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清末民初邵阳女诗人诗韵选录

清末民初邵阳女诗人诗韵选录

柔光HG 2023-06-06 22:16


ZLNJS00SB0QBZY}[ZMJP%D0.jpg

清末民初邵阳女诗人诗韵选录

萧凤菊  整理编辑

      清末民初,民智渐开,男女平权运动促使女性意识不断觉醒,以聂袭、刘韵琴、陈含英、袁许氏、袁曾氏等为代表的邵阳女诗人亦不断涌现。

 

一、袁许氏

袁许氏,武冈州人,袁子洙之妻。著有《衡麓山樵诗草》一卷。光绪《州志》亦载。

选录四首:
1 落叶 
一望秋山渐次空,芳丛摇落怨西风。
已无岸柳三分绿,何奈霜枫数片红。
犹恋枯枝留别憾,曾随流水诉离衷。
寒蝉络纬凄凉甚,长在苍烟暮雨中。
备注:络纬,虫名。即莎鸡。俗名“纺织娘”。

2忆梅
飘零犹忆去年时,料得寒梅又放枝。
新蕊定遭残雪压,暗香不得晓风吹。
故园寂寂冰魂冷,羁旅凄凄孤枕知。
寄语檐前休怅望,归装早束不教迟。

3红梅
当年玉骨瘦如冰,何事绯衣著满身。
若使师雄重邂逅,恐难相识梦中人。
注:绯(fēi),大红色。

4题先夫岱咫遗像
音容不见廿余春,偶展遗图涕泪零。
对影纵教成举案,一人孀鬓一人青。
 注:①先夫岱咫,即袁子洙。光绪《州志》亦载。
   ②《后汉书?梁鸿传》;“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举案,即“举案齐眉”,用以形容夫妻相敬。

(参考资料:选自《都梁文钞今编》。)


二、袁曾氏

袁曾氏,武冈州人。袁风翔之妻。著有《香山使者诗草》一卷。光绪《州志》亦载。
选录四首:
1.穿怀大姊二妹(三首)
    其一
绿窗独坐日迟迟,惆怅离怀两不知。
为报春愁江岸上,垂杨曾折又新技。
    其二
别憾愁肠日日深,绿窗斜倚泪沾襟。
春风那管人间事,吹送残阳上远林。
    其三
怀人报目憾天涯,阻隔山河不见家。
回首陇头西北路,行人归去夕阳斜。

4.和夫君耀眉举茂才寄诗原韵
记得当年伴读时,三更灯火夜眠迟。
研精那惜肱三折,呵冻谁怜笔一枝。
长叹牛衣终须分,岂期羊叔有人知?
从今好慰高堂望,走马长安是健儿。
  注:①光绪《州志》亦载。夫君耀眉,即袁凤翔,为袁澍子,州诸生。茂才,即秀才。
   ②三折肱,见清许国焕《村居》诗注。
   ③《汉书?王章传》:“初,章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诀,涕泣。”牛衣,用草或乱麻编织成的牛的御寒之物。后以“牛衣对泣”形容夫妻共守贫困。
   ④羊叔,即晋羊祜,字叔子。曾都督荆州诸军事,功绩卓著。死后,南州人为之罢市巷哭。其部属于岘山祜平生游息之所建碑立庙,名之“堕泪碑”。
⑤长安,即今陕西省西安市,汉唐时期为京城。“走马长安”指考中秀才。

3.检箧见先夫耀眉遗稿感而有作
  双眉久锁积忧深,砚匣尘封直到今。
  偶展藏书和泪读,尚留残句与谁吟?
  泥鸿爪印分明在,云鹤声高何处寻。
  纵使重泉终有望,苍茫难禁此时心。
  注:①光绪《州志》,亦载。箧(jiá),即书箧,装书的小箱子。
  ③泥鸿爪印,见明邓样麟《月夜礼和尚塔》诗注。
  ③《三国志?魏志?邴原传》裴松之注引《原别传》:邴原从辽东逃回,“南行已数日.而(公孙)度甫觉。度知原之不可复追也,因日:“邴君所谓云中白鹤,非鹑鹦之阿所能罗矣。又吾自遣之,勿复求也。遂免危难。”后常以“云中白鹤”喻气质高尚、不同凡俗之人。
  ④重泉,犹黄泉。

