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龙门村——武冈首个侗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村落

龙门村——武冈首个侗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村落

苏醒/都梁文化传播 苏醒/都梁 2014-08-24 22:26 11
黄高远点评:大约公元1350年,龙氏侗族自始祖隽晚公落籍于此,至今六百余载。解放前,这里有风雨桥、鼓楼、凉亭、吊脚楼,男女着侗服,一派侗族风情。

龙门村——武冈首个侗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村落

位于雪峰山脉麻子大山东麓的湾头桥镇龙门村,处在武冈、洞口、绥宁分界点,现有侗族1023人,以龙姓为主。探本溯源,大约公元1350年,龙氏侗族自始祖隽晚公落籍于此,至今六百余载。解放前,这里有风雨桥、鼓楼、凉亭、吊脚楼,男女着侗服,一派侗族风情。

近年来,武冈市在龙门独特的侗俗传承基础上,多次组织侗族群众大力挖掘“三月三”、“七月七”情人节,谈婚“放茶钱”,迎娶新娘过歌卡,生育唱“来世歌”、“打三朝”,信奉张五郎、倒头梅山、药王菩萨等传统民俗,认真收集“赞龙法显大战山川岩”、“石屋里藏情”、“石莲晚姑山传奇”、“龙门山美女下凡”等传奇故事。

现在全面整理的还有打同年、抢花炮、斗牛、舞春牛、姑娘节、“尝新”等侗族节庆文献资料和《茅舍诗集》等龙门诗文,精心制作“巧夺天工清风寨”、“天工造化蛇形地”、“小桥流水人家青草院”、“人间福地石家冲”等侗族风情专题片。

针对龙门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活动,武冈市还将正月初二“玩龙灯”、“斗芦笙”、“托草船”、“骑马打仗”、“打雪仗”、“耍草龙灯”、“骑竹马”、“踩高脚”、“打旋陀”、“打叉”、“打飞石”等内容拍摄入档,妥善保存村里原有的“大戏”、“闹台”班子,对置办的古装戏服、道具和传统民乐进行整档保管,悉心编排古装戏曲节目和融合汉人曲牌、音律和节奏的侗族山歌,对独特的小调曲牌和唱腔进行保护性挖掘和传唱,为龙门村侗文化保护与传承事业“锦上添花”。

本帖武冈人网以下官方微博推送:

武冈人网官方腾讯微博:http://t.qq.com/p/t/435339100018396

武冈人网官方新浪微博:http://weibo.com/2594919634/Bk2jJbzln

阅读 1.4万
分享到:
评论列表

帆子

借用10楼的一句“原来和龙门有关”,怀念龙门的山和水,曾经的人.....

1810年前

唐栋

“玩龙灯”、“斗芦笙”、“托草船”、“骑马打仗”、“打雪仗”、“耍草龙灯”、“骑竹马”、“踩高脚”、“打旋陀”、“打叉”、“打飞石”,过去常听说这些有意思的活动,原来和龙门有关。

2210年前

马鑫

头回听说武冈有个这样的地方,是真的吗?

3110年前

落叶知秋

我家虽然不是龙门村但是我的房子同龙门村连在一起的。却从来冒得见过龙门侗族还有这么一些少数民族服装穿过。我看只不过是文人笔下的龙门村缺乏现实,现在的龙门村只有钢筋水泥楼房,古代的木房子早已毛得瓜了。

2210年前

凤翔九天,

少数民族啊,美美的衣服加上可爱的容颜那就是吸引人眼球的焦点。。

2510年前

钟文晖

“三月三”、“七月七”,谈婚“放茶钱”,迎娶新娘过歌卡,生育唱“来世歌”、“打三朝”,信奉张五郎、倒头梅山、药王菩萨等传统民俗,“玩龙灯”、“斗芦笙”、“托草船”、“骑马打仗”、“打雪仗”、“耍草龙灯”、“骑竹马”、“踩高脚”、“打旋陀”、“打叉”、“打飞石”等活动,这不只是少数民族的风俗与活动吧,我们那边也有这些风俗与活动呀?

2010年前

周民波

有机会一定要去瞧瞧。

2310年前

苏醒/都梁

探本溯源,大约公元1350年,龙氏侗族自始祖隽晚公落籍于此,至今六百余载。解放前,这里有风雨桥、鼓楼、凉亭、吊脚楼,男女着侗服,一派侗族风情。欢迎列位有空去看看。

2410年前

青松

到过那里。。。。。。。

2510年前

封清

我家离龙门村大约几里地,那里以龙姓为大姓,高中时曾喜欢上龙门村一位同学,一个如荆棘花般素雅的女子。

3210年前

年轻农民

少数名族的文化传统需要继承和发扬

1610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