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连家村

连家村

封清 2014-08-22 22:02 4

连家村,洞口县城的一个偏远的山村,四面环山,十几户人家,一字排开,积木般搭建在山脚,村庄就像一片狭长的柳树叶子。外婆家在村口第二户人家的后面,迈过高高的木头门槛,进入厅堂,厅堂是木质结构,直到屋垛,木板烟熏火燎经年累月,面上都积了一层黑的烟色,外墙为泥砖,用山上的黄泥,晾干烧制后垒成。木门、木窗,木门阔大,窗如眼,是昼与夜沟通的渠道。
        屋前是晒场,泥地,坑坑洼洼,印满了人与岁月较量的痕迹。右侧有一口摇井,水泥砌成的井身,井边布满青苔,铁制把手被摸得异常光滑,路人口渴时,右手掌着摇把,轻轻一摇,俯身下去,就能喝到甘甜清冽的井水。曾听外公说起,当年打这口井时,挖到几米深,一锄下去,汩汩的井水直往外冒,来势凶猛,吓得打井人直往上窜,说是挖到了下面暗河。这一切是不是真实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不管遭遇怎样干旱的年景,它都庇护着这里的人,让生活在荒凉里永恒,犹如这口老井,永不干涸,年复一年。
        村庄对面是山,中间有一片平坦的水田。村人以种植为主,自耕自种,自给自足,日子虽然清苦,但这里的人民却敦厚朴实,坦然一笑,摊开双手,是啊,他们坚信用双手能改变生活的面貌。晴天雨天,村人都会往地里去,身披蓑衣,肩上扛把锄头,或者挽着篮子,拿把镰刀,即使什么也不做,只是去看看庄稼长势,也得走上一圈才安心。孩子高考不上,没有能力再复读,便任由孩子背了行囊去广东闯荡。一个小小的村庄,随着孩子的离去变得更加冷清,以前的人语声,换做了现在狗吠与风声,村庄就像冬日里老旧风车下蹲着的母鸡,昏昏欲睡。
       连家村从来都是一个小村,在青山白云之下,少有瓷砖亮瓦的洋楼,依然保持着古朴的明清风格,家家户户的光景,如同各自手心里的谷粒,了然于胸。一个薄薄的小村,却也养育过一个师部参谋,不过这已是解放前的事情。
       邓星衡的名字不光在连家村,在洞口县城也是一个传奇,老一辈人是知道故事的,而我只是从祖父、父亲、母亲等人口中了解到一些枝枝末末,然而依旧让我神往。老人与祖父交情莫逆,祖父诗集也是承他作序,我也曾读过星衡老人的诗,他著的《白岩诗集》,我是见过的,不过当时年少,不懂品读,但还是记住了其中一首《如梦令·题照》。
            炎夏静栊愁昼,佳节异乡倾酒。怅坎坷前途,携妇挈雏奔走。依旧,依旧,辜负少年身手。
        老人出生于一九一八年,十六岁南下广州就读于黄埔军校,毕业时恰逢日寇入侵,国难当头,他毅然随军北上征战。当时他在国民军中任连长,一次战役里浴血抗敌,不幸全连皆没,他自己也中弹晕厥,所幸救援友军赶来及时,被人背下战场,捡回了一条命。伤愈后又挂鞍上马,随部队征战四方。因为文韬武略兼备,加上作战英勇,没几年便官至师部参谋,其时村人极为钦慕,都以为出了一个人物。
       就当人们以为他从此飞黄腾达时,不料他却挂印辞官,飘然而归。我很奇怪,到底是什么让他舍下功名利禄的。
       母亲说:他是回来结婚的,那时已经定下了亲事。
       我很迷惑,究竟是怎样一个女子,让他甘心舍弃一切,隐居山林?我更不知道,他当时是怎样一种心态,或者说,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父亲说:他是不愿意打共产党,不想自己人自相残杀,所以才辞官的。
       后来,我才知道,老人厌倦了官场争斗,更不愿意对抗友军,心灰意冷之下离去的。从此甘愿偏安一隅,在洞口一中谋得一职,教书育人为本分,闲暇时写诗作画,虽然粗茶淡饭,却也怡然自得。
      其实,按照辈分我应该叫老人一声二外公,每年春节,我们家都会派人去看望他,大人们或者是履行人情义务,一年一年,用最简单的行动维系下来。我却是带着虔诚之心而去,每次出发,都心存感恩。
      每次去,二外公都很热情,虽然已近九旬,身板还是很硬朗,腰杆笔挺,精神矍铄。见了面,一一招呼让座,让儿女热酒端菜,很是客气,后辈们在酒桌上高谈阔论,老人只是面带微笑,一脸平静,像个智者。临走时,他又相送出门,一一作揖道别,情感真挚。
        老人清贫一生,住着黄泥碧瓦,堂屋四壁也呈烟色,挂着老人亲笔墨宝,行文中满是正义慷慨之辞,卧室也很简陋,一床一桌一椅,常客是风。当年的文革运动中,因为出身,老人曾受过各种残酷压迫,许多前来无理闹事者都被他一身正气镇住,即便那样,还是经历过几次性命堪忧的劫难,二外公与二外婆始终不离不弃,唇齿相依。作为后来人,又怎能忘记当年呢?
      后来,我已毕业工作,有一次接到母亲电话,说二外婆过世了,我不免嗟叹。不久,又从家里传来消息,说是二外公也去世了,两人相继辞世,中间间隔仅月余,那时老人大约九十有几,在当地也算是高寿了。
       连家村临山而居,古语有云: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我想二外公是一个大智慧的人,他的脊梁也如这山,挺拔孤傲。从过去到现在,山不曾变过,他的性格也未曾变过。老人是沉默的,山也是沉默的,他们的力量,既坚强又隐忍,一如祖国的河山。

阅读 7871
分享到:
评论列表

爱上红酒

那山、那水、那人、都刻画在作者的心中,日子虽日新月异,那记忆却不曾暗淡,犹如昨日般清晰。

2810年前

作者回复:

感谢您的评论,其实景,物都是真实的,人物描述大多从侧面入手,向许多人打听过,才敢动手写的。

2014/8/26 12:31:36

封清

我是武冈湾头桥的,外婆是连家村那边的。

3010年前

马鑫

楼主是不是洞口连家村的?

3610年前

信天游

楼主不愧是名门之后,文字刻画,入木三分。

3910年前

作者回复:

名门之后不敢当呀,只是一个异乡的飘泊者。

2014/8/23 17:20:52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