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大学生“穿大衣皮靴种田”讽刺了谁《都市晨报》

大学生“穿大衣皮靴种田”讽刺了谁《都市晨报》

林日新 2016-12-18 12:50

大学生“穿大衣皮靴种田”讽刺了谁2016-12-16《都市晨报》

  12月13日,四川成都,随着课间铃声一向,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学生们便来到了学校农场边,这次他们的课程不是测量而是种田。锄地、割草、种菜苗、浇水,这样的场景在农村常见,为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性,该校将农场搬到了校园里,将“种田”设置为学生们的必修课,要求学生亲自下田种地挣学分。据悉,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自2006年起,便开设了这门特殊的“种田”课程。(12月14日中国新闻网) 

乍一看这则新闻,不禁为它拍手叫好。然而再看看新闻中的照片,不禁有点错愕了:一群大学生穿大衣皮靴,拿着锄头或铁锨在一遍乱石堆里挥舞。这是在荒山野岭垦荒,还是在农场种田?这种劳动情境不禁令人回想数十年前,那时号召“农业学大寨”,乡村学生们要学农,到农场或乡村参加劳动锻炼。于是,全校学生今天聚集在这个山头垦荒,明天又聚集在另一块田头锄草,后天又是来到水库工地挖土……声势浩大,每天却做不了几分工夫——当时的形势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但农民们不买账,讥之为“这纯粹是在搞形式主义,折腾学生”。

  多年来,教育部为了提高广大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目的是想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教育部曾尝试着将学生的劳动实践纳入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许多大学也纷纷开设劳动实践课,要求每位在校生必须在农场里修满40个学时、总计两个学分的劳动课,才能毕业。这种导向有益于强化学生劳动观念、提升劳动技能,培养劳动纪律,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从而更加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

  然而,一群大学生穿大衣皮靴,拿着锄头或铁锨聚集在一堆乱石里挥舞,分明就是形式主义。高校开设的劳动课为何不让学生到真正的农场参加劳动,而随便找一个乱石堆让学生空耗时间,白费力量,这种劳动能起到真正锻炼作用?我想,若是没有宝贵的“学分”的逼迫,这些学生会乐意进“农场”么?

  总之,高校开设劳动课,就应当认真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学习农作物的知识、学会种植技能、感受劳动的乐趣,实现劳动的多重教育功效。而这种徒具形式的“劳动课”完全是一场“大学生作秀课”,如此形式主义的“劳动课”弊多利少,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不要也罢。

   

阅读 6130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