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日收到善款20多万元
“3岁男孩误服浓硫酸”追踪
12月18日,即将3岁的小泽在自家附近误饮一瓶硫酸导致重度灼伤,被送往医院急救治疗(详见本报连续报道)。昨日,好消息接连传来,小泽的病痛有所缓解,而且在社会各界好心人的鼎力相助下,后续的医药费也已基本筹够。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潘芝珍 朱烁然 苏中阳
通讯员 周 密 易灵敏
■摄影: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第一次给他读书,没想到是在这里……”一语未尽,易春已泪湿衣襟。
昨日一早,通过媒体得知小泽误服硫酸伤情严重的消息后,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下简称广东恤孤助学会)代会长王颂汤来到医院,将2万元现金支票和装有慰问品的“爱心包”交到小泽父母手中。易春拿出包里的图画书,趴在病床上读给儿子听,“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她逐字逐句讲解唐诗的意境,3岁的小泽歪着脑袋一动不动,认真地听,喉咙里隐约有回应。
易春告诉记者,经医院救治,小泽受伤之初的剧痛已有缓解,近两天情绪比较稳定,“哭闹少了,很乖,就这样躺着,看着我,想说话又说不出来。”易春一直在自责,怨悔当日太大意,未照料好儿子。“说这些都晚了,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发生在其他孩子身上。”她红着眼眶说,这一次的教训太残酷也太深刻,一辈子都不敢忘,“以后就算什么也不做,也要看好孩子。”
记者从院方了解到,小泽目前仍处在观察期,当务之急是预防口腔感染并等待外部伤口愈合。“嘴巴好了,才能做胃镜,不知道里边伤得怎么样。”易春心疼地摸着儿子的头,轻声说,因为有媒体和好心人帮忙,截至昨日小泽已收到20多万元善款,只要不出现严重感染,后续医疗费已无忧。
购买硫酸等化学品应到警方备案
走访
截至目前,小泽所喝的硫酸尚不知来源,但记者走访发现,要购买硫酸等危险化学品,均需到公安机关备案。
前日下午4时,天河区五山路一家专门贩售化学试剂的商店,店内摆放着一些化学实验专用的烧瓶试管等用具,种类十分齐全,店员称,所售硫酸最小规格为500毫升一瓶,但需记者提供“购买证”。
“我就买一点点自己用,也不可以吗?”记者询问,但店员仍然表示拒绝。“个人身份是不能办购买证的,你要找一个单位来提出申请,同时在派出所备案才能买。”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2005年公布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将易制毒化学品分为三类。作为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硫酸、盐酸均属于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按规定,购买这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当在购买前将所需购买的品种、数量,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
药品和化学品应放高处或锁起来
预防
“每两三天就有一名儿童因误食物品中毒入院。”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儿童急诊科主任朱翠平告诉记者说,家中的药品和化学用品要放在高处或锁起来,3岁-5岁儿童最易误服这些物品导致中毒。朱翠平说,2013年急诊收治1万多名儿童中,因误服药品、化学物品等导致严重后果需要住院的就有95例。“误服药物最常见,共44例,误服鼠药、杀虫药的各16例,反而食物类中毒情况不多见。”
朱翠平说,孩子误服药物一方面是家中药品乱放给孩子误食机会,另一方面是孩子感冒发烧后家长给孩子乱服药导致。“像现在冬季,门诊每天上万名患者,其中三分之二是感冒发烧咳嗽的儿童患者。”朱翠平表示,有的家长不按医嘱给孩子服药,会导致严重后果。
如果误服一定的剂量限制的安眠药及解痉药、退热药等,幼儿会出现昏睡、昏迷、心跳剧烈加快(或减慢),甚至休克。
5岁以下儿童避免吃带核食品
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耳鼻喉科副主任陈彦球介绍,孩子吸入异物后如果还能够有力地说话或咳嗽,家长可先让孩子尝试自己咳嗽将异物排出,绝不可用手指挖取,也不可用大块食品咽压,而应想法诱其本人吐出,过分的干预和不当操作可能会促进异物吸入呼吸道。
陈彦球建议,避免让5岁以下的孩子吃花生、瓜子、豆类及其他带核食品,果冻应用勺子盛着吃,骨头汤、骨头粥要把骨头过滤后给孩子吃。幼儿进食时应有成人监护,进食时不要逗孩子,不要让孩子说话、打闹、哭笑,进食完毕后应确认孩子口中的食物吞完,成人才能离开。平日要教育孩子不要随便把东西放到嘴里,以免误入气管。
此外,家长不应捏孩子的鼻子给孩子灌药,不要随意将硬币、糖果、瓜子、纽扣及其他小物品放在孩子能够拿到的地方。小于嘴巴、易被吸入或吞入的物品都不该作玩具。家长也应定期检查孩子的玩具,确保没有松脱的小零件。
数据
一项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95万儿童和18岁以下年轻人死于伤害和暴力,其中意外伤害占了近90%。
儿童是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来自市疾控中心、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的调查数据还显示,六成左右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家中,每年广州有300名儿童死于意外伤害,需要家长加强防范。
webwxgetmsgimgxk1ubx3vm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