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武冈还有什么?武冈傩戏,人类舞蹈的活化石!

武冈还有什么?武冈傩戏,人类舞蹈的活化石!

曹潺观察 2023-05-05 08:42
武冈还有什么  系列之六 武冈傩戏  人类舞蹈的活化石
作者:曹潺观察
图片


      让世界瞩目的茅古斯舞2008年迈入世界舞台的中心,这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第一次把华夏民族最神秘的舞蹈推向世界。这种诡奇而又充满悠久神韵的舞蹈让人们大开眼界。茅古斯舞的诞生地就是南岭以北广大的丘陵地区,这里的文化称“梅山文化”。
       对生与死、生存恐惧、诸神崇拜的舞蹈,我们无法判断它的历史短长。我们只能隐约追索它大概产生的年代,至少,它远于文字诞生的历史。



       楚文化在湖南,还有另一种本土化的主流表达,曰梅山文化,湘西文化所有的表现形式来源于梅山文化。茅古斯是梅山文化的舞蹈表现形式。
图片
      茅古斯是湘西对这种舞蹈的称呼,而在湘西南,称傩戏,在湘西南中心城市武冈,称武冈傩戏,反推,傩戏是茅古斯舞的另一个称呼。这里面既有共同的源头,又发展为稍有差异的表演形式。
       笔者2016年在湘西导演《最美猛洞河》,就曾在永顺土家族第一村土楼前拍过茅古斯舞。天稍黑,篝火点燃,火舌冲天,卷着柴屑飞升,表演茅古斯的土人,浑身裹扎稻草或茅草,跳将出来,飞舞棍棒与刀叉,呈现农耕与猎取的生活场景。
       茅古斯舞是土家族古老而原始的舞蹈,土家语称为“古司拨铺”,大意即“浑身长毛的打猎人”。
图片
      相比茅古斯舞的野性,有“鬼戏”之称的武冈傩戏,少了许多喧嚣与图腾崇拜,多了些戏剧元素,这也许是岁月更迭的缘由。
       武冈傩戏表演以面具为主要道具,这与茅古斯舞的茅草修饰大为不同。蛮荒时期的傩戏也是手舞足蹈动作幅度很大的,后来演化成一个又一个带有简单情节的剧目。这些与茅古斯舞的狂野与喧嚣略有不同。图片
     武冈傩戏有许多剧目被收集:《迎圣》、《祭五猖》、《监牲》、《接娘娘》、《饯送》、《发功曹》、《立寨》、《踩梅山》、《送圣》、《踩九洲》和《辞送造船》。其中《迎圣》这堂傩戏又包括有“迎先锋”、“迎圣公圣母”、“迎关圣帝君”、“迎五岳大郎”、“迎二郎”、“迎三郎”、“迎四郎”、“迎五郎”、“迎阴司娘娘”、“迎城隍”、“迎判官”等剧目。表演时须戴相应的面具,角色有唱词、道白和表演。茅古斯舞的野性武冈傩戏已脱去不少。
       



图片
      清代有“湘中五子”之称的邓绎曾这样叙述武冈傩戏:“里门咚咚喧大鼓,诸巫齐作胡旋舞,大巫喃喃如唱歌,小巫屡舞还婆娑。巫歌巫舞令神喜,神君欲来满堂起。主人敬神百不扰,如天之福姿汝求。黄羊为牲白犬血,一一神前遍罗列。东方响明灯烛辉,纸钱悉悉随风飞。诸神醉饱出门去,明日迎神向他飞。”可想其时的傩戏表演带有超强的远古蛮荒信息。
       武冈傩戏也是人类舞蹈的“活化石”。
      现在的人们很少提傩戏了,岁月神偷,偷走了许多我们本应继承与研究的戏剧表演形式。傩戏里面沉淀了大量人类之初生存状态的洪荒信息,我们应该去搜集整理,并还原它的表演形式,让它重见天日。这是对本土文化的尊重,我觉得非常必要!
来源:曹潺观察



阅读 2164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