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岭办学,是从1955年开始的,至2020年8月16日一中搬迁,足足65个年头。1953年前,云台岭是一片荒原。红军革命时期,这里曾是战场,有过激烈的枪战,牺牲了的指战员都葬在这片榛莽丛生的土地上。故此,云台岭又名红军山。1953年,云台岭被选中为武冈一中的新校址,开启了两年的建设周期。1955年,老领导刘文明先生带领全校师生,把学校整体搬迁到新校区云台岭。从此,这片荒凉的土地成了培育英才的沃土。世事变迁,一晃65个年头,刘老先生的儿子刘力平校长与周乐庆书记,率领五千余师生,返回65年前的塘富村新校区。
(云台岭上曾经的桂花树)
云台岭,这片有历史,有底蕴,有故事的教育热土,它改名换姓,唤做十中。超过一个甲子的岁月,积淀了一中人深厚的生命情结。每一个熟悉的地方,都曾留下我们的身影;每一棵熟悉的树木,都有讲不完的故事;每一扇窗户,都有渴望求知的眼睛;每一方讲台,都有挥汗如雨的热情……
(仰拍大桂花树)
65年,人才辈出。成千上万的毕业生在这里成长,从这里起步,跨出校门,踏上人生的征途,他们走进高校,走进工厂,走进军营,踏上讲台,踏上艺术的殿堂,成为各行各业的能手、领头雁。院士、将军、教授、艺术家、企业老总、行业精英,他们都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树高千尺不忘根。一届届学子,不忘母校的栽培,回到家乡,总想看看母校,看看云台岭,看看桂花树。母校的老建筑只保存了两栋希贤楼。经多次修缮,它们还在发挥着作用,贡献着力量。这是云台岭上最古老的建筑,见证了办学近70年的历程。老校友回来了,忆起中学时代,希贤楼承载了他们艰辛的岁月与快乐的读书时光。讲起课堂上关于老师们的经典桥段,记忆是那样的深刻,亲切而又温暖。而今,一切都物是人非了,希贤楼,还在;桂花树,还在,只是。。。
一中搬迁之后,遭受了寒冬的大雪积压,苍老的身姿不堪重负,它已然变得委顿颓败了。我们担忧过,甚至想过也要将它迁走。那是不现实的企图,纯粹是感情的寄托。这6棵古老的桂花树,一到秋天满树金黄的桂花树,整个校园都弥散着香味的桂花树,在百年不遇的大旱之年,死掉了最大的一棵。还有一棵,也岌岌可危了。是啊,我们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无不感念这些硕大的金桂。学生们来信说,“最温馨的毕业留影就在桂花树下”“我妈每次来接我,就在树下等着”。还有,第一次初恋的心跳,第一次懂得“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道理,第一次写回忆录时映入眼帘的树影,太多太多,都是关于桂花树的。桂园,是云台岭的名片;桂花树,是云台岭的标志。这些无声的树,见证着有声的人与历史。寒来暑往,它迎接朝阳、雨露、春花秋月;它默送夕阳、云霞、岁月静好。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无数次环绕在这爿桂园的树下,诵读,静坐,走走停停,那些挥之不去的身影与记忆尤深的爱恋,融进了生命的骨血里,它生长着,几十年后,它也长成了桂花树,长出了硕大的树冠,开出了馥郁的芳香。我相信“环境决定论”。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出这一观点,我深表钦佩。他的视野开阔,放眼中原大地乃至全中国,几千年相对稳定的居住环境的特点决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我想,谈一中,谈云台岭,亦可作如是观!云台岭,是一中的老屋场,根在这里,魂在这里。看地势,中间高峻,四周较低(后来划走了汽配厂与机械厂),云台岭的中心位置就是希贤楼至樟园,东西走向,坐北朝南,数百年来被武冈风水师尊为三大福地之一。这种地形地势,容易建立合作和谐的团队,容易形成凝聚力。这一点,不信也得信。当你走出这个环境的时候,就会感觉这实在很微妙。我是1991年到云台岭读书的。那时的校长是戴时培先生,华中科大毕业的高材生,数学教学的能手,一个博雅的读书人。后来的校长唐启胜先生、唐军先生,再后来刘力平先生。他们都因教学业绩突出而走上管理岗位。他们都各有个性,风格各异,但是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心胸宽广,能包容不同意见,虚心接受教工们建言献策,哪怕意见再尖锐,绝不打击报复。我想,这就是格局。环境变了,格局自然会发生改变。格局变了,环境也会变化。云台岭上的桂花树有的死了,有的委顿了。有人说,是格局变了。冥冥之中,或许就是命与运的周缠。我们与其怀念云台岭上的桂花树,毋如怀念那畅所欲言的自由,怀念那些有温度,有温情的故事。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红楼一痴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