 

(参考资料:选自《都梁文钞今编》。)

 

三、聂袭

民间女诗人聂袭(1877~1942),女,字佩兰,是讨袁护国军某部司令、革命党人曾实秋的妻子。她的父亲聂懋先是清朝六品武官千总。
    清光绪三年(1877),聂袭生于其父任所成都。她从小天真活泼、聪敏多才。其父视如掌珍。7岁,其父延师授读闺阁,一年后因师亡辍读,遂自学。博览群书,熟读唐诗千余首。10岁能吟咏,15岁诗闻于成都。她少女时期所作的《春日晓起》诗:“春风吹透碧罗裳,斜倚雕栏怯晓装。怪的呢喃浑不住,后园又报李花芳。”一片天籁,形神皆备,崭露头角。
    后随父回祖籍衡阳县石坳乡。23岁嫁相邻的邵东流光岭茶市(今永华村)人曾实秋为妻。曾亦饱学之士,夫妻唱和,相得甚欢。民国初期,军阀混战,百姓流离。其夫奋臂扼腕,弃家从戎,入贵州士官学堂,学习军事。

聂袭感时伤乱,怀念与丈夫相濡以沫的安宁生活,在《感时事》三首中写道:
其一
风尘滚滚涌天涯,南北划然各一家。
何时狼烟方扫尽,生灵不致化虫沙!
其二
连年烽火苦无涯,道路竞传被劫家。
拜倒子房重出世,长驱南北靖风沙!
其三
伤心时事最堪忧,泪似湘江不断流。
盛世顿成愁世界,人民何日得安休。
    这些诗篇反映了军阀混战的苦难时代和颠沛流离的哀鸿生活,有似杜甫的“诗史”之作。
    袁世凯窃国复辟,其夫投身蔡锷护国军,授某部司令,奉命筹饷募兵,1916年端午节前夕,曾实秋来到武冈,在武冈人李国顺的协助下,筹饷募兵十分顺利,正要开拔时,被地方武装头目王某强行将兵马解散,并派人暗杀了曾实秋。
  “师出未捷,戕于宵人”,噩耗传来,聂袭悲痛欲绝,和泪写下《哭夫诗三十三章》。忧国忧民,抨击当道,悲夫悼亡为一体,令人不忍卒读。这里选录四首:
其一
一错谁能铸九州,而今悔望觅封侯。
传来凶耗风云黯,肠断肝摧血泪流。
其二
自从庚子于飞后,琴瑟调和十六年。
苍狗白云真幻态,伤心破镜不重圆。
其三
五年羁旅备艰辛,湖海飘零剩一身。
万劫难逃前定数,九泉应念未亡人。
其四
原是黔中武学生,奉文护国返湘城。
豺狼当道贤人隐,炮雨枪林一命倾。

聂袭夫亡之后,又连丧二子一媳,继又大弟死于军中,二弟天亡,孙甥两家遗孤,由聂一人抚养,忧伤劳顿,集于一身。聂赋诗长叹:“大地遍荆棘,举足碍自由。我生不逢辰,身世饱经忧。”诗句融个人不幸于民族忧患之中,愤怒控诉了黑暗的社会。
    民国13年(1924年),在本族前辈曾长轩、曾消鲁的鼓励下,聂袭亲手选录诗稿239首,辑成《吟香阁诗集》刻版传世。一代史学大家曾廉给她的诗集作序,称赞她的诗为《柏舟》之遗响,远继《风》《雅》;同乡诗人杨季睿题词,给予高度评价:“巫峡啼猿不断肠,聂家诗句自凄凉。空闺无限青年女,怕读哭夫三十章。”

此后,聂袭每有所感,都赋诗成咏。民国31年(1942年),她临终之际,将身边珍藏的百余首诗稿交孙子保管。可惜这些诗稿于民国33年(1945)毁于日寇的烧杀抢掠之中。

