地的领导一直都没有告诉我们这里有一个取水如此困难的地方,原来他们是担心我们记者的安全。后来在我们再三要求下,村委会的领导终于同意了我们来到这里采访拍摄。我们才有机会见证这一段触目惊心的取水求生过程。 晚上8点半,我们告别了米家人。对我们的采访过程米家红很感动,他用自家的摩托车把我们送到了山口。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静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兵子驼
请政府把这些人迁移了吧...........
1414年前
这里的水,太贵了...........
1914年前
早稻田
这样的家庭应该考虑搬个地了。
2015年前
下岗尊者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节约用水。我最讨厌那些打开龙头,让水白白地流失,而不感到惭愧的人。
1315年前
龙在天涯_16220
与大西北比起来他们是幸福的拉!
2515年前
曾姓人家
不容易呀。联想到城里的人,自来水供应,不断的浪费,真该让他们去体验一番爬山背水的滋味。水是生命之源!
1515年前
作者回复:
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2010/3/29 18:57:21
青松
我们想去现场拍的,可惜时间不允许!
1615年前
为什么?
2010/3/29 18:55:13
家乡人_17228
老百姓都不容易啊!!!
是啊
2010/3/29 18:54:49
都梁浪子
连米和菜都要买,还不如在有水的旁边打个棚子住下.楼主你说叻?
1815年前
呵呵
2010/3/29 18:54:16
宁静夏天
图1 一家四口在背水攀山图2 12岁女孩米桂娥图3 米桂娥在用脏水洗脸图4 一家四口在背水上悬崖
1215年前
已输入0/200 个字!
挖冬笋
光明电影院和乐洋电影院
清明时节忆恩师《邵阳日报》
唐老师的“幸福号”自行车
生椰拿铁
武冈米花里的年味武冈视频
关于武冈市武冈概况
武冈一中航拍记录片武冈视频
武冈农村婚礼习俗纪实武冈视频
武冈历史沿革武冈概况
韩国-LKC螺杆真空泵滨海真空
生金科技园生金物业
智能母婴站触摸屏玻璃三丰玻璃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除作者特别声明原创之外,其他均来自网上,若侵犯你的权益请告知,本站获通知后将立即删除!联系QQ:165410523
Copyright © 2006-2025 武冈人网 ICP证:粤ICP备2023087779号 粤公网安备44190002007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