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德天瀑布)
去年11月,我昔日的学生、今在南宁北部湾银行工作的萧鸿澎先生邀我和我老伴去广西一游,恰好我女儿也要去北海开会,于是三人一起飞到南宁。鸿澎让人陪他早在南宁的父母和我们三个,游了不少地方。从广西回来后写了几篇文章,算是有景大家分享。
一、火山口
这里是北海涠洲岛“鳄鱼”山的“火山口”。
崖壁是火山喷发后冷却的沙浆筑成的,岩壁到水边的滩地也是这种沙浆铺成的,滩地上还突起一座一座具体而微的峰峦,或尖耸,或崔嵬,或巉岩叠叠:一律是灰黑色,冷静得很,曾经沧海的样子;朴实得很,返璞归真的样子。海风徐徐吹来,有清凉的腥味,我有意地吸吸鼻子,希望闻到烧焦味,——可是,没有。与我想象中的“火山口”完全是两回事啊。我在滩地上徜徉。我忍不住抚摸了一座峰峦又一座峰峦。我捡起一颗石渣,在两个手掌中捯来捯去,设想它刚由红变黑,还很烫人。
我又凭倚一座齐胸的峰峦,想象着火山喷发时的情景。也许先是地下发出沉沉的声响,如囚禁了千万年的巨龙的吼声,然后突然火光一闪,一股水柱就噗地冲上来,接着是红亮的火焰裹着浆液迸射出来,直上半空,然后浆液四散开出,又骤雨般落下来……海水被煮红了,沸腾了,翻滚着,汹涌着。从地底发出的吼声已成敞开巨口的呐喊,恣肆汪洋,毫无拘束。风也来助兴了,尖啸着,旋转着,扶摇直上。这样,水、火、风,相交相融,互借威势,把一方海天闹得烈烈轰轰。
这么说来,火山就是这样的了:有话就说,有气就出,有劲就使;话说了之后就觉得清爽,气出了之后就觉得顺畅,力使了之后就觉得舒坦:过去就让它过去,不懊悔,不纠缠,也“好汉不提当年勇”,安安泰泰,平平常常。——至于什么时候再喷发,则要看时机了。
二、德天瀑布
导游姑娘让我们先在崖边的平台上观瀑布。
瀑布在右前方的百余米处,分为两部分。右边的部分共有三叠,第一叠最宽展,真像晾着一匹大尺幅的白布,但大约任何白布都没有它那样光耀鲜洁。第二叠要短一些,而且中间被隔开了,但厚度比第一叠的大,因为看不到衬底的崖壁。第三叠最长,气势也最大。三叠瀑布的中间没有间隔,是一个整体,非常壮观。左边的部分只是一叠,但分成两匹从绿树间泻下,比右边的每一叠都长,却没有右边的厚,看上去有点飘荡。导游姑娘说,右边的瀑布叫德天,是我们中国的——这里属广西大新县硕龙镇——德天是壮语,意思是水流过闪光的地方。左边的叫板约,是越南的。这条河叫归春河,从北流向南,这一段是中越边境的界河,流到浦汤岛时就分成两汊;浦汤岛南面是高高的悬崖,——中国这一边更分成三叠——河水就纵身而跳——中国这一边的连跳三级:于是就形成了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跨国大瀑布。
远看当然不过瘾,导游姑娘就领着我们一行下台阶,一级又一级,也不知下了多少级,就到了水边。水里浮荡、停泊着不少竹筏,导游姑娘说,那些竹筏,大的是中国人的,小的是越南人的。又说,河对面沙洲上挂着各色衣物的棚子是越南人的。我们现在离瀑布近了,瀑布的响声也节奏急促地敲击着我们的耳鼓。导游姑娘说,可以租竹筏“零距离”地接近瀑布,“无间道”地亲近瀑布,身贴身地感受瀑布的伟力瀑布的美。于是搭着竹篾篷子的竹筏很快划来了。竹筏缓缓向瀑布左侧游去。为了更加拉短与瀑布的距离,我移身到篾篷外面、竹筏的前头,这一来,瀑布就看得更真切了。它显得不是布了,是一绺一绺密密的银线垂成的帘子,而沿着崖壁边沿的缝隙扭扭曲曲滑溜下来的,就是米粉条。瀑布的响声听不出是有节奏的了,只是轰轰烈烈地往耳里灌;飞沫已经飞到脸上来了,人却感觉到从未有过的清爽润泽,呼吸尤其顺畅,——后来知道这是瀑布的水汽形成大量的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可是“空气中的维生素”。