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话武冈(三)
三国时,武冈属于吴国,但作为蜀国丞相的诸葛亮曾带兵来过湘黔一带,为征服湘黔边境的少数民族,曾七擒孟获,采取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建兴三年(公元7 年),诸葛亮一路南下到了城步,“筑土城巫江上”,后来城步人就把这座城称为“诸葛城”,武冈也曾在他的掌握之中,因而也留下了珍贵的文物。清朝末年,有人在资水岸边挖河沙时,竟挖出了一个诸葛亮使用过的“鸡鸣枕,”鸡鸣枕是陶器作成的,人疲倦了枕在上面就可以睡觉,天亮了人枕在上面就不舒服,催人早起,所以叫做鸡鸣枕。对于这样一件珍贵文物,谁知道获得者愚不可及,他以为这稀奇的陶器里面还有比这更值钱的珍宝,于是操起铁锤,三下五除二,将这个鸡鸣枕敲了个粉碎。正如清诗所言“惜哉俗客不相识,少见多怪心惊惶,铁锤击破机关露,片片散裂随风翔。”这个故事以惊喜而开始,以遗憾而告终。
还有一个更为惊喜的而遗憾故事是,二十年前,有人在武冈一座古墓中挖掘出了一颗金印,印很小,仅大姆指大,印下面的印文是“司马炎,”印上面的印文是“内宫”二字,金印装在印盒里,印盒里还有印泥,这印泥还没干,还能拓印,拓出来的印呈暗红色,很分明。这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史书上从没有他来武冈的记载,他的印怎么会到武冈来了呢,真是一个解不开的谜。
这位司马炎尽管是开国皇帝,却一生作为不大,因而并不怎么出名。在武冈来说,他后世的一位臣子陶侃比他出名多了。陶侃是武冈史书上第一位有名字记载的地方长官,《武冈州志》上说,他在武冈时,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其中一件是亲自勘察地形,修建学宫,即创建官办学校。并亲手在学宫前栽了两棵银杏,这两棵银杏经历近两千年的风雨,活到了现在。1965年7月29日中午,风雨大作,傍西向的一棵银杏被雷击中,一劈两开,据目击者说,树刚一劈开后,几条象蜈蚣一样的虫子从里飞出,不知去向。不久,树枯死。另一棵也于1979年4月11日,遭雷击后被大风拦腰刮断,所幸枝干尚存,至今葱绿如故。后来陶侃因为不愿穿上司给他的小鞋而愤然辞职,这事,《晋书》里有记载说,侃在武冈为县令时,因“与太守吕岳有隙,去官。”人走了,业绩留了下来,武冈的历史没有忘记他,《武冈州志》《武冈乡土志》都留下了赞扬他的记载,武冈人民更没有忘记他,将他的名字作为开发区的一条街名,永久纪念他。
三国时期全图编辑按:从百度上搜索到的,与我手头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中的相关部分完全一致。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都梁乡士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