1970年得获再版,著名学者羊春秋欣然度《人月圆》三曲冠于卷首,赞其“点点斑斑都是泪,浸透酷夫诗”。诗人何严撰写前言,称其“字字血泪,语语深情,一自肺腑流出,不失为人间真诗”。   

(参考文献:

1. 《邵阳诗词研究文论选》(现当代部分),张先军主编,“社区教育背景下的诗词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编。2.《湖湘文化名人衡阳辞典》,甘建华主编,尔雅文化出品。)

四、刘韵琴

刘韵琴(1883-1945),名羽诜,清末著名文艺评论家刘熙载孙女。清光绪九年十月三十日(1883年11月28日)出生于江苏兴化城西城内城隍庙东巷祖宅内。幼年就读私塾,“聪明好学,九岁能诗”,仰慕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她在七律《木兰从军》诗中写道:“一朝战罢回东阁,千古风高花木兰。”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瓜分势力范围,强占租界地,满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1897年,15岁的刘韵琴为寻求救国之路,毅然前往南京女子学校读书。

婚后随夫居邵阳,在女子学校任教,以“开启民智,救国救民”为己任,刘韵琴在邵阳的活动,限于资料的缺乏,已经难以考证,但《邵阳市志·人物传》将其误为“生于宝庆府城(今邵阳市区)”,可见其对邵阳的影响。在湘期间,结识秋瑾,与之交往,1907年,秋瑾不幸遇害,刘韵琴满腔愤怒地在报纸上发表七律《吊秋瑾》,诗中尾联“恨刹东瀛初返槕,秋风秋雨送萝兰。”将秋瑾推崇为法国女政治家萝兰。

1908年,刘韵琴只身远去南洋马来西亚马六甲城,出任华侨女子学校校长。期间,她写了不少忧国忧民和怀念故乡的诗词。如在《夏日旅怀》中写道:“云水两茫茫,路远山长,何时归去慰高堂?安得肋生双羽翼,飞到昭阳。”1911年秋,身在海外的刘韵琴得知武昌起义成功的消息后,立即返回祖国。

翌年,刘韵琴步秋瑾后尘赴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中央大学。在留日期间,刘韵琴与反帝反袁革命斗士黄兴、宋教仁、谭延闿、邵飘萍等人交往,参加与反帝反袁革命斗争。1915年春,袁世凯勒令解散留日学生总会,刘韵琴等留日学生被迫中断学业回国。同年,她被上海《中国新报》馆聘用,成为我国最早的女新闻记者。刘韵琴不但能创作优美的古体诗词,而且坚持白话文进行小说、散文、新闻通讯写作以及外国文学翻译,因而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有较高地位。上世纪的30年代,著名《中国新报》记者陈荣广盛赞刘韵琴:“吾国女界能以文字托业于新闻,影响政局,启迪人群者,当推刘女士韵琴始矣。”著名女作家丁玲、诗人臧克家也曾给予刘韵琴很高评价,称赞其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两个方面均甚可取。在她所处的时代,能有如此表现,令人敬佩。”

刘韵琴著有《韵琴杂著》,收录诗词96首,其革命思想亦反映在诗词中,在当时具有广泛的影响。1945年8月13日,63岁的刘韵琴走完了她辉煌的奋斗人生。死后安葬于兴化城东北李府舍。选录八首如下:

