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水悠悠自南向北从古老的石羊桥下流过,在观因阁转了个大弯,又自西向东顺着石山刘家,蜿蜒而下,在拦马村又转了个大弯,如一条白龙把拦马围绕起来,形成拦马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独特地理环境。
拦马村的得名,很多人都知道,是来自于老渡口下方河中临近河岸的一匹石马。但有关于这石马的来历,就罕有人闻了,但拦马村当地的村民,还在流传着一个故事。
那是几百年前的事了。
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逼得明代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上吊,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大顺政权。在这个时候,闯王按道理来讲,他最迫切需要的是怎样来巩固自己的政权。当时的形势对他也非常有利,吴三桂露出了要向他投诚的意思。如果和吴三桂合兵一起,满清就不足为患。
但英雄闯王这个时候,遇上了美人陈圆圆。
圆圆却是吴三桂的女人。
选择圆圆,势必要与吴三桂翻脸,那将来巩固皇权的道路肯定不好走。
但放弃圆圆,即使将来能一统天下,当个皇帝又有什么意味?
爱江山,更爱美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与历朝历代许多有名的一些皇帝一样,闯王选择了美人,同时,将吴三桂的老爹老妈等一干家人全杀了。在很多历史学家看来,这是多糊涂的一个事儿啊。想当年项羽捉住刘邦的老爹及刘邦的老婆,在两军相争时,知道拿刘邦的老爹来威胁。当时项羽在两军阵前架起大锅,烧了一锅滚开的水,对刘邦喊话:如果你不投降,我将你爹放锅里煮来吃了。刘邦怎么应对?刘邦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无赖啊。他应道:项羽老兄,我爹就是你爹,你把咱爹给煮了,你吃肉,记得给我留点汤。在这种情况下,被很多人评价有勇无谋的项羽都没杀掉刘邦的老爹,他还认为,刘邦的老爹以后还有一定的价值。
但闯王之所以杀掉吴三桂的家人,是不想给自己留后路,怕自己将来后悔,怕圆圆将来成为自己与吴三桂谈判的条件。
闯王可以为了圆圆放弃江山,但吴三桂为了圆圆可以放下尊严,不惜当了汉奸,引清兵入关。
结局是可想而知的,闯王不仅丢了江山,美人圆圆也在混战之中不翼而飞。
江西一战,闯王大败。然后转战各地,一路上兵败如山倒。
这一天,闯王带着幸存的几个心腹走出九宫山,前往云南。他已打听到,圆圆被吴三桂带到云南去了。闯王认为,圆圆是被迫的。美人都爱英雄,没道理会爱一个大汉奸。
为了行路方便,闯王剃光了头发,打扮成一个僧人。虽说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更姓。但也有一句说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乔装改扮之事,人家先辈鲁智深,武松都干过。
无非是晓住夜行,一路无话。不日到了云南,闯王闻得圆圆并不住在平西王府,却在城外一个小尼庵中住着。闯王大喜,天一黑便前往尼庵见圆圆。尼庵四周似无兵马守护,闯王在庆幸的同时,也不无责怪吴三桂对圆圆的保护不力。闯王一进尼庵,便见到了圆圆,不由激动万分,惊喜不已。他想不到以自己的阅历与身份,在见到圆圆时,居然就像一个学生见到老师,一个小伙见到初恋情人一样的心情。圆圆看起来依然那么漂亮,尼庵的修行,更让她多了一层超凡脱尘的的气质,简直就一仙子。
而圆圆见到闯王,也很激动,但这激动显然不是惊喜,而是惊恐。
闯王停留在尼庵的时间很短暂。因为他终于明白,自己从一开始就一直在欺骗自己。圆圆并不喜欢自己,甚至是讨厌,极端的讨厌自己。在圆圆眼里,自己不是什么“天子”,而是一个农民大老粗出身的暴发户。她到尼庵来,并不是闯王以为的怀念自己,而是忏悔在遭到一个农民大老粗的强迫时,居然屈意顺从,而不是以死相抗。
闯王离开尼庵时,心情灰暗到了极点。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吴三桂派出的精兵。他这才知道,原来,尼庵周围看起来似乎没有兵丁保护,其实内紧外松。闯王一进入尼庵,便被暗中保护圆圆的人发现,领头的很有才干,发现是闯王这条“大鱼”,没有马上动手,而是暗中报告了吴三桂。吴三桂一听大惊,赶忙挑选精兵强将前往尼庵,要求务必活捉李自成。吴三桂知道,李自成这个时候已成为孤家寡人,成不了气候了,能抓住他羞辱羞辱,比杀掉他要更有意思。
