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武冈秦桥潮水冲:诗人于一元的诗歌摇篮

武冈秦桥潮水冲:诗人于一元的诗歌摇篮

水云生 2014-06-17 13:19 12
陈碧秋点评:7月22日在武冈诗群研讨会上亲自见到了于老师后,更加感觉到一个诗人的纯朴和武冈本土气质。于一元可谓秦桥的骄傲!

武冈秦桥潮水冲:诗人于一元的诗歌摇篮

 

武冈人网 武冈诗人访谈录之二

 

    人物简介:

    于一元,1962年出生于湖南武冈,1979年参加工作,其中在武冈从教5年,在贵州从教10年,1995年调入行政部门,先后任贵州黎平县文联副主席、主席、黎平县教育局副局长,现任贵州黎平县政协副主席。1985年开始诗歌创作,1986年起,先后在《人民日报》,《诗刊》,《湖南文学》,《山花》,《星星诗刊》,《诗神》,《诗歌报月刊》等发表作品600余首(篇),1991年与1997年两次获贵州省文学创作奖,出版诗集《草叶上的鸟声》,《爱的方舟》,《侗乡之歌》,《家园》等。作品与事迹在《贵州日报》、《山花》、《今日文坛》、《文学窗》等报刊专题评论和报道。

在中国诗坛,武冈籍60后诗人于一元,其诗歌成就,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声名显赫。但在武冈人中间,可能知之者甚少。最近与诗人于一元老师的电话交流中,得知他的老家就在离我老家不远的秦桥乡潮水冲。作为武冈人,作为与诗人于一元一乡之隔的水浸坪乡人;同样爱诗的我,为之前没有去过潮水冲而感到遗憾。                 

5月31日上午九点,雨过天晴,阳光明媚,我怀着近乎朝拜的心情,骑着摩托车,朝诗人于一元的生养之地---潮水冲出发。一路树木葱茏,夹道相迎,风景如画,我的心情也特别舒畅。十点二十分,我到达秦桥乡政府。经路上老乡的指引,我找到了进入潮水冲的入口小冲村。

武冈秦桥乡潮水、古枧、小冲三村,以潮水村居中,统称潮水冲。从小冲村一路向下,经潮水、古枧,一直到邓家铺镇新桥村为一条长冲,约15公里。一条大约3米宽左右的水泥硬化村道,道路紧靠长冲中间的小溪,弯弯曲曲顺势而下。路上行人稀少,唯有路边的玉米地和水田里,偶见劳作的人们正在忙碌。这让我想起“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诗句。路边高山峻岭,如两条巨龙蜿蜒起伏,中间地势狭窄,如同一只巨大的捞鱼虾的“篓子”。这让我真正见识到了“开门见山,出门爬坡”的生存境况。路边屋宇院落,星罗棋布,洋楼别墅,错落其中;各家各户,都有水泥路相通,水电、通信设施,一应俱全。曾经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山窝窝,而今紧跟时代步伐,其自然条件,不比其他乡镇村落逊色丝毫。

说明来意后,于一元老师的姐姐接待了我,并给我介绍了于一元老师家族的一些情况。

在大部分武冈人中,潮水冲也许只有给人一个“贫困山窝窝”的印象。但事实并非如此。从于一元老师的父亲于启志老先生(现年85岁,与于一元老师一家同住贵州黎平县)去年编录的一本家族励志精品《驷马人文》中可知:潮水冲一千多人口,解放前没有一个大学生,中学生也寥寥无几,高小毕业便算是“文化人”了。于一元的叔叔于启慧是1965年考取的当时唯一的一个大学生,于一元的哥哥于光荣是1978年改革招生制度后考取的第一个大学生。而现在却有40多个大学毕业生,他们中大部分在政府科局级以上的岗位工作,其中不乏高级教师,作家,诗人,大学教授。光是于谱志一家,就培养了四个大学生。其中一个研究生,一个留洋博士生。这在全国来说,也算是凤毛麟角了。

在于一元老师姐姐的带领下,我参观了潮水小学,和诗人儿时生长居住过的老屋,并拍了些图片。通过这些图片的解说,广大读者朋友也许能够发现,于一元老师成长为中国知名诗人,与特定的自然环境、特定的人文背景,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于老师现在身为贵州省黎平县政协官员,公务繁忙。当我们邀请他参与武冈诗群建设时,他非常爽快的答应了我们栏目组的访谈邀请。在我们多次电话访谈中,我没有感觉到他作为官员的架势,更多是他对诗歌的虔诚,以及对自己故乡的热爱与思念。

 

水云生:于老师您好,首先感谢您接受了我的访谈邀请。从网上所搜到的关于您的简历来看,没有关于您的出生地介绍。唯有我收藏的一本《都梁风》上提到您是武冈秦桥人。在这里能谈谈您心目中的故乡吗?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求学经历吗?比如您的启蒙老师是谁,您小学,初高中,大学都是在哪里就读的,这其中您的家庭条件如何?当时的武冈社会背景怎样?

