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 人文关怀要跟上
21-01-27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为了引导更多人就地过年,让更多人就地过一个好年,各地政府和企业也是拼了:发红包、给补贴、发消费券,还有免费流量和门票、免费乘坐公交车等福利,甚至还有流动人口积分奖励、子女积分制入学加分……(1月13日
中国新闻网)
“就地过年”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之举——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全球,我国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经过一年的严防死守、全力应对,在抗击疫情上取得重大胜利。但在这临近年关的时节,世界疫情发展仍让人揪心,我国多地散发或集中报告病例仍在持续,很难预测疫情在春节假期的发展态势。为此,1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第一次会议提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要减少不必要出行,减少人员聚集,减少在途风险,确保疫情不因春运扩散。同时,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份陆续发出“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鼓励企事业单位安排职工弹性休假、就地过年。

从中央到地方倡导的“就地过年”是斩断疫情大范围传播的一个重要方法,非常必要。国人应当给予理解、支持和配合,这不仅事关个人的身体健康,更事关全国防疫大局。
然而,春节素来是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足以道出中国人的心声。因为回家过年是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情结,既包含着人情亲情需求,又有节假日制度安排,还牵涉家庭和谐。从这个层面看,“就地过年”的倡导能否得到普遍支持不是小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仅靠政府倡导和老百姓自觉还不够,需要各地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多方合力,做好配套服务工作。要安排好“就地过年”者在春节期间的物质、文化生活,营造“就地过年”的温馨氛围。尤其是对孤身在外的打工者,要给予他们城市大家庭的温暖,化解他们的思乡之苦,认真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在春暖花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之时,安排员工带薪错峰探亲。此外,社区、村组、工会等基层组织还要积极关照留守老人与儿童,给暂时缺位的亲情“补课”,为“就地过年”者解除后顾之忧。
笔者认为,各地政府和企业给“就地过年”者发红包、给补贴、发消费券,还有免费流量和门票、免费乘坐公交车等福利,甚至还有流动人口积分奖励、子女积分制入学加分等福利,这是非常人性化的举措,既是对“就地过年”者响应政府号召的一种弥补,也是对他们付出的鼓舞和奖励,更是一种社会的良性导向。当然,能在家乡过年的人,要对“就地过年”者心怀感恩,深表敬意。哪怕是在过年期间给他们送上一声问候、一句祝福,或是送上一包糕点、一袋蔬菜等,这些东西虽然份量不重、价值不高,却会让在异乡过年的游子体会到礼轻情意重的情谊,感受到“心安之处即故乡”的温馨关怀,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林日新)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林日新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