就是这条“活捉”的命令,让闯王一行终于得以跑出了云南,一路逃命。为了麻痹追兵,闯王没有走北边官道,而是从广西进入湖南,准备绕道回陕西。进入湖南后,已不是吴三桂势力所及,追兵渐无影踪。闯王从新宁进入武冈,顺着武冈东大路过赤土铺(头堂),赤溪铺(二堂),到了石羊桥,桥为石拱,有七孔,桥上建有门廊,可遮风挡雨。人来人往,有在里面遮阴避雨休息的,有南来北往过路的,有做买卖的,比街市都要热闹。桥头立一功德石碑,上写建桥人为李友直。闯王心里一动,原来自己家谱所载,李友直乃自己直系祖先,当初并未怎么留意,只隐约记得谱载李友直为湖南人,在出生地捐资修了一大桥。后因功升职,迁居陕西。想不到眼前之桥居然是祖先李友直所建,顿生亲切之感。
(关于石羊桥的命名,也与李姓有关,请关注我另一篇《石羊,你是谁家的羊》)
闯王过了石羊桥,下行一二里地,在资水将要拐弯处,右望一山隙间有一村,风景优美,问路人,得知该村叫“陈家冲”。一听这“陈”字,闯王心如重击。尽管圆圆无情,他怎能无义,想起和圆圆在一起的日日夜夜,想起圆圆的一颦一笑,不觉痴了。到了这里,他不想再走了。
资水转弯的地方,也是山林转弯之处。闯王与从人上山伐木,在临近东大路的一山坳建了个小小寺庙。寺庙附近有一眼山泉,泉水甘冽可口。闯王开荒,引水作田。(这田就是现在的陈家冲与拦马村交界处所谓的“和尚田”。陈家冲,拦马村很多人只知这地块叫做和尚田,但为何叫和尚田,除了几位老人,知道的寥寥无几。)
闯王在这里除了每日劳作,余暇都诵读经书佛典。从人中有一位大儒,学贯五车,才倾八斗。这些经学佛典,都是他所教。
这悠闲的日子过了数年,闻得吴三桂造反,也已被康熙平了,陈圆圆却不知下落。
后来,不知是谁泄露了闯王在这里的消息,武冈州官几位头头作出了秘密逮捕的决定。在未捉到李自成之前,如果泄露了消息出去,万一没捉到这位大人物,将会受到朝庭什么处罚,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官兵到来的这天晚上,闯王虽然仓促迎战,但他身经百战,真还不把一个小小州县的捕快放在眼里,可惜武冈捕快的强悍很快让他叫苦不迭。武冈人蛮,闯王在武冈这些年也有所了解,但武冈的捕快也这般蛮,真让他吃不消。他不知道,武冈州当官的为了抓住他,是不惜下了重酬的。升官发财,谁不想啊。
闯王这些年来,一直养着好的战马,这时,他骑着战马,边战边退,想突围而出,顺着武冈东大路经邵阳,长沙回陕西老家去。
身边的从人奋力护着闯王艰难的来到河边的东大路上,这是一条上坡路。官兵层层叠叠围了个水泄不通,呐喊嘶杀声震天动地。
身边的伴当一个一个倒了下去,正在危急之际,只见一道闪电从天下嗖地滚了下来,如一个火球,在地上滚来滚去,耀人眼目,让人睁不开眼,大家不由停下了战斗。过了好一会儿,闪电才消逝不见,官兵睁开眼来,就平空里不见了李自成几个。有人言,佛有好生之德,可能李自成几个还不该死,佛救了他几个去了。
也不知是谁带头,几百官兵齐刷刷跪在地上,口诵“阿弥陀佛”。
据说,当初佛祖显灵的地方,就是拦马村对岸东南方向。该小地名就叫“阿弥陀佛”。听拦马村的老人说,每逢下暴雨的晚上,从“阿弥陀佛”的方向总会传来激烈的兵器击打呐喊嘶杀等声音。
虽然官兵深信李自成是被佛救了去,但上官的命令难违,总得搜寻一番。在搜寻中,有人在离李自成消失地方二三百米处,发现资水河里有一匹马,极像李自成的战马。叫喊起来,待众人去看时,却是一石马,鞍羁俱全,下游处几百米,有几样东西在水中载沉载浮。有几个会水又大胆的脱衣游了过去,原来只是几件衣服,有人认得是李自成所穿。于是,几个带兵的商量了一下,统一了口径。收兵回去向上司报告时,说李自成在拒捕时,慌不择路,战马连人一起掉到河里,河水湍急,附近水域急流暗滩极多,听当地村民所说,此地下方一天鹅孵(抱)蛋的地方,十八副铁链都到不了底,这个北方来的陕西旱鸭子肯定是被水淹死,尸骨无存了。
武冈官员未见到李自成尸体,终究不敢向上级报告此事,还严格要求知情人不要向外泄露。所以武冈方志上,并未载有李自成来过武冈一事。
却说闯王在震天雷声与炫目闪电之际,乘官兵不敢睁眼,骑上马,顺武冈东大路而下,行了约二百米远,正要催马急行,那马却昂着脖子不肯前行,跑到河岸码头,从河岸一跃而下。闯王急忙脱了沉重的盔甲战衣,潜过了对岸。大家以为来自北方的闯王不会水,其实闯王的水性还很不错。对岸河边柳树长得极为茂盛,很多枝条伸入水中,在河边筑起一道道绿墙。闯王就躲在河边的柳树丛中。
后来官兵走了,闯王被拦马村人发现。深明大义的拦马村人把闯王留了下来,在村头建了一座庙,取名九里庙,把闯王安置在庙中。九里庙这名其实很有玄机。里是里程的意思,这九里,是从哪里算起到拦马这边是九里?显然不通。只能是“九礼”的喻意。也隐含“九五至尊”之意。
闯王在闲暇之余,想起拦马这名,有天忽然大悟。“闯”字本身就是一匹马在门里,三面不可行,只有一面能出。如果门外有人堵住,就永远也出不去了。拦马的地形很奇特,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如果不靠渡船,也只能从靠山这一边绕着从石羊出去。现在石羊一带,想来布满官兵,既然进入此地,该地应该就是自己的归宿了。
闯王叹道:“拦马,拦马,原来就是拦住我这匹马。此乃天意,不敢违也!”
自此,闯王在九里庙念经唱佛,静座修行,百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