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籍作家鲁之洛热爱家乡是著了名的,这一方面的掌故很多,但我以为,最能体现他的赤子之心的,莫如他的近作《小城旧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8月版)。
《小城旧韵》,主要写的是古城武冈的旧韵。作者为我们打开一面尘封的窗口,让我们重新认识武冈,重新认识这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立过明藩王都城的湘西南古城;也给我们展开一幅崭新的画卷,让我们从某个新的层面认识现今的武冈,感受其熟悉的陌生、陌生的熟悉。
《小城旧韵》写法新颖别致,不是一般的游记散文式的,更不是回忆录式的;而是以一个少年亲历者的的视角,描绘已逝去的时代武冈的风物人情、风俗韵致,又以一个七旬还乡游子的情感,抒写新时代武冈的新貌靓颜、新风雅习。前者的好处是,旧时的风物人情、风俗韵致有了见证者,有了感受者,有了参与者,使人觉得真实可信、亲切可感。所描写的事物又染上一个天真少年的主观色彩,糅合进一个天真少年的纯朴情感,这样自然具有活性,具有灵秀清爽之气,可触可摸。这就如跟着一个少年穿过时间隧道看到已逝去的情景,让少年给你指点介绍他熟知的一切,而少年也是景中的一景,众人中的一员,那种感觉还不新颖别致么。后者的好处是,新时代武冈的新貌靓颜、新风雅习显得有历史底蕴,给人沉厚感和沧桑感,因而更显得可叹可慨,可歌可吟。生活在他乡、见证了两个时代的七旬老者向你叙述回乡的所见所感,你的感触能够不深么。这种写法较之静止的、客观的写法更活泼,更具感染力。
《小城旧韵》另一个特点是行文或旧时,或现今,时空交错,天马行空,似乎率性而为,有一点由头就写,思路怎样变化笔下就怎样变化,是“意识流”又似“蒙太奇”,让读者跟着作者穿越时空,猎奇过去,俊赏现今。有些内容看似无头绪,是“闲笔”,“离题万里”,细琢磨却紧贴主旨而又韵味无穷。
《小城旧韵》还有一个特点是或写景,或议论,或抒情,叙议交融,情景结合,事理结合,自然而然,水乳交融。而所发议论、感慨或含蓄,或直率,又一律的老到有深意,从而让读者对所写的人、事有更深的认识。
就以《张家花园和中山公园》为例吧。此文作者开门见山地告诉我们,闭塞的武冈曾经有两个花园。一个是私人的张家花园,一个是那时的政府修的中山公园。接着就“辩诬”,“有人说还有个‘陆家花园’”,“我对此说存疑”,然后说没有“陆家花园”的理由。接着又说张家花园的主人是个什么人物,他不知道,打电话请教住在天津的九十三岁的叔叔刘文修先生,也不清楚,翻州志,也没找到什么记载。于是说:“张家花园建于何时,谁手里建的,还是个谜。”作者不厌其烦地写的这些内容,绝不是“赘述”,他是要告诉读者,过去时代有多少东西烟消云散,物与人都难以询查了,从而给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一种时代的忧伤感!接着写张家花园的地址,说它与唐家大院对门对户。又写张家、唐家,都是小城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只是张家已呈中落状态;唐家仍有人在外地做官,还在兴旺中。这样写自然给人沧桑感、苍凉感,使人感喟、深思。然后说,从门前的路与别处不同就可看出这两家曾经有显赫气势,而“我”小时候就是被“突然变宽、变规整了的路”吸引到张家花园的。至此,作品由静止的叙述转入对一个少年游公园的记述和描写。
“在编花竹篱笆的那边,有一丛丛绿树,巴掌宽的大叶,涂油似地闪光。绿叶丛中,这里那里,露出雪也似的白花,好大好大一朵。浓香,就是从那里飘来的。大树开香花,而且那么大一朵,这是我从没见过的。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我恨不得飞过篱笆去。是机缘满足了我的好奇心:恰巧篱笆边有门,半掩着。我推门而入,惊呆了,这竟是个花园!也立刻想到一定是张家花园。里面没有人,安静得如同深山古刹。但面前的景象,叫我眼花缭乱,目瞪口呆。那真有点像童话中描述的仙境!呈现在我眼前的,有池有溪,有草有花,有亭有阁,有桥有榭,路是曲曲折折的,桥是小巧玲珑的。池中有荷莲,莲下有小鱼;近处有小井,井边有轱轳。最夺眼球的,是亭、阁之上那些花样窗棂所嵌的红、蓝、黄、绿的有色玻璃,在阳光照射下,闪着耀眼的彩光。”这一段白描真是精彩!细腻、生动,绘声绘色!景物全是少年眼里的景物,景物染上了少年的情感!而在读者的视野里,那妙不可言的花园里的那一个少年,是一种活动的景,他给整座花园增添了亮色。这正如鲁迅笔下海边的西瓜地里,有了少年闰土,那景物之美就起了质的变化。
接着写十多年后的1958年春,作者从部队复员回到小城,被安排到一个中学教书,发现校址竟是原来的张家花园。然后写自己在学校教书的种种情况,酸甜苦辣皆有,写得妙趣横生。又写到那时不凭文凭而看工作实绩,议论现今过分看重文凭:两相对比而感慨系之。这些内容又看似“走题”实际上并没“走题”,它既写小城给人一种欣慰感,更写小城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沧桑感。下面还写到90年代在深圳创作之家度假,和他当年教的课文《沈大妈》的作者马烽一道度过了愉快的二十天,什么闲话都扯,而忘了将拿他老人家作品搞公开教学的事告诉他的遗憾。真是“散”啊,但这种“散”,还是囿于沧桑感之中。
再写中山公园的情况,然后写到现今的王城公园。两座公园带出多少古事今事、国家的事个人的事,真的让人百感交集,慨叹歌吟。
公园如此写,其他如老南门洞子、文庙、渠水上的八座桥、高庙与武陵井,还有特色独著的血浆鸭、小菜和小吃……大体都是这样写,写一项而带出一大串。读起来一点也不感到枯燥,读罢掩卷,沧桑感、苍凉感、欣慰感、轻松感……在脑海中烟云般翻卷,潮水般汹涌,不能自已。于是长期生活在武冈的人,觉得对武冈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慨,没到过武冈的人,生出去实地考察和感受的愿望了。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黄三畅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