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让阅读奏响生命和弦

让阅读奏响生命和弦

黄三丛 2015-08-20 21:36 14
言宋点评:孜孜好学,终有所成。佩服黄老师!
 
        春雨淅沥淅沥地下着,雨线子飘洒着贴在脸上、身上,清凉滋润。到处一片朦胧,我赤着脚在混沌的雨帘中奔跑着,顾不得泥泞路滑,只想快一点回到家里,捧上书本,续上被中断的章节,一饱眼福。可是脚下的道路不作美,时而坎坷难行,时而荆棘丛生,时而深渊阻隔,来到一个逼窄石崖畔,下面依稀有路,我顾不了许多,纵身往下一跳,眼看就要摔着……呀!我惊叫一声,顿时醒过来,原来是南柯一梦,窗外传来雨打芭蕉声。
 
        梦境跟过去的经验有关。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从学校回到家乡务农,接受着繁重体力劳动的洗礼,然而喜欢读书的积习难改,工余饭后的树荫下,晚上昏暗的煤油灯下,总有我捧读的身影。可是那些时段太短,零碎分散,满足不了胃口,于是最盼望老天开恩下雨。一下雨,大部分农活不能做,不用出集体工,我就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对那些借来的书饱览一气。
   
        做梦是日常生活情境在大脑皮质残存记忆的幻化。如今我时而在梦中遭遇一些当年的窘境,情急中醒来后才如释重负。细究起来,那些梦中的憾事,是黏附着我灵魂的一团难解的饥渴情结激发的。
 
        孩提时代第一次看电影,我对于银幕上能出现影像感觉非常神奇,缠着母亲探究奥妙。母亲当然也不知道,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长大后用功读书,就会有学问,明白道理。从此我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盼着长大,盼着读书。
 
        我和共和国同龄,有幸生长在红旗下。然而命运带给我的却是一连串的遗憾,正当长身体和启蒙读书,就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肚子吃不饱,书也没读好,修公路、挖铁矿,或是隔日制半耕半读,把成长的黄金时期耽搁在胡乱的折腾中。
 
        稍微能静下来读一读书的是初中三年,正值国家调整巩固提高时期。我所就读的学校新上任一位懂教育的校长,也配备了一批精兵强将老师,那虽是一所农村中学,却氤氲着一股浓郁的尊师重教笃学的氛围。教我们语文的是一位中年老师,饱读诗书,学问渊博。听他上课简直是一顿顿精神大餐的享受。他一站上讲台,精神抖擞,嗓音清越洪亮,字正腔圆,叫人悦耳赏心。尤其让我们折服的是每当上新课,他一律把课文声情并茂、滚瓜烂熟地背诵一遍,无论多长篇幅的文学作品还是政论文。欣赏着老师朗朗的背书声,聆听着老师深入浅出的讲析、庄谐并重的授业解惑,我们蒙昧的心智被开化,知识在拓展,视野在开阔,灵魂在升华,老师的丰碑也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田!
 
        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我越发喜欢读书了。我的“胃口”颇佳,除了学习课堂知识,涉猎甚广,尤其喜欢读文学作品,只要能够借得到的书,都会读得爱不释手。那一篇篇美文佳作,充满了少年时代的书香记忆;尽管难免有不求甚解之虞,仍然解饥解渴,受益匪浅。积极上进,勤奋好学,使我成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特别是写作能力提高很快,学校每次举行作文竞赛,我都能获奖。那一张张普通的奖状,一份份简单的奖品,还诱发了我的作家梦。
        可惜好景不长,我的高中才读了一个学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学校难以安放下一张课桌,不久就被发落回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那凄风苦雨般的岁月里,读书几乎是犯忌的,稍有不慎就会扣上“迷恋封资修”的帽子,穿上“走白专道路”的小鞋。有一次饭后出工的空隙,我放松警惕坐在家门口捧着一本用红书壳伪装的《聊斋志异》在读,被一个革命派人物发觉当场拿获,把书撕得粉碎扔进垃圾坑,还非常严肃地“再教育”了我一气。然而凝聚着人类文明结晶的那些典籍的诱惑力太大,就像人天天要吃饭才能维持生命一样,读书也成了滋润我生命不可或缺的需求。当年,无论横扫“四旧”的暴风骤雨多么强劲,都洗涤不了烙印在我头脑中要读书的意识,一如既往地迷恋着书籍,稍有风平浪静,我就千方百计找书来读,从《楚辞》《史记》到《三国》《水浒》《红楼梦》,从鲁迅、周立波到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高尔基,都是我涉猎的对象。人生是一部交响曲,只有让读书伴奏出激越昂扬的和弦,生命才会显得优雅或雄浑。读书能陶冶出人的优雅品性,化育出明智聪慧的心灵,润泽出灵秀清丽的风韵,形成思考周密、思想深刻的习惯,修炼出端庄、稳重的气质。我原本是一个蒙昧无知的山村顽童,由于经常沐浴在润物细无声的书的雨露中,也逐渐融入了现代文明群体。
 
