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际交流与合作课题研究初探
为了实现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调动我校教师研读新课标,研讨新课程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我校教师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我校教育的发展,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联系.我校采取了一系列校际交流与合作的课题研究。
一、主题
加强校际间交流合作,促使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学校组织开展了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的专题课题研究。全体教学人员组成观摩团对各兄弟中学观摩学习,互相了解各校的特色教育和成功的管理经验,学习各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等,力求从多方面、深层次学习交流各校的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
二、活动形式
(1)确定参加研讨的学科。
(2)确定研修章节,印发新课程标内容进行个体自修,利用学科教研会时间进行汇报交流。
(3)开展公开课展示与听课交流,切磋新体验,形成共享资源(具体时间协商确定)。
(4)分写总结汇总,网站交流,形成共享资源。
三、具体要求
(1)督促参与研讨学科的老师全员参与。
(2)参加教研的教师认真听课,并做好记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参加研讨、真正达到共同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
四、具体措施
在教师个体研修新课程的基础上,各校开展研讨会,汇报学习体会,再以公开课展示与听课交流形式,研讨新课程,切磋新体验,形成教育资源共享。
(1)组织了为期一年的教学“开放年”活动。通过“开放年”活动,拉近了校与校的距离,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充分展示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经验成果,从而提升了教师的素质,为每位教师提供了展示自身素质、形象的综合舞台;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的资源共享。
(2)本次“开放年”活动包括校际交流和集中观摩两大模块。其中,从2008年3月——7月的校际交流阶段,学校接待了一部分兄弟学校的18人来校听课,课后,听课教师与任课教师进行了及时的反馈,做到了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使课堂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我校有17人外出听课,共听课38节。通过走出去,教师们学到了兄弟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为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3)2008年9月——2009年3月的集中观摩阶段,共有五个模块的内容,包括德育研讨观摩、研讨式集体备课观摩、说课及教学设计观摩、技能作品展示观摩及教师培训观摩。
我校共有30人次参加了五个模块的集中观摩活动,其中10月22日我校8名教师由刘副校长带队,参加了田家炳中学组织的德育观摩活动,北江中学等四所学校的4位班主任老师做了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韶关一中等两所学校的同志作了学校整体德育工作的汇报交流。我校林其军老师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做了《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汇报。此次活动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的平台,为进一步开展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12月23日的研讨式集体备课观摩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北江中学十二名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平,使参加活动的人收获颇丰。这次研讨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意识,课堂上能充分地落实培养目标,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学法的指导。教师们勇于创新,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与学生进行思维碰撞,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对研讨式集体备课的观摩,我校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集体备课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2009年1月12日的“说课及创新教学设计”观摩活动中,每位参加活动的教师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我校曾年娇老师参加的《背影》创新教学设计博得了在场人的赞叹。同时从兄弟学校的说课及创新教学设计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文化课如何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提出了新的思考。
1月16日在韶关五中开展的书法作品展示观摩活动,我校的肖勇老师和林其辉老师现场表演了写意中国画及工笔中国画,现场效果较好,同时和兄弟学校的专业课教师进行了沟通、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月6日在我校进行的教师培训工作研讨观摩活动,充分展示了各交流学校教师成长方面的成果,为启动名教师的培养工程奠定了基础。我校刘贵才教学副校长做了《一对一帮扶计划》的报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充分展示了我校几年来教师队伍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本次教育教学“开放年”活动,从多层面、多角度展示了各兄弟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果,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新理念、新思维,展现出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突出了教育教学的创新性。
五、课题小结与反思
(1)教学活动要为以后的经验留下有迹可循的引子。要把文化知识渗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2)教师要树立以学定教的思想,即在预设中要有生成。教学是还原思维的过程。在课堂中应该有来自学生发现的问题,而进一步解决问题。
(3)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确实得到了很多提升,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上得到了共识。
(4)我们通过校际间互动交流,加强了教师业务素质的培养,促进了教研成果的推广和学习,提高了教师的课研能力,学习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推动了学校的进步和发展,教育的路有多长,探索的路就有多长。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仍然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同学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