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武 风 流 同 保 山
同保山像一座绿色的金字塔,矗立在湘西南的武冈城北郊,矗立在地方志和文人的咏叹里。多少年来,我只是从文字里遥望他模糊的身影,近距离地亲近,还是前不久一个冬日的事。
我们一行出城沿一条公路北行,半个小时多一点就到了他的脚下。目睹的是他的西南面,但见半山腰上,千仞石壁横亘,让并不高峻的山峰平添了无限险意;险壁之上,嶙峋的石头之间,则是一棵棵翠柏,如剑如矛,直刺苍天。我知道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里有这样的记载:“旧传后汉伐五溪蛮,蛮保此冈,故曰武冈,县即其称焉。”是呀,武冈武冈,就是用武之冈。仰望着那千仞石壁和钢青色劲挺的柏树,我耳管里响着带血的呼喊声,和刀枪相击的乒乓声。我脑际出现了这样的情景:武冈山的其他各面都守卫得无隙可击,只有西南面守兵较少,就在一个月黑之夜,攻方架着云梯,偷上了绝壁,守方也发觉了,于是一场鏖战,惨烈无比。我发现那石壁上有殷红的颜色,是不是当年的战士的血迹?“同保山前古战场,武陵西去拜蛮王。苔痕尚溅英雄血,莫上层峦踏夕阳。”我吟着诗人、苗史研究专家马少侨的《同保山》,心有戚戚焉。
继续前行,不久就看见山北面有一座红色的建筑,问一耕者,知道叫天尊庙。就沿着田埂,很快就到了天尊庙所在的山坡的下面。却见左侧一条小溪蜿蜒而来,钻入坡底,就杳然不见。我知道,这应该就是古籍里所说的灵湫了,明嘉靖举人甘廷玉有“灵湫百折东,山下一泉通”的诗句。这灵湫里,流淌的不仅有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诗意文韵,更有令人浮想联翩的美丽传说。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功成之后载西施游五湖,他的女儿则辗转来到楚地的武冈,在同保山麓、灵湫之畔刈茅建庵,静观天文,参悟地理,于是在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羽化登仙而去,而茅庵里音乐三日不绝。哦,这从雪峰山百折而来的溪水,这水边和山上的岩石,皆是范家仙姑静观过的吧。
于是沿石级而上,来到天尊庙。庙内因石为台,台上一字儿排开几尊雕塑。玉皇、元始以外,还有盘古,还有柳公,可惜没有范家仙姑。盘古的金身我可是第一次看见。头上有左右两张面孔,肩上长出四只手,每一只抡把大斧,好一副威武雄壮的英雄气派。谁也没有规定盘古的形象是怎样的,这武冈版的,实在大有寓意:身为“五溪蛮”,须提防各方的敌人,一张脸扭来扭去可不行,非两张不可;而四把大斧,堪堪可用——盘古的形象,就是“五溪蛮”人自己的形象啊。
柳公的塑像在左侧一个单独的石台上:文质彬彬,面容慈善和谐。但同来的一位朋友指着塑像下的“柳公绰将军”字样问我,柳公绰是什么人。我告诉他,柳公绰是唐代的一位将军,亦即柳宗元的叔父。柳公可是武冈人的大恩公。唐元和六年,“黔巫东鄙,蛮獠杂扰”——实际情况是水灾引发了苗瑶人民起义——于是朝廷派湖南观察使柳公绰征讨。柳公仅“提卒五百,屯于武冈”,亦不用武,只是劝慰招抚,化干戈为玉帛,而使得“杂扰”平息,生民安居。于是柳公之侄、时已被贬永州的柳宗元感慨系之,在武冈子民的一片赞颂声中,用抨击过“苛政猛于虎”的如椽之笔,写下《武冈铭》,以歌其事,以颂其德。那朋友就说,惭愧惭愧。
我又说,我初中时读《捕蛇者说》,老大后读乡土文学《武冈铭》,皆为文中的意旨而动容呢。于是我又背诵着铭中的一些警句:“我始蟊贼,由公而仁;我始寇仇,由公而亲……”是啊,是把老百姓当作蟊贼、寇仇,还是对老百姓既“仁”且“亲”,实在事关国家的安危。
这时,一老妪来为神灵焚香了,我问这天尊庙是不是以前的仙院,回答说不是。我问仙院还有么,她说早拆掉了;问遗址在哪里,她说在山的南边。见我们面露遗憾之色,又说,这天尊庙的右侧就是同保岩,是范仙姑常来悟道的地方。那就好!于是就去。岩洞在藤蔓垂挂的高高的石崖下,进洞一两丈,是很宽的石廊,可惜我们没带手电,洞内本也装了电灯,却因停电而不亮,所以不敢深入那亘古的黑暗,只好在光亮处徘徊了。关于游同保岩的诗,我也读过不少。我又默诵起来。“题石凉浸笔,扪萝翠著衣”,这是明代杨楚材的诗,重在写行动。“迹寻仙范原非幻,法讲元机总谓空”,这是明代张继志的诗,重在写心情。我知道,关于这同保岩,有一种匪夷所思的说法,说有人为了寻找神仙,一直沿洞往前,走啊,走啊,就从资江那边的法相岩出来了;他忆起在中段曾听见头顶有橐橐的响声,估计那是撑船的竹篙抵落江底发出的。同保岩到法相岩,直线距离也不止十里,对于这种说法,当然是他姑妄言之,你姑妄听之,但我想,有人肯定尝试过,对古人的探究精神,我是很赞佩的。
