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洞口高沙镇申报全国100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成功。今天,我们一行三人特意去了一趟高沙,领略了正在修复、建设中古镇的风貌,对我们武冈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和修复似有他山之石效应。特传上一组照片,以飨各位网友。
(主图为融传统风格和现代技术于一炉的高沙大桥。)
民族建筑风格的风雨桥——祖师桥,又名回澜桥。此桥的前身在其下游200米处,因为要修公路桥于1975年拆毁。2012年当地社会贤达首倡筹资1200余万元建成这座新桥。邵阳市文联主席张千山为她撰写《重修祖师桥记》。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端午前夕,镇民们自发组织起来,苦练龙舟竞赛硬功夫,蓼水河上数船竞先,船上鼓声震天,岸上助威声阵阵,热火朝天,气势壮观。
蓼水岸畔,民族传统风格的店铺一条街初具规模。
沉舟侧畔千帆过,陋室前头大厦立。
这位美女大嫂自称是家庭主妇,以前从没担任过什么职务和工作,可是她对自己家乡——高沙这座历史文化名镇却十分了解,义务向我们介绍起镇上的各种掌故来,如数家珍,一脸主人翁的自豪感。
已有200多年历史的观澜书院坐落在蓼水南岸,门楼基本保存完好。她为这座历史文化名镇增添了沉甸甸的含金量。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黄三丛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黄牯
老师好!谢谢分享。高沙已不是从前的高沙武冈还是原样的武冈裹足不前,老本蚀完
3610年前
钟文晖
嘿嘿,老汉我还是阿Q精神——高沙再牛,我里武冈鸠也管过他。
4410年前
三十度仰望
高沙确实是个神奇滴地方,高中时曾翘课去三中蹭课半个多月,深为高沙人为风光所折服。学生以为:校长的‘他山之石’应该还有一层隐喻‘可以攻玉’---高沙人顽强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当年和武冈一起申请建市,足见高沙人的自信。
3710年前
青松
你是上午去的。。。。。。。。。。。。
3410年前
言宋
城镇修复,得修旧如旧。
黄生楚
黄老师好。高沙以前的房子没有马头墙,这是后来改的,漂亮但有点假。
3510年前
这房子的修复,感觉还是用的徽派风格,以前高沙的建筑是这么个风格?
4310年前
无名氏
武冈城就缺水,所以没有灵气。应该把资江拦下来一段,在城的下游不远的地方以及城中低洼的地方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湖泊,也可以考虑人工深挖下去和加宽河流在城区的河床的办法,这样就有灵气了。
已输入0/200 个字!
光明电影院和乐洋电影院
清明时节忆恩师《邵阳日报》
唐老师的“幸福号”自行车
生椰拿铁
实验二小携手茶元小学开展“手拉手献爱心”联谊活动
武冈农村婚礼习俗纪实武冈视频
武冈历史沿革武冈概况
武冈米花里的年味武冈视频
关于武冈市武冈概况
武冈一中航拍记录片武冈视频
朝源电动车悍马太子H4朝源电动车
生金科技园生金物业
重负荷车辆齿轮油宏源石油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除作者特别声明原创之外,其他均来自网上,若侵犯你的权益请告知,本站获通知后将立即删除!联系QQ:165410523
Copyright © 2006-2025 武冈人网 ICP证:粤ICP备2023087779号 粤公网安备44190002007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