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宋老师印象
钟文晖点评:借用楼主的话,言宋老师长期以来守护人网这块家乡精神家园,并为之付出辛勤的汗水,任劳任怨,从不言悔,实在难能可贵。
依我看,楼主写这文章也感慨尤深、难能可贵!
言宋老师印象谈
黄三丛
日前登录武冈人网,浏览文学栏目,在言宋老师的大作《不妨且做农家翁》后面跟帖说:“与人网有点久违了,看到唐老师一直坚守在家乡这块文学阵地上,感佩之余,很为自己的偷懒行为汗颜。”对于言宋老师,我确是发自内心的感动、钦佩!
我与言宋老师从未谋面,可是神交已久。早在06年前,人网上经常有署名“言宋”的帖子,我很为那些无论做楼主还是跟帖的高质量内容感叹,觉得此人有点来头。后来经朋友介绍,果然不出所料。于是我知道言宋其实姓唐,本市邓元泰人士,供职于重庆某大学,历史专业,专攻宋史,故名言宋。从而,我很为武冈人网高兴,一个规模不大的地方网站,竟然藏龙卧虎,连大学教授也来加盟,岂不是有点蓬荜生辉的荣耀吗?
通过人网这个平台,我和言宋老师的交流渐次多起来,他给我的印象,首先是一位平易近人而诚挚的朋友。10年秋,拙作《血祭野人山》维权的帖子发在人网以后,言宋老师除了和广大网友一道,为我声张正义以外,还根据他掌握的丰富信息资源,为我指点维权渠道,推荐了几家有关执法部门。在维权之初前路茫茫的境遇中,能得到师友指点迷津,心里别提多欣慰和多踏实!自此我就把包括言宋老师在内帮助过我的人们当成可信赖的朋友,也让我有了“世界上还是好人多”的真实感触。只是有一件事,至今让我遗憾,就是当年言宋老师偕夫人与女儿做客广东时,我也在番禺;当我听说他们一家离开东莞到了广州以后,立即与周宜地联系。时值下午,宜地告知他们一行晚些时候将乘车赴武汉,问我能否前往车站见上一面。我短了一点见识,以为番禺离火车站较远,儿子刚学开车对广州市内交通不熟悉,于是只好从电话里向言宋老师表示歉意。——后来才想到,其实是可以乘地铁去的。这次的遗憾程度是随着与言宋老师那一次简短的交谈而加深的。我原来以为自己不过一个山村小学教书匠,而对方却是大名鼎鼎的大学教授,地位不对等,见了面怕有被居高临下的尴尬。可是从电话交流中,我领略到了言宋老师平易近人、虚怀若谷的风度。因为我们一“听”如故,畅所欲言,没有“地”沟,只有忘年交的融洽,我才为未能把握时机相见而抱憾。
言宋老师更是一位诲人不倦的辛勤园丁。别说他当大学教授的敬业精神,单说这些年挤出业余时间为家乡的文化事业操心劳神,就足以令人动容。武冈人网成为数以几万计的家乡游子的精神家园,其中武冈文学板块独树一帜,是人网人气旺盛的重要因素。武冈文学呈百花盛开喜人局面,涌现出一批以淡淡的清辉、老特务为代表的文学新人,是与言宋、周宜地、钟文晖等老师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这里单说言宋老师了。在我的印象中,言宋老师几乎天天上人网,除了不断有佳作上传供大家欣赏以外,还担当起编辑这项“费力不讨好”的重任。言宋老师对网友们的帖子不是简单的浏览,而是几乎每篇帖子都读、大部分还会跟帖、点评。近两年人网举行过几次征文活动,无不浸透着包括言宋老师在内的编辑、评委们心酸的汗水。尤其感人的是今年的华锋杯E途“回家的路”征文活动,言宋老师对所有入围的几十万字数的征文都做了认真细致的审阅、修改、点评。可以想见,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我一向由衷地认定言宋是我的老师。我偶尔也在人网上发帖子,可是因为知识浅薄,又缺乏严谨的文风,不时出现纰漏,言宋老师总是客观公正地予以指正。有时,当别人向我提出批评时,他还旁征博引为我“护短”,以照顾我这张老面皮。每想起这些,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言宋老师还是一位与人为善的忠厚长者。所谓“长者”并不是指言宋老师年纪有多大了,他正当年富力强呢,而是他的品行合符传统的道德风范。毋庸讳言,树大招风,人多口杂,这些年人网不时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网友间因“政见不合”,脾性各异,难免发生口角、摩擦,甚至还有火药味的端倪。言宋老师对事态从不推波助澜,总是苦口婆心地对双方予以开导,化干戈为玉帛,维护了人网内部的团结。言宋老师的高风亮节,给人网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前不久,我那篇《人贵有自知之明》的帖子传上人网后,言宋老师当即为其中一句有碍团结的话做了润色,避免了乡党之间不必要的猜忌和纷争。
伟人说过,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言宋老师长期以来守护人网这块家乡精神家园,并为之付出辛勤的汗水,任劳任怨,从不言悔,实在难能可贵。感慨之余,传上此帖,以表达对言宋老师的敬意。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黄三丛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