出了洞,下了山坡,我们又沿山跟往山南麓走,同来的朋友唐君说,那边他到过好多次,去一次遗憾一次。我就有点惴惴,问,仙院遗址在哪里,知道么,他说不知道。我又说,据古籍,山南面还有明代辞职返乡清官曹一夔读书处,遗址在哪里,知道么。回答也是不知道。
横过一片松林,穿过一座三家村,我们就来到山南麓的一个岩洞旁。洞口一个姑娘在洗衣,原来这岩洞是一条漾水的隧道,通向不可知的山腹。唐君说,这就是响水岩,著名的“砯崖”石刻就在这里。果然,在洞左的较深处,从右至左横刻着“砯崖”,刚劲峭挺,再左边有“半山”两个竖刻的字。“半山”是王安石晚年的号。唐君又说,武冈州志有这样的记载:“砯崖”二字“笔力镌刻类山谷书”。我于是以双倍的敬意来瞻仰那石刻了。——山谷是谁啊?山谷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黄庭坚号山谷。我又想,题石“砯崖”,应是从李白的《蜀道难》里得到灵感,就又念道:“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时那洗衣的姑娘说,水洞里面是有响声的,于是暂停洗衣,让我们听,果然,里面隐隐传来訇訇的声响,只是不像“万壑雷”。姑娘说,春季和夏季,洞里水深的时候,响声是很大的。我想,到时候应该来听一听,感受一下半山老人感受过的意境。又问那姑娘,知道仙院遗址在那里么,姑娘反问我们:什么仙院。
于是再往前,就到了一条溪边。这是突然从地底钻出来的一段溪流,估计是灵湫从山那面钻入山腹后,在响水岩现出一鳞半爪,再在这里露出一段。沿溪行,只见溪中不断有巨石拦阻。越往前,巨石越多,或如砥柱立于中流,任凭浪击波摧,或昂然壁立于两旁,“无欲而刚”,令人生出深深的敬意。来到一个绿汪汪的深潭边,唐君说,这就是没底江,据说是没有底的,有人曾接了七七四十九条长绳吊着铁棒往下沉,终没有沉到江底。这当然又是武冈人的浪漫了。我从古籍里知道,这没底江,是一条诗歌荡漾的江;这没底江两岸,是奇石的世界,亦是诗的丛林。“灵湫百折东,山下一泉通,天凿成幽胜,渔歌破晓钟”,这是明嘉靖举人甘廷玉的歌吟。“借山聊结屋,倚石搭成桥,薜荔墙头堕,芙蓉水面娇”,这是明奉命出使武冈的江西人张问仁的咏唱。“聚处似闻经,疏昂堪具笏。”这是明末清初乡贤潘应斗《同保山看石》里的特写镜头。可惜,溪虽在,石已没留下多少了。唐君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溪畔办冷冻厂,“碍事”的石头被砸掉了。
忽见一牧牛的老者,应该就是“土人”吧,我就问他,仙院遗址在哪里,知道么。他茫然地摇头。是不知仙院为何物,还是不知仙院遗址在哪里?又想问曹一夔读书处,想了想,也作罢。
唐君又说,建筑物毁掉是不用说的了,就是石碑也可以说是全毁掉了,这没底江畔原先有很多石碑的,据说是四十九块(又是一个四十九),现在只留下半块了。于是领着我们,走到山坡上一块枯草萧索的地里,指着一块竖立的石头,说,这就是半块石碑。这是半块天然的扁石,约三尺高,两尺宽,我蹲下身子,想认碑文。最上面是三个茶杯大小的阴文,岁月的砂布把它们砂得没有什么刻痕了,加之又粘附着癞痢般的石垢,就无法辨认。下面是一行行竖刻的阴文,更隐约而不可辨认。是一块什么碑?可能是柳柳州的《武冈铭》,亦可能是韩昌黎的《曹成王碑》(记述李世民之元孙曹成王李皋事,其中劝降王国良的章节与武冈有关),还可能是刻了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的《邓处讷传》(邓处讷为武冈人),当然,也可能刻了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有关武冈的内容:“……县西(时县城在山之东面——笔者)有小山,山上有渟水,既清且浅,其中悉生兰草,绿叶紫茎,芳风藻川,兰馨远馥,俗谓兰为都梁,山因以号,县受名焉(武冈古称都梁——笔者)。”
我怅然说,碑是找不到了,就去找兰草吧。唐君很快就指着一株植物,说那就是。我走上去看,是一株兰科,确是绿叶,茎也有点紫,我说,真是香飘几千年的“都梁兰”吗?他说他也不敢肯定。于是我又生出遗憾。据古籍,都梁兰是用来放在王妃公主椒房的香炉中焚烧的,是古代的贡品,汉乐府里就有咏诵;可惜到如今我们只垂青化学的香水,而无视天生丽质的她的存在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被一种惆怅感沉沉压着。我又一次回望同保山,他仍像一座金字塔矗立在那里。但因为实实在在地触摸了他,对他的感触就与先前不同。埃及的金字塔不能和他相比,他是既文雅俊逸又气宇轩昂,既浪漫风流又威武雄壮,他既求实又浪漫,文武兼备,实在是一座宝山,实在是一种看得见的精神象征。
他实在不应该被遗忘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