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爷是某军区副军级干部,他的女儿小卫,按辈份我叫她堂姑。 1979年,堂姑被安排在军部卫生院,跟随部队开赴云南前线,参加著名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战争结束后,满爷给老家寄回几张堂姑的照片。照片里的堂姑穿着威武整齐的军装,英姿飒爽,美丽逼人,她站在长满杂草和野花的山坡上,笑容纯净,看不出一丝战争的痕迹。 是的,就在那一刻,我深深地爱上了堂姑。 那一年,我八岁,堂姑二十。我从照片上知道自己有那么一个美丽的堂姑时,堂姑还从未见过我,但这并不能阻止一个孩童无边的梦想,我把堂姑最好看的那张照片,从家里的相册中取出来,夹在自己心爱的小人书里,没人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大人们发现少了一张照片,问我有没有拿,我当时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没有。我不是一个说谎的孩子,所以他们深信不疑。 我只盼望着自己快点长大,长得和堂姑一样大时,我就可以去找她。并且告诉她,我要永远和她生活在一起。 转眼到了寒假,我终于有机会看到堂姑了。父亲带着我,从洞口坐汔车到叙铺,再从叙铺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来到了山城重庆。第一眼见到堂姑时,一点也不是照片里的样子,她穿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衣,外面套一件草绿色手工织毛衣,黑色呢子长裙。她刚洗过头发,脑后随意地扎着一块丝手绢,走起路来,象一只蝴蝶翩翩飞呀飞。 堂姑看到我,亲热地把我抱起来,急切地询问老家和一路上的情况,没有一点城市女孩的娇贵和生分。闻着她身上那种舒适清爽的味道,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莫名其妙地一个劲地流泪。满爷在一边笑了,对父亲说:“毕竟是血脉相通,从未见过面,一见面就这么热乎。” 那年冬天,山城重庆下了一场似有似无的飘雪,我睡在满爷家软和的鸭绒被里温暖而舒适。堂姑在我的身旁飘来飘去,嘴里一直哼着蒋大为的那首《牡丹之歌》,歌声从窗户口飞出去,飞到对面的街道上,甚至更远。 春节那几天,堂姑一直带着我,在重庆市里到处疯玩。从人民广场到山城夜景,从西郊公园到元宵灯会,再从嘉陵江大桥到火车站附近的电缆吊车。那是我整个童年时光最快乐的日子,留给我的记忆就象满爷家那床鸭绒被一样温暖而舒适。 有时候,满爷的警卫也和我们一起去,那是个高大英俊的东北人,听说枪法奇准,获得过全军射击比赛第二名 。他风趣幽默,堂姑经常被他逗得前俯后仰。每当这时候 ,我就会在心里沮丧不已,可我却毫无办法。 有一次堂姑问我警卫叔叔好不好。我找不出他的缺点,但我仍然说不好;堂姑问哪里不好?我说他是警卫又不是将军,有什么好?堂姑就笑了,好不好不是用军衔和级别来衡量的;我问那用什么来衡量?堂姑说,等你长大了你就知道了。 几天后,警卫先给我买了一大包糖果,然后要我把一封信交给堂姑。我不知道信里写了些什么,但我知道这信会一点一点的挖走堂姑的心,最后还会抢走我心爱的堂姑。所以我当面答应得很漂亮,背地里却把那封信丢进了垃圾桶。 时间过得飞快,元宵后没几天,我又要回湖南读书了。离开重庆那天,满爷一家到火车站送我们,那时候,那首<<送别>>的革命歌曲很流行,歌声在站台响起时,很多人脸上都挂着泪花。堂姑也是。一声长长的汽笛声响起,转眼就把我和堂姑相隔千里。 一晃又过了几年。我十二岁生日那天,是堂姑结婚的日子。我过完了生日,堂姑也就成了别人的新娘。我已经开始慢慢知事了,失落之余我在心里默默祝福她幸福。