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走入社会的一大学生朋友常与我网上聊天谈学习、谈社会。这两天,他和我谈起所谓学习该学什么,特长该修炼什么,职业规划该规划什么的苦恼。我没什么大道理与他讲,更没什么口水话给他打气,只是跟他聊谈了一些我自己现实人生旅途里的事情,希望他能明白:每个人以后要走的路都源于自己现在学的东西和做的事。我们走向社会,面对社会都要找一条符合自己的出路。
明白自己是个什么人,追求的、想收获的是什么样,又有什么德才去收获——这就是我最想和他说的!
今天,我写了这篇杂记,也算是自己对自己的又一次自教吧——
读小学时,我常羡慕大人或老师们那些行云流水的字,但终究是个才入学堂只会写几笔横竖撇捺折的小毛孩,常还东倒西歪甚至于将字写错,所以对于行云流水的字有的只是一种迷幻的见识和向往——如今想来,我庆幸自己很早就有了这种要写行云流水之字的向往,否则我对习字、练书法也就不可能十几年如一日的执着甚至痴迷了!
三四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常夸赞一女同学的字写得好,我便开始非常羡慕她受老师的表扬,于是,我便开始真正有了要把字写好的动力——想得到老师和大人们的表扬。小学毕业的时候,我终于被冠上“本班写字第一”之名号。其实,那时候只是听说书法,我是毫无书法的概念的!那个年龄阶段,作为孩子,我们心里还是很纯净的,能被冠上这类称号,没有什么虚荣之心(至少,我自知是真的没有),有的只是一种被人表扬与羡慕的欣慰与骄傲,更多的还有些为之而天天向上的动力吧!
十六、七岁时,对习字有了更深的认知,开始有了些习字修心的心得。我常会躲在某个房间里,静心地去练字,几个小时,几日数年的坚持练字,如此循环地行为习惯也便成了一种学生时代的生活习惯,或者说成为了一种个性的行为了——这或许也便是习字、练字、学书法的必然过程,这个过程对于人的个性、品行是一种添加肥料良性助长吧!
如今,近三十岁的人了,见识了许多书法大师,看多了许多书法高手。我自己习字、练字、学书法之路也走了近二十年,字有了许多长进,也有了许多的衍变或者说进化——如同年龄与见识的增长是一般道理。偶尔翻出多年前的笔迹,看看,然后会心的笑笑。人生轨迹,莫不也如此,笔画结构、笔力气势如同行走,学步、稳步而阔步……
站的稳了,字也便写得正些,习练久了,也便定格出自己的人形和自己的横竖撇捺折了,我算是明白了自己开始真正有了些书写之法门,算是入道了。行外人看有些个道行之人,便会夸赞至极,我自然受了许多夸赞的,只是我心底明白:这不是什么高深功夫,这是一种自我认知之后,属于自己独有的勤修功力吧!
每个人有自己的书写之道,只是对于书法之门道,能否入得了,我想应该在于每个人是否有心于去写好它,然后能否有心勤修横竖撇捺折的点、画与结构,最终能懂得如何去收放并勾勒出自己的个性字体吧!在我眼里,习练书法这么多年,我的字并没有练出个什么成就,但庆幸自己能练出一种修身的心态与自知自律和自信……
刚进入自行车行业时,我是个菜鸟工人,锉刀扳手日夜把弄,工序工作最终也按流程规范把弄出一些个工艺技能出来。后来,我步入了技术工的行列,算是有了些平平常的功夫了。看看身边的工友或同行,像我那样功夫的人太多太多了,而我身上所具备的其实与他们并无差异。
其后几年,游走于工厂各单位,技能随着一日一日地磨练有了许多增进,我终于对自己的谋生功夫有了些研修的情节,这种情节可以称之为真正的工作兴趣了。平日里,参考许多前辈(比如工程师或主管们)或书籍里的工艺技术,我会将它们设法付诸于实际工作中印证与实用,然后深入把弄或研究一番,如此几年倒也让我修炼出许多旁人没有的技术能力与经验。
当工作的技能与经验成为一种研修的习惯后,你的工作心态与职业道德也便随之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你的工作能力也就很容易凸显出来——这些,或许就是一个人是否能在工作中受人认可、信服并得到尊重的重要因素吧!
工艺技术与工作能力其实犹如劈柴烧火、煮饭做菜,你懂得了其中的味道,才能有调味之能力,才能工作出一番业绩与成就——这样的工作也就真的有价值和有收获了!我在自行车工厂素来喜欢研究技术工作,至今还在从事着,这些工作给与了被认可与受重要和施展能力的机会,最重要的是这种过程让我懂得了工作之价值意义与工作之情趣——若不是这样,我想自己不会在自行车这么个传统制造业行当里打拼这么多年,更不会将之定格为长久的立业之职业了。
我们该学些什么,我们该习练、研修些什么东西?我们的工作到底在做些什么?
书法也好,造车也罢,如想有所成,先得明白自己为何而练,为何而造?练字练的是字,最终修养的是身心。造车造的是行走的车,最终练就的是人生旅程的行走能力与见识。
有天赋者盲目未必有所成,有能者行走四方未必一定有为,而有能、有得而又有正确追寻方向者必定有为,也就能行走千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