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戴冰
戴冰,又名修隆,也是武冈一位颇有名气的作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他在珠海当兵,因政治坚定,办事灵活,加上吹、拉、弹、唱,琴、棋、诗、书,都能摆弄而被部队首长选中,准备将他作为秘密派往海外的特工人员培养,培养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他有一个打呼噜的毛病,就将他“淘汰出局”了,这样,部队少了一名特殊人才,而武冈却多了一名杰出的记者,他是武冈目前唯一的一位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员。
八十年代初他就在武冈县广播站担任记者、编辑。那时,我是广播站的业余通讯员,经常给广播站写稿,因而有缘认识了他,从那时起直到现在,我从他那里获得了很多的教益。八十年代,电视还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老百姓要想了解武冈新闻,就只有通过广播。他用笔将武冈推向了外面的世界,1986年,他针对武冈的蔬菜种植情况,一口气写了七篇报道,被省台播出,并被评为一等奖。1989年省广播电视厅编写的《资江风彩》一书里就有他采写的《古城的思索》和《云山林海话沧桑》两篇文章。现在退休了的他,含饴弄孙之余,依然迷于写作,虽然出手不多,但一出手几乎就能在报刊上占一席之地。2004年元月,他采写的《农民用水的难题》,寄稿(用电子邮件)后第三天,就在《农民日报》上二版头条刊登。
2006年夏季,应武冈林场的邀请,我和他,还有唐谟金老师,加上武冈著名的民间艺术家周贤政四人,组成一个临时团队,为云山的各景点编写景点说明词,在云山一住就是八天,为云山新建的两个亭子分别取名为“洗心亭”和“听蝉亭”,并为这个亭子和“姐妹亭”分别撰联三副,现己镌刻于亭。各景点的说明词也己刻石立碑。过程中,戴冰先生独特的思维,敏捷的文笔,使我们轻松不少。
退休后,他为了“留下一个真实的我。”将自己的从文历程写成了一本回忆录《心露集》,我是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读后,写了一篇《序》:戴冰老师“遵循着自己所定下的“真实”原则,不偏、不倚、不亢、不卑,实事求是地把一种情感的真实坦呈在读者面前。
戴冰老师学历并不高,文艺爱好却比较广泛,写诗词,写散文,也写对联;任过专业编剧,当过编辑、记者,就连许多栽桃子树的老师都不敢下笔的古文体——赋,他也照样担得起,放得下,写起来如行云流水。但是,他从不倚文卖文,也不为文而文,而是在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才动笔写作。他的新闻通讯,不是浮光掠影地写一些表象,而是深入地解剖‘麻雀’,是什么,为什么?读了以后,总给人以思索,给人以震憾,震憾读者,震憾社会。然而,朗朗晴空有乌云,喝彩声中常夹着噪音。权势者对他说:“如果木匠的斧头砍了自己的手,他会把那把斧头丢掉。”好友对他关心,好意提醒:“戴冰,你得注意点!”可他,依然我行我素,照写不误。
古往今来,能写的人不少,而敢写者不多。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先生,不也为了多得几钱润笔而置事实和自己的人格于不顾,将一大堆阿谀之词堆砌到那些权贵们的墓志铭中吗?十多年前,戴冰老师乔迁时,我送了一幅贺联云:“楼修四层,远近画图皆入眼;天隆万象,古今忧乐最关心。”关注民生,关注民情,忧乐常在心头,这就是戴冰老师所言所行的切实写照。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文得元气则厚。”元气,就是元元之气,就是千百年来,人们追求的浩然正气。“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戴老师的《心露集》,就是这样一部充溢着元元正气,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后,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佳作。
2011年底,他写了词《沁园春•石之吟》,他写石,其实是他的自画象:“屹立云天,超然物境,傲骨一族。望红尘滚滚,大千世界;高官财阀,俗子凡夫。酒绿灯红,浓装艳抹,各异心思叹沉浮。情有劫,写悲欢离恨,何论赢输? 苍穹亦可为庐,岂能笑,青丝风月梳。待年华皓首,引歌煮酒;无悔豪情,自视为珠。身躯百练,志励千锤,诗史书成举案读。仰自慰,天宇星光下,银汉垂竹。”
二、三畅三丛兄弟
黄三畅也是武冈一位重量级的省级作家,他从事文学创作多年,八十年代在武冈时,他与黄铜塔、黄三丛齐名,称为“武冈三黄”,三畅任教于武冈二中,三丛任教于双牌乡一家村小,堂兄长堂弟两人相互勉励,坚持写作,厚积薄发,三丛写成了《血战野人山》,素材好,文笔好,却被一个有名气的人盗名出版,经过维权,三丛收回权益,书得以重新出版,他送了我一本,还想请我写篇读后感,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挤”出来,真是愧对三丛兄的厚意了。
三畅出身农家,又长期任教,因此他创作的题材多为农村和学校题材,以短篇小说为主。数量多,获奖也多。他不善言词,记得八十年代,周宜地邀请我们几个文友爬云山,途中,有人开玩笑说,作为老师的他,有一天起来检查学生早自习的请况,发现有一个学生躺在床上还没起床,他走过去,二话没说,象老鹰抓小鸡一样,将那学生连人带被子一起,抓起来放在教室的讲台上亮相。对于这似乎有“损”于他的教师形象的话,他不置可否,只将那本来就不多的头发用手撸了撸,就完事了。二十年后,2004年的一天,我旧事重提,他纠正了这种的说法,他说:“当时我只把他提到教室里,力气小了点,没有提到讲台上。”
讷于言而敏于文。三畅的小说曾多次获奖,《今宵酒醒何处》就是其中获奖作之一。《一个女记者和她的处女作》,是他与人合作出版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2003年,他又单独出版了他的一本短篇小说集《禁忌》。”出版后,他说了好几次,说一定要送一本给我。2006年底,他来了,带来了他的结集出版的新作《弦歌》和《让生命洋溢诗情》,签了名,送给了我。
[续:武冈文友琐忆 (五)钟连城]
img_0181img_0187pa010109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都梁乡士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