于一元:故乡是纯净而美好的,武冈秦桥乡潮水冲背靠青山,面向高坡,崎岖小路蜿蜒入云,中间是一条狭长的田冲,还有一条叮叮咚咚的小溪,小时候常与伙伴们去溪里捉鱼、捞虾、打水仗。身处异地他乡,梦里常忆起在故乡扯猪菜、割牛草、砍柴火的情景。

在潮水小学读书,杨柳小学毕业,初高中均在武冈九中毕业。

我高中毕业后就参加教育工作,那是一九七九年,先后在武冈杨柳小学和秦桥中学任教。一九八九年在贵州省电大脱产带薪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之后又函授贵州省委党校法律本科专业毕业。

我的启蒙老师已经记不大清楚了,读初中时,有个叫林睦力的语文老师对我印象很深,他上课绘声绘色,至今历历在目。

我小时候的家庭条件不算好,母亲在家搞劳动,含辛茹苦,哥哥十几岁就在家干农活。我与姐姐、妹妹都在学校读书,靠父亲每月教书的几十元工资维持家境生活。

不过我家算得上是一个知识之家、教育之家。我爷爷一直是一位教书先生,我父亲是武冈的一位名牌语文老师,我哥是教书的,我妹也是教书的,我也从教学第一线走出来。我能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可以说是家庭环境的熏陶,特别是受父亲和我哥的直接影响。修正稿                                                                                                                             

水云生:您具体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到贵州黎平去的?85-95年这长达10年的教育工作期间,您的诗歌创作是不是最活跃的黄金期?这期间您不但在教育研究方面取得很好成绩,还创作发表了大量诗歌作品,收获了不少荣誉,这跟您的辛勤耕耘分不开的,能谈谈您的业余时间具体是怎么安排的吗?

于一元:1985年8月,为了解决爱人的工作问题,我来到贵州黎平。我教书的时间是15年,其中在家乡武冈有5年。

来贵州黎平教书10年,可以说是我创作的丰收期,那时的全国有关文学期刊频频出现“于一元”的名字,特别是诗歌报刊《诗刊》、《星星诗刊》、《诗人》、《诗神》、《黄河诗报》、《诗潮》、《绿风诗刊》、《诗歌报月刊》、《青年诗人》等。

那时候又要教书、又要创作。教书是本职工作,必须教好,还要出好“作品”;创作是业余的,必须得坚持,也要出好作品。大量的作业批改了,教案写好之后,常常于深更半夜从床上爬起来,借着微弱的电灯搞创作。每个星期天都要去学生家家访,一是了解学生家境情况,一是搜集创作素材,一举两得,尽管很累,但很充实,乐在其中。

这期间我出产的作品,大多是乡土诗和校园诗,有些报刊专题评论我是“现代乡村歌手”。

水云生:

读了您一些诗歌作品,感觉到您已经把黎平当成了第二故乡,您一直就在那里工作吗?对于生养自己的故乡武冈秦桥乡,您现在是一个什么情绪,当初离开她时又是一幅什么映象?在我心目中,秦桥跟我的故乡天鹅乡(现已与水浸坪乡合并)一样是个缺水的穷山窝,至今仍为省级贫困乡。在您的诗歌中,是否有对当时那种生活元素的融入?近年来有回到家乡探亲小居吗?现在的家乡与30年前相比,您认为发生了哪些变化?

