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农业学大寨"
作者:杨进文(苗族)
前不久,我参加由单位党支部组织的开展"重走长征路、重温革命史"主题党日教育活动。先是翻越”老山界",后游览(经过)南山国家公园核心区的风光。其时,南山上的映山红开得红红火火,目不暇接。
中午时分,我们”打道回府",途经长安营镇驻地,在公路旁边的"风雨桥"上歇脚(休息)时,我踱步桥上,不远之处,一幅用石灰书写”农业学大寨"的标语,映入眼帘。我犹如邂逅了一位”老朋友",感到亲热无比。虽然不能相互”握手忆往"。但是那首:”学大寨,赶大寨。大寨红旗迎风摆,它是咱们公社的好榜样,自力更生改变穷与白。坚决学习大寨人,敢把山河重安排……大寨红花遍地开!"的歌曲,不禁在我耳边回荡起来。
大寨,是山西省昔日县大寨公社一个穷困山寨。走上合作化道路以后,全村社员闸坝垒堰,把山沟淤成良田,把坡地修成水平田。
查阅资料得知:”农业学大寨",是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展一场运动,依据毛泽东于1963年发布的一项指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
我1978年高中毕业后,亦曾经参与过”农业学大寨",在陈家大队与社员们挥舞着银锄开挖过"大寨田";到花桥公社的大河江修过水库及倒虹吸管(南塘地段)。那时,我还是一根”嫩竹扁担,挑不了正(重)担"!每处在工地上只能起”辅助"作用。
记得那时的工地上,场面十分热闹,红旗招展。挑土的社员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健步如飞。尤其是石夯和滚夯的场景,更是热火朝天,大家扎起衣袖、卷起裤管一边劳动,一边放开嗓子高呼:”嗨呦!嗨呦!嗨呀噫着!齐用力啊!嗨呀!再来一把!嗨呀!一个打着号子,众人齐附和。那号子声,呼声洪亮,震荡着苗岭山谷。
斗移星转,时过境迁50年。那场”农业学大寨"运动,我是难以忘记的!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先进文化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