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寒食怀介子推

寒食怀介子推

松风堂 2025-04-03 23:41 78

《寒食怀介子推》

寒食由来介子推,

割股焚山志不违。

绵火千年悲壮士,

冷烟一缕祭清辉。

创作解析

1. 典故与意象的凝练

首句“寒食由来介子推”直接点题,以寒食节的起源为切入点,简洁明了地关联介子推的历史故事。次句“割股焚山志不违”浓缩了介子推割肉奉君、拒赏焚身的核心事迹:“割股”呼应其忠义之举,“焚山”暗合晋文公误焚绵山的悲剧,而“志不违”三字则凸显其坚守气节、不慕功名的品格。

2. 平仄与韵律的推敲

全诗采用七绝仄起入韵式,平仄严格遵循格律:

- 首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寒食由来介子推”)

- 次句:仄仄平平仄仄平(“割股焚山志不违”)

- 第三句:仄仄平平平仄仄(“绵火千年悲壮士”)

- 末句:平平仄仄仄平平(“冷烟一缕祭清辉”)

押韵上,“推”“违”“辉”同属平水韵“五微”部,确保一韵到底,符合近体诗要求。

3. 意境的深化与升华

第三句“绵火千年悲壮士”以“绵火”指代绵山之焚,“千年”强化历史纵深,“悲”字奠定全诗哀婉基调。末句“冷烟一缕祭清辉”以景结情:“冷烟”呼应寒食节禁火习俗,“清辉”既指寒食节的清冷月光,亦暗喻介子推的高洁精神如月光般永恒。此句化用韩翃“轻烟散入五侯家”的意象,但以“冷烟”替代,更显孤寂与肃穆。

4. 情感的层次递进

从“由来”到“志不违”,再到“悲壮士”“祭清辉”,诗歌层层递进,既叙述历史事件,又抒发对介子推的敬仰与追思。“冷烟一缕”与“清辉”的对比,将个人命运与历史长河交融,使忠义精神超越时空,引发读者共鸣。

文化背景补充

- 寒食节的演变:寒食节起源于周代改火习俗,后因介子推故事被赋予忠孝内涵,唐代时与清明节融合。诗中“冷烟”意象既保留了禁火传统,又暗含对介子推的祭奠。

- 介子推的精神符号:其“割肉奉君”“不言禄”的事迹,被后世视为忠义典范,黄庭坚赞其“士甘焚死不公侯”。诗中“志不违”三字,正呼应了这种“功成身退”的道家思想与儒家气节的结合。

此诗以简练的语言、严谨的格律,将历史典故与自然意象熔铸一体,既传承了寒食节的文化记忆,又赋予其新的艺术生命力。


阅读 62 95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