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是个颇有名望的草药郎中,他熟读药典,认识数百种草药,了解很多草药的生长习性与药用价值。因此,在我的记忆里,爷爷不仅仅是个郎中,他俨然就是一个博物学家。爷爷行医六十余年,我目睹耳闻,渐渐对那些可以入药的草根与叶子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艾,在南方是极为寻常普通的植物,只要湿润的地方,田边山脚,溪边路旁,门前屋后到处可见。这种看似平常的绿色植物,却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
每年的端午节,艾草与菖蒲一样,被悬挂在门眉与床头,它的作用是驱邪避祟。当然,邪祟一说并不可信,但是艾草与菖蒲发出的特殊芳香是可以驱除蚊虫、蟑螂与蜈蚣之类有害动物的。端午时节正是南方最潮湿的季节,蚊虫活跃,家家户户都会悬挂上艾草,这种习俗已有千年之久了。可见,艾草与百姓生活密不可分。当然,端午插艾,我们插的不只是艾,插的是时光,插的是我们一脉相承的传统和生活。
古人有种艾的习惯,随手种在门前屋后,以备不时之需。艾是极容易生长的植物,称为贱草,不管土壤贫瘠,它落地生根,一旦扎根就会无声无息地蓬勃生长。新艾是止血的佳品,若是有刀伤,把艾叶嚼出苦汁敷到伤口上,不久伤口便停止渗血。不过一般来说种艾的人都是在入秋才收割的,他们把艾晾干之后,把叶子摘下,保存在干燥阴凉处,防止生虫,待干透了就用罐子储存密闭。两三年之后,这些陈年的老艾就成为宝贝了。
陈艾的作用可大得很。《皇帝内经》里有言:“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孟子》一书中也有“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的说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年之艾’。”古语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可见古人特别看重陈艾的药用功效。
小时候,我常见院子里有人向我的爷爷讨要陈艾,不需要多,一小撮即可,投入砂罐里煮水,小孩吃了可以化食消除腹胀。陈艾又是祛风除湿的良药,烧艾是传统的祛湿方法,现在叫做艾灸。古人在端阳会做艾灸,用菖蒲茎切成薄片,把陈艾点燃,不见明火,然后置于脊柱穴位上,慢慢移动。其实古人的艾灸是不分季节的,只要感觉湿气重,随时可以烧艾,没有菖蒲就用生姜。现在的艾灸就科学方便了,操作简单,效果更好。
艾的药用价值得到广泛的开发利用。用艾制作的中成药就有不少,药丸,口服液都有。用艾做坐垫,办公室人员长期使用可以预防痔疮;做成枕头,长期使用也可以安神醒脑;用艾做成蚊香,可以消暑更可以防蚊虫叮咬。陈艾反复揉捻成为艾绒,是做书画印泥必不可少的材料。以前农村人把陈艾缝进肚兜里,用来给小孩子护脐,小孩使用了不会腹痛也不会流黄鼻涕。
日本人有煮艾茶的习惯,在艾长势最好的时候摘下来晾干,需要饮用时用柴火铁炉煮水,微苦,有药香,可以杀菌消食物,对肠胃极好。
艾还是一种很好的食材。清明前后的艾青青的,嫩嫩的。农村人摘些艾尖或者取些嫩叶掺和到糯米粉里做成艾叶粑粑,有些地方的人把艾叶与糯米舂成糍粑,成色非常漂亮,现在这种艾叶糍粑在农贸市场比较常见,用火烤着吃,带着清香的味道,实在是妙不可言。
在我的记忆里,艾叶粑粑是常常用来做斋供的。小时候,我的奶奶身体不好,求医问药也没有效果,她患的是胃癌,奶奶是个虔诚的唯心主义者,经常做斋供敬神,因此我没少吃艾叶粑粑。
奶奶去世都三十余年了,我对艾叶粑粑的记忆还是停留在她生前的斋供上,后来再也没有品尝过。或许我过早地进入了怀旧的年龄,总是想起童年时的旧事,那些关于吃的记忆特别深刻,那个时候大家都很贫穷,但是却能把毫不起眼的食材做成终身难忘的美食。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红楼一痴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