此后没多久,我从父母嘴里陆续听到一些关于堂姑的事情:满爷为堂姑找的是一个级别不低的军官,但堂姑不愿意。她找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是个工人。满爷说那工人是个工痞,一身的流氓习气,不知堂姑怎么会喜欢上他。我见过那工人的相片,蓄着八字胡,穿花衬衣,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是典型的“二流子”形象,而且长相也不好看,一点都配不上堂姑。 一年后,堂姑有了一个女儿。女儿两岁的时候,堂姑和那个工人离了婚。 1994年,我三爷从台湾回大陆探亲,满爷一家也飞回老家团聚,这是我第二次见到堂姑。见面的刹那,我的心猛地一沉。我不敢把眼前的这个女人和我美丽年轻的堂姑联系到一起,因为面前的人老了,憔悴了,身上既没有动人的青春气息,眼波里也没有清澈明亮的光华。虽然堂姑仍如多年前一样热情洋溢,可滑过我心里的却是无尽的伤感。 因为家里客人太多,满爷一家就住在附近的招待所,一天空闲的时候,我和堂姑坐在一起,说到了那个警卫。我问堂姑他们后来为什么没走到一起?堂姑转头看着窗外,轻轻地叹了口气。 “他一直都没有向我表白,半年后他去读了军校,再没联络过。几年后偶然在石家庄军事学院遇到他,问他理由,他说曾经给我写过一封信,而我却没给他任何答案。。。。。。” 我的全身如电流击过,惊愕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我努力平静着自己,良久,又问:“难道就这么散了?” “那时候,他已经有了孩子,我也刚刚新婚,表面看起来都象很幸福,话也没多说一句,就匆匆离开了。”堂姑说这话的时候,泪光在她眼里闪动。 我想告诉堂姑事情的真相,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说出来除了给她平添一份遗憾,又能改变些什么呢? 午后的阳光从窗外懒懒地照进来,静静地平躺在青灰色的水泥地板上。我感觉到岁月正在从我和堂姑的身上跨过去再跨过去,转眼就容颜苍老。 三爷回台湾时,满爷一家也回重庆,那天下着雨,堂姑走在雨雾中的背影看上去很寂寞。我鼻子酸酸的,眼里象漫天雨雾一样模糊起来。 我那英雄的堂姑,美丽而纯净的样子,从此永远尘封在我记忆的原野里。曾经,那悠悠的童心,天真纯洁的初恋,这一切都如乡村屋顶上的炊烟,飘散了啊消失了! 1998年,堂姑所在的单拉机构重组,堂姑成了厂里第一批下岗工人。随后,她在杨家坪开了一家米线店,起早摸黑的忙碌,但生意并不见好,连女儿的学费都要靠满爷的退休金来垫付。这些都是满爷打电话时跟父亲说起的。 我已经很多年没见到堂姑了,不知道她现在生活得怎么样,我想,即使有一天在人海中遇到她,我也认不出来了。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王八道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悟空
贫僧恭迎施主再次出山。阿尼佗佛!善哉善哉!
1414年前
故乡的云
剖析人性的原始爱,值得一读!
1415年前
言宋
重庆建设厂,在重庆还是不错的。国营大企。雅马哈、建设摩托就是他们产的。
雨生
好文章~,好小说~~,谢谢!
1815年前
山渐青
顶顶顶!!!!!!!!!!
1115年前
闯飘
写的好!我也喜欢这篇文章。类似的血缘恋我几岁的时候也曾产生过。
长发飘飘
好文章,欣赏了!!!!
2615年前
青松
真情实感!!!!!!!!!!
舟子
这是我见过八道写得最好的文章之一,我喜欢!有点硬伤没关系,改一下就行了!关键是多写,我也好多看!
1315年前
刘姣美
写得不错,可读性很强,赞一个!
1615年前
有感而发
作者这种处理方式才是恰到好处,其实事情真实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文章确实写得不错!