1.中秋无月
谁拟今宵乐事多,那堪今夕又空过。
何如借取昆吾剑,挥断云根见素娥。

2.无题
溟蒙天气种花时,小婢行来笑语痴。
遥指隔溪深竹外,桃花新放三两枝。

3.春游
东风吹暖日添长,散步芳郊兴欲旺。
春水绿于春草绿,菜花黄似菊花黄。
沿堤风送莺声滑,隔坞云遮蝶影忙。
无暇韶光斜照里,踏青归去马蹄香。

4.木兰从军
万里从军因代父,尽孝尽忠敢偷安。
朝辞塞口黄河渡,暮抵江头黑水滩。
宝剑挥来关月冷,雄鞭冲破阵云寒。
一朝战罢回东阁,千古高风仰木兰。

5.登岳阳楼
岳阳城外有高楼,凭眺能消客里愁。
昔日仙人曾寄迹,今朝我辈复遨游。
清风明月舒胸此,山色湖光望眼收。
八百洞庭烟水阔,浪花掀处起沙鸥。

6.吊秋瑾
剑芒三尺逼人来,莫作寻常粉黛看。
肝胆烛天尘世黯,头颅掷地梦魂安。
女权未许庸奴占,种界空嗟异类团。
恨刹东瀛初返槕,秋风秋雨送萝兰。

7.岁暮感怀
岁月易蹉跎,残冬转眼过。
阴寒云互结,风动雪婆娑。
大地腥膻满,山河感慨多。
夜深眠不得,拔剑起悲歌。

8.浪淘沙·思乡
十里芰荷花,触景思乡。徘徊无语细思量,手足飘零谁似我,鸿雁分行。
云水两茫茫,路远山长。何时归去慰高堂,安得肋生双羽翼,飞到邵阳。

(参考文献:1.《邵阳诗词研究文论选》(现当代部分),张先军主编,“社区教育背景下的诗词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编。2.《百度百科》。)

 

陈含英

陈含英,又名陈筠,湖南隆回县金石桥黄金井人。民国元年(1912)十月十九日生,书香门第,薄有田产。父陈煌素有才名,从之受学,精通诗词。后嫁与同乡贺氏(务农兼从商),然夫妻不睦,含恨而死,不足六十岁。

陈含英以生活入诗,诗词有感而发,代表作选录:

1.新秋
韶光如水又新秋,几度秋来几度愁。昨夜月明今夜雨,一般天气有沉浮。

2.中秋夜同陈霞玩月
不是秋来感慨多,愁心先已入诗魔。一年明月今宵好,杯酒同君且放歌。

3.读《桃花源记》
醉对黄花咏晚晴,风流千古独先生。胸藏丘壑千重翠,自辟桃源寓性情。

4.学书有感
学书欲继旧家声,其夸簪花笔未成。日夜涂鸦应自惜,天心不许擅清名。

5.幽思
笔锋无力恨层层,欲断痴情总未能。应是天心少爱意,残更有梦亦难凭。

6.南国早春桃柳
南国芳时早,溪桃已尽开。冷和春雪艳,香共暖风来。

翠幕垂新柳,红英胜早梅。看花应有句,窗外雨频催。

7.读回文有感
为感良人意,新传织锦诗。才名冠千古,巧思几人知。

莫倚冰雪质,休论五色丝。循环不能读,何以慰兰思。

8.吟秋
悲秋常道春光好,好景何须定是春。桂菊花飘香喷喷,霜风日出火殷殷。

千林蜜桔枝驼背,万顷嘉禾穗屈身。面对此情谁不乐,悲秋人是自悲人。

9.减字木兰花·中秋节
流光易换,节近中秋心力涣。愁病年年,心事萧条欲化鹃。
秋阶乍洗,雨过山明月又起。杨柳溪头,别有风光句未描。

(参考资料:

1.《邵阳诗词研究文论选》(现当代部分),张先军主编,“社区教育背景下的诗词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编。

2.《长沙市嘤鸣诗社》官方网站。)

 

整理编辑:萧凤菊

简介:
萧凤菊,女,湖南邵阳武冈市人,中学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女工委编辑部编辑,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侥幸忝列首届“中华散曲之家”,湖南省诗词、楹联协会会员女工委委员,《湘女诗苑》名誉主编,湖南对联文化传承人之一,潇湘散曲社雪峰分社副社长,邵阳诗词楹联学会理事,邵阳市楹联学会女子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武冈市作家协会会员,武冈市诗联协会常务理事。与爱人周光印合著《菊光曲韵》,获第八届华夏诗词奖“优秀奖”等。

(C1UH9JN9QX5(3]V93XE$ZR.jpg

阅读 1476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