于一元:我的家乡秦桥潮水冲,的确是一个穷山窝,但我很思念和热爱她。每次回武冈,我总要去看看,感到非常亲切。与28年前相比,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水泥路到村庄;原来的旧木屋都换成了砖房子;家家都用上了自来水,户户都有了程控电话,这些都令我非常欣慰。

水云生:您已出版的诗集《草叶上的鸟声》《爱的方舟》《侗乡之歌》《家园》,现在还保存有吗?武冈图书馆是否有您的全部著作收藏?能否邮寄一套给武冈人网的网友们传阅?已出版的作品是否还保存有底稿?如果有,我希望把她制成电子书,让更多的网络读者分享您的创作成果。

于一元:我出版的几个集子,因时间较久了,自己也只留存了几册,好些朋友跟我要,但都非常遗憾。不过今年我准备再出一本《站在侗乡的土地》(于一元诗歌集萃),到时制成电子书发给你。

水云生:您是怎么想到离开教育前线调到政府部门工作的,到政府部门工作后好像您的创作减少了,您在诗坛的活跃度似乎也降低了,是不是从政以后您的业余时间应酬增多了难得静下心来写作?您怎么处理工作和创作上的一些冲突的?创作也是一种需要安静环境的工作,在家庭琐事和创作的矛盾上,您是怎么处理的? 

    于一元:不是我想要离开教育战线,而是因为工作需要。其实在教育部门工作是非常称心和愉悦的,因为传道解惑,大脑的机器不停地转动,灵感的火花不时喷发。的确,从政以后很难静下心来,但对诗歌创作,我从不放弃,我总是挤一些业余时间,或者借外出考察学习、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名胜古迹来释放情怀。 

水云生:您的创作生涯已经二三十年了,几十年走过来,您感觉献身文学创作,特别是用大精力创作诗歌这种几乎没有收益的东西您觉得值得吗?您创作取得的成就在您整个生命价值中占有多大比列?您在全国诗界已享有盛名,您是怎么看待诗人这个荣誉的?您的家人对您的创作和荣誉持什么态度?几十年的创作中你的创作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对自己的作品你最满意的有哪些?

于一元:诗歌是我的盐巴,是我的粮食。几十年来,诗歌是我最钟爱的朋友,只有与诗歌对话才是最真实的。不要把诗人的桂冠当做一种荣誉,其实,诗人就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就是一个土地的歌者。诗歌是无价的,如同金子一样闪亮,可又远比金子有份量。 

水云生:您得过许多奖项,在这些奖项中,你最看重的奖项有哪些?另外,目前来说,虽然诗歌越来越小众化,但诗歌类评奖却越来越多,对目前这些五花八门的评奖你有什么看法?

于一元:我获过一些奖项,但并非看重那一项。参加评奖或者有幸能获奖,这对一个创作者来说,只能是一种鼓励和鞭策。

对于那些民间组织的五花八门的评奖或者带有收费性质的评奖,我一概不参与。 

水云生:你认为什么样的诗才是一首好诗,你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史家或者评论者,在对诗歌研究评判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给诗歌分类,你觉得可取么?就文本来说,你认为目前有没有成熟的新诗文本,或者说中国新诗百年以来,您认为经典的诗歌有哪些?

于一元:只要能感化人,给人以享受,可以说就是一首好诗。清新、自然、有情致,是我读诗和写诗的标准。

念初中时我就读过《诗经》、《离骚》,李商隐、王维、杜甫的诗,我比较爱读;徐志摩、戴望舒、雷舒雁以及外国诗人普希金的作品我都比较喜欢。 

水云生: 你认为一首诗歌的创作过程是该向内挖掘探索诗意,还是该向外探索关注现实,发现并营造诗意,换个说法或者说是对现实进行诗意重构?还是两者相结合?你的创作过程又是一个什么状态?

于一元:当然是两者结合最好。我追求的是:内容是现实主义,形式是浪漫主义。

 

水云生:有人认为好诗都是一气呵成的,还有人认为诗歌必须炼词炼句炼意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出好诗,所谓“两句三年得”才能“一吟双泪流”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你认为呢?

于一元:任何一首好的诗作,都要经过锤炼,即使是一气呵成,也要经过推敲,方能定稿。

水云生:有人认为只有充满“张力”的诗歌,才能蕴含深刻、耐人咀嚼、回味无穷,才是好诗?你怎么理解诗歌张力这个问题的?

于一元:一首好诗当然应该有张力。我所理解的“张力”,既要有深刻诗意,更要给人以遐想和回味。“张力”是诗歌的一种完美和境界。 

水云生:近些年中国诗坛时不时会出现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有附庸风雅的官员一出来写诗,总能引起极大的关注,吸引足够的眼球,并能匪夷所思的屡获“权威诗歌大奖”;一个资本雄厚的人到诗坛活动,总会有许多人蠢蠢欲动,而且追随者中很有多都是“名头很大”的“诗人”。对于诸如此类或权利或资本对诗歌的巨大影响或冲击,会不会最终伤害到到诗歌文本本身,关于这些你怎么看? 

