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话说渡头
我家所在的村庄,叫做渡头村。对于这个村名,我一直喜欢得紧,因为有很多美丽的诗句,都包含了“渡头”二字,比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山寺钟鸣昼亦昏,渔梁渡头争渡喧”……看到“渡头”二字,就令人想起长河落日、轻舟自横的美景来。
我的家乡虽无绝世之美景,却自有一番清秀景致。村里无山,却有秀水环绕。村里有条大河,名资江,是湖南四大水系之一。资江水清澈透亮,美丽非凡。冬天的河水缓缓的流逝,那水绿得如一大块翡翠,却又波光粼粼。看到这样喜人的绿,我就想起朱自清的散文《绿》来,它给人的感觉是何其相似。
有河,当然就有桥。我们村的这座桥,很有点历史和来头,就连我们村的名字,也是由桥名得来。关于“渡头桥”的来源,古往今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
话说很早很早以前,这个古老的村庄有一男子在朝廷立了大功,皇上赏赐他一匹千里马。他日夜挂念着妻子,得到千里马后,便每天夜里骑马回家,和妻子团聚,凌晨又骑着千里马返回宫廷,为皇上尽忠。
时间久了,他的妻子怀孕了。然而他母亲却疑惑了,怀疑儿媳有外遇。一天夜里,他的母亲悄悄起来,看到门柱上系着一匹马,以为是儿媳的野男人的,便将马腿打伤。
第二日,男子想骑马返回宫廷,却发现马腿伤了,不再能日行千里。于是他只好牵着伤了腿的千里马走回宫廷去,走了一个月,才回到了宫廷。皇上大怒,下令将他的头砍了。
然而他并没有死,提着自己的头走回家去。走到河边,他叫船夫渡他过河。船夫看到他身首异处,非常惊恐,便说:“渡头不渡尾,渡尾不渡头”,意思是如果让我将你的头渡过去,我就不渡你的身体,反之,如果让我渡你的身子过去,那么就不会渡你的头。
这男子灵机一动,将自己的头扔到对岸的稻田上。于是船夫只好将他的身子渡过了河。
男子将头捡了起来,走回家去。一到家便问自己的母亲:“娘,我还能活吗?”母亲看了看他的头,看到头的接缝处沾染了一些稻穗,却误以为是蛆,便随口说:“你的头都生了蛆了,怎么可能活!”话音一落,男子遂倒地身亡。
多年过去了,村庄的人们开始建桥。经过多个日夜,桥建得差不多了,正当人们想要松一口气时,一人从桥上走过,紧接着,还未完工的桥就轰然倒塌了。
村民们找他算帐,他却微微一笑,带领大家重新建桥。那些日子,一共有100个人建桥,吃饭的却只有99人,那人是不吃饭的,可他干活却最有效率。从很远的地方搬来巨大的石头,却几乎不费劲。很快,桥就建好了,比之前建的更坚固也更美观。
村民们对他感激不尽,请他为这座桥取个名字。他说:“渡头不渡尾,就叫渡头桥吧。”
“渡头桥”由此得名。
渡头桥是一座石拱桥。整座桥由无数一米见方的青色大石头组成,桥身上上下下,看不到一点水泥。没有人知道这些大石头从何处运来,又如何稳稳的安置在湍急的水流中。
桥身由三个半圆形的桥拱组成。这样三个半圆形的桥拱,远远看去,倒映在清清的河水中,恰巧组成了三个大大的圆。我对这座石拱桥的喜爱,正源于这三个完美的圆,如梦似幻的圈,将我的心永远的圈住。每次回家,我都会特意的去这几个圆圈,看到了,心里就觉得安祥、宁静。曾经听说这桥要拆掉重建,心里便急迫的感到惋惜。任世间再美的风景,都敌不过我心中那柔静的圈。
幸运的是,这桥一直没拆,至今还安然的横跨在资江之上。
其实,这座桥早已饱经风霜。自我记事起,这桥已是残缺不全,完整的桥面,塌掉了四分之一。当时,有人赶着猪过桥,猪一脚踏空,掉到河里去,也有人骑自行车过桥时,连人带车掉入了水中。
后来经过修补,它成了一座这头宽,那头窄的丑陋的石桥。二十多年来,经历过多次洪水的冲击,在村民们的担忧中,它硬是挺了过来,至今岿然不动,看起来似乎还能熬个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