        回乡不久,我就被推荐当了一名民办教师。我把做老师当成师生共同读书、励志、圆梦的契机,我效法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对所教的课文全部示范背诵。学生们受到感染,纷纷投入读百篇、背百篇的读书活动中。我们班的读书热潮在全校引起连锁反应,一时间,所有的课堂上,课后的操场边、树荫下,到处有师生们的朗朗读书声;讲台上,学校礼堂的舞台上,经常有老师和学生们同台背诵竞赛的队列。恢复高考以后,我们几个“老三届”资历的老师和学生激战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奋力拼搏。功夫不负有心人,在77、78年两届高考中,包括我在内的六名老师和几名学生先后上了高校或中专录取分数线。
 
        然而又不免遗憾,我高中阶段荒废了学业,除了语文有点基础,其余科目都缺乏系统训练,成绩不理想,虽然上了录取线,可因分数不高而落选。不过,我没有因高考落选而丧志,反而激发了我急起直追的信心。我找准自己的短板,认真读书,矢志提高学识素养,专攻文学。我借助《古代汉语》等工具书自学,潜心研读了一系列古典文学名篇,包括中学和各级各类高等院校中国文学作品教材中的古代散文,以及《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等著名文选本,都在其列。读书时尤其注重其间名句,一篇之中,摘得几句,含英咀华,吮甘吸饴,精妙之处,往往颇有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之情状。我一边读书,一边写读书札记,积累了1000余张约30余万字的读书卡片。后来遴选出部分篇什,编成《玩赏珍珠》一书,由珠海出版社出版。
 
        随着读书的扎实深入,我的业余文学写作也有点起色,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一些习作,包括小说、散文、戏曲、报告文学等。其中纪实小说《血祭野人山——一个中国远征军老兵的自述》一书由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当年颇为畅销。我的不懈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和同样有着作家梦的家兄以及一位族侄,被一个不小文学圈内外的人们称为“武冈三黄”。
 
        我的业余读书写作几乎是在其他工作夹缝中拼抢得来的。当年我由民办转正为公办教师以后,还担任乡中心小学校长职务,为了把握好工作的话语权,做到管理、教学两不误,和老师们一样承担一班语文教学任务;时值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初,我和同是教师的妻子又以满腔的热情和顽强的毅力兼管责任田的耕作,工作、教学、劳作几乎连轴转,一个人承担两个人的劳作负荷。为了务好“正业”,读书写作只能求其次,挑灯熬夜。每当节假日,仍然祈盼老天下雨,一下雨一般就不要做农活,就可以静下心来读书写作了。
 
        我以用功读书的实际行动回应母亲的嘱托,于是有了无论环境怎样艰苦都不改读书的初衷,也有了经常祈盼下雨的念头。久而久之,这种惜时的观念根深蒂固,以至如今退休后读书写作的时间十分充裕了,可是一旦遇到雨天,还是要条件反射地生出一丝快感来,也时而演绎出雨中挣扎着回家读书之类的梦境来。
 
        我只是个资质平平的普通人,按学历只能算一个初中生,没有天才、名家们过目成诵“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天分,因而书读得不活,文章也写得不精,更没有创造出轰轰烈烈的业绩。可是我已经很知足了,回首昨天,因为“承袭”了老师们饱读诗书的“基因”,让阅读伴奏出不太雄浑却也不太平庸的生命交响曲的和弦,并愿意让这壮美高亢的和声陪伴终身。
       (原载《邵阳日报》2015-08-19《六岭书林.悦读改变人生》)
阅读 1.4万 1
分享到:
评论列表

压梨三大

阅读能让人充实,充实就是富裕。

259年前

言宋

黄老师起点应当说很底,但能一直努力奋斗,始终坚持,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服不行。

289年前

凹凸

黄老师的大名早有耳闻,可以说是一位大作家了。厉害。

289年前

风帆

阅读改变人生,爱读书,读好书,见书如见老友,甘甜自见.

289年前

巷道客

拜读美文,析出哲理,启迪心志,催人奋进!
问好三丛老师!

569年前

爱上红酒

老师为人师表,向你学习!

439年前

蓝豆子-周剑平

老师的传奇故事,读着感人!

579年前

倚窗听蝉

拜读感人佳作。向先生问好!

399年前

椅岭散人

老师是我等学习的楷模,值得称赞一声。

509年前

老畅

看黄老师的文章,总感觉到很亲切感人。哪天我去我姑妈家,一定来黄老师处获得黄老师签名的书。

489年前

黄牯

老师文中的有些场景学生们还历历在目!孜孜好学,终有所成,祝福黄老师老当益壮,更上一层楼!

409年前

故乡的云

黄老师读书精神值得我等后辈学习!

429年前

封清

黄老师对文学的追求与执着让我景仰钦佩。记得我最初接触文学是高一暑假,一本《路遥文集》让我迷恋了整个暑假,乃至后来的十多年,应该感谢那些优秀作品,让我看到了课本之外的生活。

429年前

黄三丛

贴上此文不为自吹,只希望抛砖引玉,在老乡群中掀起读书的热潮。

499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