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周女儿学校要求家长写的一个读后感,经女儿的一再要求,我开始用目光漫不经心地掠过龙应台的散文《目送》,然后用笨拙的笔写下这几行短短的读后感,好久好久不曾用笔去写过字了。 《目送》一文文字朴实,笔下的感情细腻而真实,但是老实说给我的感觉她笔下的亲情也就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中其中一个家庭的感情,就是那种普通的父女之情,母子之情,于我似乎没有很特别的感动。 儿女们在父母的目光中,一次一次地离开,回来,再离开。然后或许要等很久很久他们才会再回家,这中间,有些儿女会建立自己的小家,于是便很少有时间再回到爸爸妈妈的那个家,就像我,自从十八岁离开父母,此后二十余年,我大约只回过父母身边十来次,将这十来次与父母团聚的时间满打满算加在一起,也不会超过六十多天,因为有了自己的小家和儿女后,我的生活重心已全部转移到了自己的小家庭里,以至于我甚至没有给父亲送最后一程路,但是,以前每次回家与父母小聚几天后,当我要离开他们时,父母总是要送我送到几公里外的街上亲眼看着我上了车看着车子开走,那一刻,他们还是不放心的,一直要等到我到达这边的家里然后报了平安他们才能暂时放下心来。他们目送我时的担心和不舍我是知道的,可是我很少在他们面前流露出难过的神情来,在他们面前,我总是表现得将离别当成习惯,一副不太在乎的样子。我从不喜欢分别时那种悲悲戚戚的场面,是我真的习惯于离别还是表面上装出来的不在乎,我想二者都有一些,这么些年,我几乎从不在亲人面前表现出我忧郁和薄弱的一面。在我抬起头来,见到父母和兄弟姐妹之前,我脸上的泪痕,已被我轻轻擦干,我是一个坚强的女子!但是父母目送我时的那种牵挂和不舍我是理解的,他们对我的养育对我的爱不图回报,而年轻时的我,总是不啬去接受父母这种最殷切的关怀最真实的爱,他们用不舍的目光表达出对我的担忧,不管我是否在乎,他们都希望我路路平安,一生幸福! 后来的我又何尝不是像所有的父母一样在一次次的目送我的儿女离开家,走向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在一次次的目送中祈祷他们每一次都平安归来。小时候他们舍不得离开家,舍不得和我分开,希望我能送他们更远,临分别时还要对我说,妈妈,我去上学了,你要想我哦。 但是现在,他们已逐渐长大,已经不再需要我的目送,我却时常在他们离开家后紧接着的那一刻,奔向阳台,去追望他们的身影,而我也知道,他们并不需要我这样做! 想起了龙应台在她的《目送》中的结束语;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姚遥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文坪-肖时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省略无数.....深深的感叹.......善哉善哉
2213年前
长发飘飘
看了此文,又回想起上次回家父母目送我的情景,我好想流泪!
1914年前
舟子
云中信佛吗?好像是佛家的观点哟!
2214年前
闯飘
同意云中观点!!!!!!
2014年前
云中乘风
我也经常和妻子讨论这个问题。孩子越优秀,我们越着力培养,将来他当然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别看今时今日留恋身旁,依依不舍,都是“骗”父母来的啊!天底下儿女,都是“骗”父母来的,我也不外乎其中。
1614年前
都梁源
母 性 的 光 辉..........
梅树疯云
不错。。。。。。。。。。。。。。。。。。。。。。。
1414年前
姜远林
但是现在,他们已逐渐长大,已经不再需要我的目送,我却时常在他们离开家后紧接着的那一刻,奔向阳台,去追望他们的身影-----这一刻,读者不得不为之动容!
1514年前
兵子驼
楼主,好久没有看你来上人网了.........
5014年前
青松
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4014年前
姚遥
起了个大早上来修改文章,借舟子的早茶,请各位吃早点,感谢各位的到来!
4214年前
依然是我
感动,顶!!!!!!!
3714年前
夕颜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送!
2914年前
黄高远
好久不见姚姐的文章了。这么晚还有人在呀。
4814年前
云岗南无
读姐姐的文章是一种享受,是一次对心灵的涤荡.
4414年前
龙在天涯_16220
个个波子!占了沙发占板凳!搞得家门没位置!
5114年前
王孝波
http://read.dangdang.com/book_5972
3614年前
《目送》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网摘评语。常在《读者》上读到龙应台的文章,她算是很能写生活原味类散文之人!
4114年前
已输入0/200 个字!
挖冬笋
光明电影院和乐洋电影院
清明时节忆恩师《邵阳日报》
唐老师的“幸福号”自行车
生椰拿铁
武冈一中航拍记录片武冈视频
武冈农村婚礼习俗纪实武冈视频
武冈米花里的年味武冈视频
关于武冈市武冈概况
武冈历史沿革武冈概况
宗氏典藏包装项目文功文创
生金科技园生金物业
墙面翻新房修修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除作者特别声明原创之外,其他均来自网上,若侵犯你的权益请告知,本站获通知后将立即删除!联系QQ:165410523
Copyright © 2006-2025 武冈人网 ICP证:粤ICP备2023087779号 粤公网安备44190002007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