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单车干部”为何受欢迎? ?《中国妇女报》

“单车干部”为何受欢迎? ?《中国妇女报》

林日新 2019-12-15 13:42

“单车干部”为何受欢迎?《中国妇女报》2019年12月13日

■ 林日新

43岁的王清辉是湖南长沙宁乡市灰汤镇政府干部,联系牛角湾村。他给自己定下了“每月到村里不少于20天”的工作目标。单车穿行在田间屋场,清脆的铃声传进了牛角湾村3组一户农家小院,主人看见熟悉的人影瞬间笑开了花,“清辉,快进屋来喝杯茶!有事找你呢!”支好单车,落座小院。热情洋溢的招呼,热气腾腾的大碗茶,小院顿时热乎起来。(11月25日《经济日报》)

看到上述这一暖心的场面,也许你会觉得这是新闻主人公在走亲戚吧,其实,这是“单车干部”下乡联系群众。

曾记得上世纪60到80年代,下农村的干部都是从县、区、乡(公社)直接到村组或农户,热天戴着草帽下乡进村入户属工作常态。如今,当久违而熟悉的场景出现在农民的视线里时,自然会让农民群众眼前一亮,倍感亲切。

当然,“单车干部”下乡并不只是改变衣着和装备那么简单,关键是要能把腰身弯下去,让身子沉下去,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和群众心贴心、面对面交流,这要求他们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更要有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寻常农家的行动。只有卷起裤腿和农民一起下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只有多坐坐百姓的热炕头,听听群众的心里话,以谦逊态度、谦和口吻与群众打交道,才能真正地了解三农,和农民兄弟打成一片。

这正如报道中的农民所说:“讲实话,以前干部开车下乡,一溜烟来,一溜烟走,围着大马路转,隔着黑玻璃看,老百姓有什么事都不敢给他们讲。如今,‘单车干部’下乡,老百姓看得见影,认得清人,喊得应声。”

骑车下乡,既能接地气,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能从源头上杜绝“无车不下乡、坐着小车转、隔着车窗看、来去一阵风”的形式主义,还能节省开支,把钱用到民生实事上。所以,这样的做法值得提倡,值得乡村干部效仿。


中å?½å¦?女æ?¥ä¹¡æ??æ?¯å?´ æ²»ç??

阅读 7743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