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对文字敏感的人,内心世界也相当丰富。因此,我们在阅读他人文字的过程中必然会不自觉地融入自己的想像与感悟。而这种想像与感悟往往来自于自身阅历和对生活的理解。一个人的文字承载着作者的审美意识与精神世界,是向外界传递信息的一种形式。无论深与浅、厚与薄、真与假、美与丑,都是其思想火花的一次燃烧,情感世界的一次释放。
热爱文字的人,其内在的精神生活是孤独的,至少在其倾诉于笔端的时间段里是孤独的。通过文字的盛宴来达到内在情感思想的解放和升华。于是,处在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心境下的文字就有了万千差异。有的人看见了路的漫长、天的宽广;有的人徘徊在情感的漩涡里步履蹒跚;有的人触摸到了风的自由的天堂;有的人欣赏着风雪轮回与飞翔,白云星光交替与闪耀。只是,无论怎样,我们都会在文字里涉过岁月之河,越过理想的山峰,穿过现实的曲径,诠释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有的时候,我们确会涌现一些怅惘、感伤。一些在平时的匆忙中无暇顾及和琢磨的情感,诸如时光的磨蚀,生命的短暂,擦身而过的爱情,不堪回首的往事等。当内心深处某种沉睡已久的东西在那一刻被拨动,暂时抛开了现实生活的禁锢,那么,一些伤感的文字便飘撒出来。有些文字恣肆汪洋,有些文字温婉含蓄,有些文字内敛深沉。这是各人的性格所使,它们顶多是一种情感的奢侈品,本质上是一种飘忽虚拟的,就像暗影中闪烁跳跃的荧光。对这类文字,我会由衷地产生敬畏之情。
有的时候,我们确会对一些文字中的观点不认同,甚至反感。但我想,只要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我鄙视那些为了表达自己观点的“正确”,而使用污秽龌龊的言辞和不堪入目的牵强类比,这是对他人人格的不尊重,也是自己糟践自己。一个人的审美情趣,便是一个人德性的全部。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自我恋”的倾向。而有些人酷爱与人辩论,无论你说什么,他们一定会得出相反的观点。即使有人善意地批评,他们也会据理力争,丝毫不让步,这种人往往就属于“自恋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剖析,自恋狂的内心极度自卑,沉湎于虚幻的功名、虚幻的权力和虚幻的理想中。他们通过与别人似是而非的辩论并占据贻笑大方的可怜的上风,表明他们是独特的。想起古希腊有一句哲言:控制自己的嘴是人类必须学会的第一美德。告戒自己,同时规劝上述那些人。
用自己的眼睛去衡量别人的生活,用自己的观点去比照别人的观点本身就是一种主观性的思维意识,籍此而索取与指责都缺乏正确的依据。顽石有顽石的理想,激流有激流的道路。每一朵花都昭示着心灵如花一般绚烂;每一棵草,都启迪着心灵如草一般坚强;每一滴水,都呼唤心灵如水一般晶莹;每一座山,都诉说着时间历史洪荒里心灵的伟岸。
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为了名与利而疲于奔命,在名利场上要吃要喝,丑态百出,怎一个“累”字了得?那么,就让我们在这纯净的文字里对别人充满诚挚的友谊与关爱,让我们真情相对,让我们之间的那汪悠然的意境常绿。
每个心灵都是一座浩瀚的星空。所以,每个人对别人来说都是一个秘密。作为人的天性使然,不管自己好不好,潜意识里都希望别人夸他好。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这种心理并不会消失,而只是可能有所隐藏。每个人都渴望着被理解被赞同。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难以完全真正认识自己,又何奢谈了解别人呢?
正因为如此,请允许我悄悄点开你文章的标题,默默阅读你的文字,其实只是走进你的厅堂,悄无声息地欣赏你厅堂里的装饰和所蕴藏的思想内涵。或许会自己动手倒一杯白开水。我不会贸然闯入你的内室,我知道那是你心的房间,那不是我去的地方。我仅仅在你的厅堂——文字里,轻轻地握一下手罢了。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侨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