于一元:我读我的诗,我写我的诗,我做我的人。真正的诗歌和诗人,不伴权贵,也不伴大款。你所说的某些现象,也许会擦破诗歌的“皮肤”,但不会影响到诗歌的“骨骼书家而降方                                                                                                                           ”。 

水云生:当前的媒体,即使是主流媒体,对好诗的出现也总是置若罔闻,不理不睬;偏偏对一些伪诗、非诗总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于诸如此类的现象,你怎么看?或许在很多人的眼中诗歌早已被边缘化了,怏怏中华,一个具有几千年诗歌传统的大国,诗歌真的会被边缘化么?您认为中国百年新诗沉淀下来的最重要的是什么?您是怎么看待“诗歌边沿论 ”这个问题。中国现在有很多专业的诗歌网站,如诗生活,诗中国,中国诗歌流派网等。您有经常浏览和参与这些网站交流的习惯吗?您对中国诗歌发展的方向有什么看法?

于一元:诗人是最具本色的晶体,因此他出产出来的诗歌也是闪亮的。不会哗众取宠。非诗也好,伪诗也好,自然会自生自灭。

诗无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网络上有不少好诗,也有很大一部分比较隐晦肤浅。我认为:无论哪个流派,那种风格的诗,只要有诗意,有艺术创作水准的诗歌作品,一定会赢得广大读者的认可。中国诗歌的发展方向应该朝着健康向上和接地气的方向发展。这里说的“健康向上”就是催人奋进,“接地气” 就是有真情实感。 

水云生: 您的名字有何深意?

于一元:我的名字是我父亲给取的,大致有三重含义:一是因为我出生在元月,二是父亲教导我做事情要从一开始,不要好高骛远,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三是取元字初始之意,希望我做事做人要保持本色,坚持原则。

水云生最后,您对武冈诗群的建设有什么建议和要求吗?请给武冈人网所有网友说一句话!谢谢您,于老师。

于一元:还是那么一句老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既然选择了诗歌,就要爱她呵护她,不要被路边的鲜花所迷惑,不要因为意外的云彩而改变方向。但愿武冈诗群一路欢歌,一路芬芳,今天是武冈诗群,明天一定是武冈的“金字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于一元12

阅读 4.5万 1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水云生

7月22日在武冈诗群研讨会上亲自见到了于老师后,更加感觉到一个诗人的纯朴和武冈本土气质。

7710年前

蒋晚艳

于老师和蔼、谦卑、有才、有德。问候他!(蒋晚艳)

8110年前

傻瓜_17306

于老师有在功德小学教过书吗?文中的林睦力老师就是功德的

9310年前

作者回复:

你说的功德小学就是现在的潮水小学吗?

2014/7/28 13:29:36

水云生

感谢各位老师的顶贴支持,更感谢于老师亲自来到人网参与这个互动,我做这个栏目就是想把武冈诗人们成长和生活的轨迹展现给大家,告诉我们身边的人们:诗歌无处不在,诗意无处不在,诗歌更是一个成功者心中正能量的火把。这火把,不但可照亮自己前进的道路,还可以指引需要光明的人们的前进的方向。只要你愿意,诗歌都会陪伴在你生命的每个角落。

9210年前

励志教育

于老师在文学创作上走得很远,有了武冈人网,从此距离不再是问题。期待于老师多发作品上来给我们这些诗歌爱好者学习。

9910年前

黄高远

于老师也是我们武冈文学圈的老前辈了,热烈欢迎于老师!

8910年前

于一元

身处异地他乡,很希望听到来自家乡的至亲至爱的声音!

7910年前

于一元

人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家乡的港湾。非常感谢武冈人网,非常感谢水云生!

10810年前

墨客魂

同三楼,坚持心中的美好,是那么的难能可贵。这个社会正需要这样的坚持!

11510年前

庸人自扰

坚持心中的美好,是那么的难能可贵。

10210年前

陈碧秋

一位有个性的武冈文人,属于体制内的诗人吧!

4510年前

言宋

水云生这个栏目做得真好!虽然要费不少精力,但很有意义,值得。

4510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