竹筏继续偏一偏头,向中间移去,而且更靠近瀑布了。这时我已看不见瀑布,眼前只是水珠飞射,水花喷溅,水雾舞旋;还有风,冷飕飕的一股一股地扑面而来,冰凉着我的脸,攒射入我的衣襟:我被从南国温暖的初冬拉到北国的疾风冷雨里。这又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我很想久体味一下,可惜竹筏不久就掉了头,又把我送回南国。回头看那瀑布,觉得它是与我亲密依偎过的朋友了。
我们又爬到第二叠、第三叠瀑布右侧的崖畔,近距离地观赏领略它们喑呜叱咤的雄姿。导游姑娘说,现在是枯水季节,瀑布瘦了身,春天和夏天看起来才真叫有气势。导游姑娘当然是诱我们在春天或夏天再来,她的话,我是相信的,于是想象着春天和夏天的瀑布的壮美,尤其想象着坐竹筏与瀑布亲密接触的痛快淋漓。
三、第五十三号界碑
告别德天瀑布,导游小姐就领我们到“旅游商品一条街”去。
到了“一条街”上,才知道应该叫“半边街”,马路的左边连连叠叠地搭着各色篷子,篷子下卖的小商品,有用的,玩的、吃的,有中国的,也有越南的,还有“中华民国”的,我印象深刻的是印着越南文字的香烟和“中华民国邮票”。“半边街”的尽头,左边有一个大广场,广场上也搭着一个一个的篷子,篷子下也是卖小商品的。导游姑娘说,那些篷子是越南人的;又笑着说,现在我们可以出国了。我们就“出国”到广场的边沿。集市喧哗而热闹,越南商人用熟练的广西白话热情地向我们推销商品,他们与我们的同胞中的小贩并没有什么区别。
导游姑娘指着一块石碑介绍说,这是国家级文物。那石碑一米六高、六十公分宽的样子,上头竖刻的阴文是“中国广西界”,“广”字的右侧是竖刻的阴文“五十三号”;下头是两行横刻的法文。导游姑娘又介绍说,这块界碑的历史有两种说法,一是相传清朝末年,清政府在这段边界上划规领土,当时几个官兵抬着界碑踏荒而来,看天色已晚,又觉饥肠辘辘,实在不想再往前走了,就慷国家之慨,随便找个地方挖一个坑,把界碑立下了。二是中法战争结束后,1893年由清朝政府授权北洋大臣李鸿章与法国驻越南公使巴特那协商后立下的,——一共立了209块,大新县境内的编号是44号至57号,——因当时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故越南一方刻下法文。我宁愿相信后一种说法。
导游小姐又说,中越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历代以来,关系好好恶恶,恶恶好好。五六十年代两国人民是“同志加兄弟”,七十年代末却反目成仇,兵戈相向。那段时间,绵长的边境线包括德天大瀑布所在的这片地方,都用地雷封闭起来了。两国关系正常化后,两千多名中国工兵在边境大扫雷,当最后一颗地雷被排除之后,这里才开辟为旅游胜地,才有导游的旗帜舞动。
我抚摩着界碑,久久地,久久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与我村对河的一个村就有一位援越抗美的解放军战士牺牲在越南战场;七十年代末期,与我村隔一道岭的一个村又有一位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解放军战士牺牲中越边境。在邻近的几个村,我算是第三个“出国”来到越南的,而我的身份是旅游者。但愿以后踏上这邻国国土的,都是和平生活的享受者。
和平,和平!人民需要和平啊!我在心里呼喊,我似也听到边界上连绵的群山在应和。
火山口界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