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楹联看武冈
一位从省城来的文化人,来到武冈云山深处的五里庵双华亭时,见亭柱上镌刻着一副楹联他轻轻地读出了声:
五里泉声鸣日月;
双华山色浴烟霞。
念毕,他不禁大发感慨:“想不到在武冈这深山老林里,竟然还能读到这样好的对联。”对联,又是称楹联,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就能找到对联的雏形。在武冈,自古以来同样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从士宦人家到平民百姓家庭。人们在操办红白喜事时,依照各人的经济状况,总会做出各有千秋的安排,唯有这楹联,是千家一律,总是少不了的。当然,那楹联的内容也是和家里的经济条件挂钩的,你若有钱,想风光一下,请个三五几十桌客,那么,别急,自然会有亲戚为你贴上一幅对联:
千秋盛事;
百辆盈门。
各路亲朋好友一看,哟,他府上欢迎你停一百辆车呢,这不是请你去做客么?快去,莫让黄花菜凉了。若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不准备宴请宾朋呢,也别急,你只要在大门上贴上一副对联:
愧无旨酒宴亲友;
唯有清茶待嘉宾。
就会得到别人的理解,也就是说,你不请客,人家也不怪你了。这种方式,比张贴一张辞贴要婉转得多。
普普通通的一副楹联,不但为主人增添了喜庆的气氛,而且能婉转地表达出主人的心愿,起到了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的媒介作用,这作用,远比一篇几百上千字的告示来得含蓄,来得文雅。
办喜事,人们要贴楹联,建祠堂修会馆,人们更要在大门上刻上一副楹联。
自城步发源,祖泽流同资水远;
看石围继起,宗支推广神州中。
这是刻在荆竹杨姓祠堂前的一副楹联。
溪临渠水分宗派;
门对云山认祖峰。
这是刻在城内川正街尹氏宗祠前的一副楹联。
距梅城四百余里而遥,旧井田庐犹在望;
居资水五十三滩之上,同舟风雨最关怀。
这是新化建在武冈上梅公馆(今原酒厂商品房)门上的楹联。 建祠堂修会馆要刻楹联,人们在路边用几根树搭个简易的凉亭,也要在上面挂上一副楹联。在武冈城东郊,离城十里的地方,名叫头堂上,这里的一个凉亭里就挂有这样一副楹联:
若问前程,离武冈还有十里;
欲明地段,过托坪就是二堂。
楹联明白如话,既指示了路程,又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你敬我二老;
我赐你三多。
这是以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的口吻写的楹联,幽默风趣,还颇带敬老爱幼的哲理呢。象这样的楹联,在武冈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你只要和他们聊,他们随口就能给你聊出个三五几十副来。
六十年代后期和七十年代前期是大革文化命的年代,传统文化受到极大的摧残,楹联也变成了一种权力争斗的工具,楹联是没有人敢写的了,春节,到书店去买来的也是:“限制资产阶级特权,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之类的楹联,春联到了这个地步,无异于夭折了。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传统文化又得到了复苏,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楹联的发展。到了春节,武冈成了楹联的世界,你看吧,那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几乎隔几步就是一个写春联的书法摊子,一迭红纸,几支狼毫,一池墨汁,加上那买春联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着的人气圈子。写的人利索,买的人慷慨。当然最慷慨的还是市书法美术协会组成的书法班子,那些市级的,省级的,国家级的书法家们,十几个人一字长龙阵排开,为市民们大写特写春联,不用说,这所写的春联都是免费的,只是苦了一些到城来的乡下人,排着队好不容易拿到一副春联,见字写得好,想一想舍不得贴,折起藏好,又挤到那些卖春的摊子边上,花上十元钱,买一副拿回家去贴到大门上。更有读了一些老书的老人,带上笔,走街头串巷,扶杖而行,将人家门上那些带有新意的春联,一笔一划地抄写下来,拿回家去“研究研究”。
民间的楹联活动开展得蓬蓬勃勃,机关单位的楹 联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1985年春节,市文化馆在全市轰轰烈烈地搞了一次春联竞赛活动,征文一出,爱好春联者多如过江之鲫,年龄最大者75岁,年龄最小者才14岁。 应征作品如春日梨花,纷至沓来,七天之内,作品多达1173副,把那些担当评委的老夫子累得够呛。经过仔细评选,选出一、二、三等奖之后,文化馆先用几十个平方米的墙面张贴公布,复又结集出版,这一举措,把武冈的楹联活动推到了高潮。八年后,武冈报社和市蜂窝煤机厂联合举办全市性的“烽火杯”春联竞赛,而这次应征者年龄最小的才十岁,此举之后,作为我市工矿行业的龙头企业蜂窝煤机厂连续几年在厂大门口悬挂出巨幅春联,记得1976年春节前夕,厂长张方明找到我,要我给他们撰写一副春联,我想,武冈的两次春联竞赛我都获得了一等奖,因此,作一副春联不是很容易,但也不至于太难吧,于是欣然接受,谁知道,接受以后,他打电话给我说:“老杨,你给我作的春联,一定要包含这么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我们厂有四十年的历史,第二, 我们厂属国家中型企业,第三,我们厂是湖南百强企业,第四,我们厂是武冈的利税大户,第五,我们作出计划,明年要达到人平万元年薪。”我用了两个晚上,给他作了一副春联,打电话告诉他,他用笔记了下来,感到非常满意,亲自坐车上门,给我送来一个两百元的红包。记得那春联是这样写的:
四十春秋,于斯为盛,创国家中型企业,获湖南百强殊荣,回顾过去,矢勤矢勇改旧貌;
五百员工,唯此有才,作利税大户贡献,争人均万元年薪,展望未来,群策群力弄新潮。
实在说, 这春联作得不怎么样,只是把方明厂长的意愿全写了进去而已。
这些对联活动,得到了市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星期天,市诗联协会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市文化局局长何汉斌第一个到会,几句开场之后,就请求加入协会,说是为自己增加一个学习的机会。前几年,政府为加强云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在云山修了个步云亭,这边请施工队上山,那边请吴启仁等几个高手构思撰联,小亭竣工时,三副楹联也同时清清爽爽地镌刻于亭内的楹柱之上了。这三副楹联撰得确有水平,我写了一篇短文,寄到中国楹联报和人民日报,刊登后,我还赚了好几块钱的稿费呢。武冈十景之一宣风楼重修后,那楹联呢个人的,单位的,一齐上,将两层楼柱挂了个如过街头彩旗,满满当当,几无空隙。
2001年,为了发展武冈经济,武冈市委市政府决定修建一个工业品市场,奠基前,就向社会各界征集开工时的楹联,竣工开业前,又向全市征联,然后,由市政府办公室主持,邀请全市的撰联高手,几次聚会,进行评选,评选时,市政府主要领导还亲自参加,看稿,审稿,改稿,定稿。开业之际,那经市领导评选出来的四副楹联早已高高地镌刻在大理石的大门之上,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且喜都有梁树帜,
欣看国粹增辉。
这是武冈市诗词楹联协会成立时,邵阳市楹联协会会长邹宗德题赠的贺联。的确,由于湖湘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武冈民众对楹联有着一种割舍不开的深厚情结。旧瓶新酒,且不断给楹联以新的时代活力。岁月无穷,楹联无尽,当你读到这篇幅短文时不知又有多少新的楹联出现在武冈城乡。
走,瞧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