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武冈滩里
武冈人网:周光稳
从邓家铺街上,沿省道336,往隆回方向前行约1.5公里,在石龙兴村委会处,往西步入通村水泥公路向前走,不到600米处有一个大院落,她就是省级非遗水龙灯的发源地——滩里。
院落依水傍山,左边是龙江河,后面(北面)是一条连绵几公里的大山脉,气势雄伟壮观。这里的人们因地势高低建造房屋,楼房阶梯式地排列着,错落有致。从远处望去,真有山城重庆那气派,十分美丽。
滩里在龙江东岸,山水俊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滩里人民勤劳勇敢、善良。夏季里稻花飘香,秋季里龙江河岸,金灿灿的稻子铺满田野,龙江河里鱼儿跳跃,到处一派丰收的景象,滩里有鱼米之乡之称。
有了龙江河的馈赠,有了龙的佑护,滩里逐步走向繁荣富强,滩里人杰地灵,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从这里走出周勇、周光兴两位名牌大学生,在那时,邓家铺人民公社所有的大学生人数还是一位数。也许从那时起,更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然后有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专门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江学者、十三届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光礼,中国驻肯尼亚特命全权大使,联合国粮食署和环保署中国代表、外交家周平剑,团处级干部张明扬等,大学教授周跃堂、周小滢、伍红军等,还有张道微、周慧文、周军、张睿、张小军、张漓、周采林、戴敏、曾洁、曾莹……诸多博士、硕士研究生,大学生枚不胜数。
三龙、三岩、四古、神奇的传说
三龙:龙江河、省级非遗武冈滩里水龙灯,创建于清末年间的百年名校龙伏寺学校(现石龙小学)。
三岩:座落在龙江东岸的猴子岩、菜花岩,与菜花岩遥之相望的崀山岩。
四古:武冈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古老的风雨桥关风桥(滩里桥),古老的庙宇灵官庙,古老的村落滩里老院子,古老军事驿站杨立寨(北宋杨家将家族系列所建的驿站,遗址依在)。
神奇的传说:①犀牛洗澡犀牛过水潭(过牛塘的旧址仍在)以及方圆几里的犀牛庵,犀牛脚的传说;②捕鱼者受惩处的故事;③崀山岩洞门前,孪生两棵姐妹树,按年,轮流变换颜色的奇异现象。
滩里天时地利,旅游资源丰富,可开发景点诸多,有的价值连城,发展前途无量,藏在深闺,有待可期。
滩里人与大自然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代又一代滩里人坚守这块土地,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生息,逐步走向繁荣富强。除了勤劳勇敢外,还有最重要的一条是,这里的人们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不乱砍乱伐,不过度捕猎。
滩里的绿化率,森林的覆盖率,林木的活储存量,永远高出全镇水平。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大兴土木,修建房屋需要大量木材,邻村的山林已变成了秃头山、癞子山、和尚山,而滩里的山林依旧树木葱茏,大树参天,遮天蔽日。多少年来,多少代,滩里人讲究捕猎有度,如捕鱼,人们能做到捕大放小,不超量。在鱼产卵育籽时,不捕或尽量少捕,龙江河流经了好几十公里,才汇入资江,但在它的任何一段的鱼的活存量,无法与滩里河段比论,这里除了河床的优越,,但最重要的是这里人们特别注意生态的平衡,努力保护鱼类。
要想不断得到大自然的馈赠,必须做到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捕鱼者受惩处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外地人,他特地来到龙江河滩里河段捕鱼,每天能捕到许多鱼,收获甚好。他从来没有捕到过这么多的鱼,很多天过去了,怎么也不想离开这里。有一天,来到钟潭这地方,这里水深,鱼特别多。他只身仅穿一条短裤,提着鱼网追逐一群鱼,进了钟潭东岸的水岩洞,洞中水不太深,洞上面部分是空隙,通风透气良好(1969年,洞口县杨林乡在下游修了九龙坝,这岩洞全部淹没在水中)。当他刚把网撒了下去,只听见“呯”的一声,岩洞门被严严实实地封闭了。他见势不妙,在洞里斯底竭力地大声呼叫,不管他怎么喊叫,什么作用也没有,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跪在浅水中,求菩萨求水仙放过他一命,首先答应把当天所捕的鱼放入水中,并许愿:“再还(huán)三担六箩”。在他的苦苦哀求下,岩洞门倏地敞开了。他爬上岸来,他做好了逃跑的准备时,却反口说:“三担六箩,我不还(huán),一世不下你钟潭!”他拼命地向前跑,跑着跑着,仿佛有人朝他追来。当他跑到河上游时,有一老农全家几口正在收割稻谷,汗流浃背、上气不接下气的捕鱼者,双膝跪拜在老农身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苦苦哀求老农想办法救救他。老农见他一副怪可怜的模样,也只好迅速地用刚收割下来的稻草把他藏了起来,并在这些稻草上面再放了一些刚割下的稻穗。那水仙化装成一个极普通极平凡的人,一路寻来,询问了一番老农无果,也只好返回去了。
这捕鱼人,侥幸地躲过了这一劫,但从此以后,捕鱼者以及他家族里的人,多少年来、多少代,再也没来过这里捕鱼了。
此故事在邓家铺区域流传甚广,流传的时间也特别长、特别久。
注:①文中的“三担六箩”实际就是三担,因一担是两箩。也就是要捕鱼者赔偿三担鱼。②这个捕鱼者实为现邓家铺新凤村姓戴的一个老祖辈。
2022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