1015年前
周宜地
言宋提到的,属硬伤,好改的,改后当然更真实。只是你的配图是真的吗?怎么看也都像当今的某个演员哟!不配会更真实的。文章总体看挺不错。
2315年前
作者回复:
把满爷离休加在个合适的地方,可能看起来就不会让人产生疑惑了。堂姑的工作单位是重庆兵工厂,后来军转民成了重庆建设厂,下岗就很自然了。图是百度里找的,真实相片也有,但不在身边。发真图写真字,反而不好表达某种情感,呵呵!谢谢周老师!
2010/3/3 11:02:22
股往金来
评论修改时间:2010-3-3 1:47:06邓元泰_言宋:郭沫若在舟子先生笔下就成了熟沫若!看了你这大作。觉得有二处有点不真实:一是满爷是军区副军级,级别不低,堂姑竟会是下岗工人?二是作者虽对重庆熟悉,但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人民广场那一带少有作为景点为人所重视的。人民广场及其大礼堂,经过直辖整修后才焕然一新,也才成了凡到重庆的游客差不多必去的地方。我相信老一辈有这样不为家人谋私利的官员, 我刚去世的满爷也是这样, 他也有个儿子下岗, 他也不去利用关系. 前几年,国家要再次免费分套房给他, 他说
1515年前
你家还有国共两派呢!已经提前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了! 呵呵
等下看完股票,把那照片发出来给大家欣赏下!
2010/3/3 10:24:12
王八道
谢谢舟子点评,谢谢朋友们的评论和建议!
老特务
写得好!有很多懵懂的小孩子会有这种情份。我相信故事是真的。
1215年前
家乡人_17228
(嘉陵江大桥到火车站附近的电缆吊车。)79年重庆有了吗?
2115年前
准确的说,我那时候坐得是电缆公交车,不是现在那种旅游吊车,(不过,火车站那里有个很长很陡的坡是真的。)写错了,谢谢提醒!
2010/3/3 10:21:40
郭沫若在舟子先生笔下就成了熟沫若!看了你这大作。觉得有二处有点不真实:一是满爷是军区副军级,级别不低,堂姑竟会是下岗工人?二是作者虽对重庆熟悉,但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人民广场那一带少有作为景点为人所重视的。人民广场及其大礼堂,经过直辖整修后才焕然一新,也才成了凡到重庆的游客差不多必去的地方。
满爷那时候是个傻官,这也正是他现在的心病。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堂姑下岗的时候,满爷已经离休了。至于第二点,人民广场那时虽不是景点,但去玩玩还是合乎情理的。谢谢你的好建议,因为文中没有表达清楚,才会令人疑惑,这是我该修改之处。
2010/3/3 10:06:50
姜远林
好文章,这个八道不简单!
曾山
<少年维特之烦恼>居然是我们学生时代的禁书!现在时代进步了------已经没有了禁书只有禁止直播!
春的信息_2552
文章是写得好,同时我也觉得你真的很王八道(蛋)。
1715年前
小说式的散文,散文式的小说,欣赏了!
1915年前
早稻田
你这个坏家伙 你应该后悔一辈子 。
下岗尊者
童真。这种爱,是血脉相连的亲情。与另一种爱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已输入0/200 个字!
挖冬笋
光明电影院和乐洋电影院
清明时节忆恩师《邵阳日报》
唐老师的“幸福号”自行车
生椰拿铁
武冈一中航拍记录片武冈视频
武冈历史沿革武冈概况
武冈农村婚礼习俗纪实武冈视频
关于武冈市武冈概况
武冈米花里的年味武冈视频
韩国-LKC螺杆真空泵滨海真空
快巴、红钢纸介子三雄电子
墙面翻新房修修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除作者特别声明原创之外,其他均来自网上,若侵犯你的权益请告知,本站获通知后将立即删除!联系QQ:165410523
Copyright © 2006-2025 武冈人网 ICP证:粤ICP备2023087779号 粤公网安备44190002007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