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是王昌龄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提到的武冈就是我们可爱的家乡。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以善长七绝而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之美誉。王昌龄以边塞诗出名,豪放,豁达的的风格也体现在赠别诗上。我们中学课本里学过他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两首送别诗我更喜欢前一首,不仅 仅是因为诗中提到我们武冈,而且我认为这首诗更能表现诗人豪放豁达的情怀。尤其是最后两句“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意思是说青山相连,我们同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谈不上身处两地,这是何等的心胸。
我一次出差广东,一同学叫来一桌朋友陪我喝酒,这些人来自各省各地,喝得酒酣耳热之际我盛情相邀:欢迎各位到武冈来玩,武冈是历史文化名城。各位却一脸茫然,我一见不妙,就从公元前179年武冈建县谈起,一直谈到朱元璋第18子岷王分封到武冈,建王邸,世袭14代,历时272年。看到大家听得有点入神,但又将信将疑,我就引用了王昌龄这首著名的送别诗,我想凭王昌龄的名头总能将他们镇住吧。可是那些哥们知道有王昌龄,却不知道这首《送柴侍御》。害得我在心里把教育部的官员骂了个遍:直娘崽,为什么小学课本里不选这首诗。
武冈市委市府提出“建设湘西南中心城市,打造历史文化名城”,这一举措无疑是英明的。但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既要有对古文物的保护和修缮,更要有对武冈灿烂悠久文化的传播,这样远方的客人才叫得来,留得住。我想如果没有金庸《天龙八部》里对大理风光如诗如画的描绘,没有沈从文《边城》里对湘西风土人情的宣讲,大理和凤凰的旅游绝对没这么火暴。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不然为什么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谈“文化软实力”这个名字。
我想如果有一天全国的中小学生都在学校就摇头晃脑的读这首“流水通波接武冈”,那么他们总有一天会在地图上找找,武冈在哪里?我可不可以去看看。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潮信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