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欠亡父一个花圈

欠亡父一个花圈

王忠义 2022-05-05 08:23 2
先进文化点评:读罢《欠亡父一个花圈》,心情极为沉痛,又五味杂陈。世态炎凉、人走茶凉皆在文章里凸现!

欠亡父一个花圈

             欠  亡  父  一  个  花  圈


        父亲去年过世,享年九十一岁。想想自己作为长子,一个离正式退休还有些时日的退二线“老同志”,竟然没能让亡父得到单位送上的一个花圈,心里头愧疚得无法言说。

        “你单位的花圈呢?”“你单位没送花圈吗?”几个月过去了,治丧家户长和亲友们的问话声犹在耳畔,无言以答的尴尬仿如昨日。是啊,父亲,为儿的欠您一个花圈!

        父亲一生没读过多少书,断断续续加起来,上学的时间只有一年多。“要是有你伯伯读的书多,我就随工作组干部出去了,就不是现在这个样了。”为了激励我们奋发上进,多读书,读好书,父亲给我们几姊妹讲他的人生故事时,常常跟我们这样讲,话语间满是对自己读书少、错失人生良机的遗憾,鞭策我们要珍惜上学宝贵机会。其实,我的伯父也只读过三四年书,但他们那个年岁的人,能读上三四年书已经相当了不起了。父亲相貌英俊,年轻时在地方文艺队伍中很是活跃,曾参演地方排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戏中扮演梁山伯一角,据说扮相、唱功、表演相当了得,很受四邻八乡乡亲们好评与追捧。地方工作组干部赏识父亲,多次提出要父亲随他们走。父亲担心自己书读得少,怕辜负了干部们好意,只得一次又一次婉拒。自此专心务农,风里来,雨里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其一生,父亲有过希冀,有过憧憬,更有过深深的遗憾。

        为了不让自己的“悲剧”在我们一代身上重演,父亲可谓煞费苦心。我们姊妹四个,加上奶奶,七口之家,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生计该有多么艰难。再苦再累,父亲和母亲一起扛着,将我们姊妹一个个送往学校念书。我初中毕业那年,姐姐高中毕业。那时上学实行推荐,论理我当年上不了高中,好在队里初中毕业的只我一个,身为生产队贫协主任的父亲又苦苦力争,我方才有机会走进高中的大门。u_792191472_2971230708&fm_253&fmt_auto&app_138&f_JPEG.jpeg

        父亲的努力没有白费,我没有让父母失望。高中阶段,我学习成绩优秀,连续两年都是班级干部。高中毕业那年,虽然没有金榜题名考入大学,却也以两次考试两个第一的骄人成绩进入民办教师队伍,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一路走来,我由一名民办教师成长为一名中小学高级教师,成长为一名乡镇中心校教育工作管理者,成长为父母心目中有出息的人,成为父亲的骄傲。

        是的,当年因为读书少,自己没能随干部们走出去,如今儿子胜过老子,成为了邻里乡亲们嘴里的“干部”,做父亲的怎么能不感到骄傲!每当邻里乡亲用夸赞和羡慕的口吻跟父亲说:“王老老,你好福气哦!两个崽当的当干部,做的做生意。”父亲总是笑盈盈地点头回道:“是呢!是呢!”嘴里应着,心里头乐开了花,走起路来比同龄的老人格外精神。

        光阴荏苒,父亲一天比一天衰老起来,七十……八十……九十。父亲活得老,活得精致,外在样貌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吃喝拉撒基本没有问题,大家都说父亲能活一百岁呢。即便如此,我的心却一天比一天绷得紧起来。俗话说,八十月月,九十天天,说的是人到了八十,活过一月是一月,到了九十,活过一天是一天。

        母亲因病先父亲几年故去,为了能多陪陪父亲,不让父亲在人生的尽头留有遗憾,一到双休日,有事没事,我便尽可能往乡下跑。回到乡下,看看父亲,陪父亲坐坐、聊聊,或一起看看电视。看老人家想吃点什么,穿的用的缺点什么。多数情况,父亲总是说:“有呢,不用买了。”二〇一九年,我们从城里住到乡下,从此,我陪父亲的时间更多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父亲一次又一次跟我谈起他的后事来,说是这么一把年纪了,走也走得了,此生已无遗憾,死后丧事简简单单就行……每每听到父亲这样说起,我心里禁不住涌起一阵阵悲戚。我对父亲说:“你身体好得很呢,怎么谈起这些来!”u_1545939079_2261880971&fm_253&fmt_auto&app_138&f_JPEG.jpeg

        然而岁月无情,该走的终究要走,任你怎么挽留也没用。2021年12月的一天,父亲病了,入住医院治疗不见好转,医生说老人家心肺功能已经严重衰竭。十天时间不到,父亲就撒手人寰,离我们而去。

        父亲故去后,我犹豫着要不要向单位报丧——因为适逢双休日,去单位不一定能遇着人,上领导家去又觉不妥。我将自己的难处说给一位朋友听,朋友说:“你是内退,还没正式退休呢,老父亲过世肯定要告诉单位啊!打个电话跟领导说说,应该可以的。”   我便依了朋友的意见,将父亲辞世的事以电话形式告知了领导。我没有什么要求,只不过希望能在父亲出殡的那一天,在送葬的队伍里能有自己所在单位送上的一个花圈而已。

        出殡的头天下午,单位同志吊唁来了。想不到的是,他们只是以“儿友”的身份而来,并不代表单位,更没有以单位名义送上花圈。

        我无法理解,更难以接受。是单位同志无心呢,还是……?离开工作岗位才三年多一点,政策就有如此大的变化么?在职人员父母过世,单位连花圈都不许送了?

        不解归不解,父亲过世,没有儿子单位——仿佛儿子没有单位似的——送上的花圈已经是摆着的事实了。

        父亲灵柩前,我难过、伤心,欲哭无泪。父亲啊,我哪里值得您引以为傲!我哪里是邻里乡亲们眼中的“干部”!我只不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乡镇中心校教育工作者,您离去时,我早已什么都不是。您虽然一生不喜张扬,讨厌排场,可您老过世,连为儿的单位的花圈都没得到一个,我实在是有愧得很!


                                      (王忠义)

        

        

        

    


阅读 8100 1
分享到:
评论列表

先进文化

读罢《欠亡父一个花圈》,心情极为沉痛,又五味杂陈。世态炎凉、人走茶凉皆在文章里凸现!

12年前

作者回复:

你的理解,是对我的慰藉!

2022/6/5 13:41:03

俗素者

父亲虽平凡却伟大,十分重视儿女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深知知识能改变命运的大道理。 父亲的去世,单位连一个花圈都未送,令人寒酸。

2年前

作者回复:

谢谢你一直关注我的文章。我已正式退休了。闲来动动笔写点东西,聊作消遣与自娱。

2022/5/9 17:59:15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