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安好?
(紫气东来)
我的家乡文坪,一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富得流油的地方,而今,三十多年过去,现在的她是否风采依然?借“家园”征文平台,请随着一个游子的是视角,带你触摸一下岁月留给她的容颜。
一、曾经是“看不够的青山,饮不完的甘泉”
具体的说,我的家乡在武冈文坪镇罗家榜村,那里曾经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在我家,远观四面环山,近看环的山是那种小山,山都不高,左侧山上,一大片竹林郁郁葱葱,青翠欲滴,山脚下,泉水清冽甘甜。小山未连接处形成陇,向前延伸;屋后是梯田,层层叠叠延伸到另一个村庄,门前是一片平整的稻田,再往远眺,国家级森林公园云山就高高地耸立在家的远方。村口,一条县级公路蜿蜒而来,绕村而过。家门前是一条小溪,一年四季缓缓地流淌,这是我们儿时的乐园。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我们飞快地吃完节日的血浆鸭,嘴还没擦干净,小伙伴们就不约而同地来到溪边小坝上,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洗澡”首游,端午节没过前,即使天气很热,我们也是不敢出游的,大人们说,没过端午节,“洗澡”是要打摆子的。因此,趁着端午涨大水,“洗澡”就成了我们的快乐源泉,游累了,在溪边的石缝里,还可以抓螃蟹,捞鱼虾,这样的日子可以一直持续到立秋为止。山上,也是我们游乐的好去处,骑着牛上山看牛,春天可以摘萢吃,初夏有满山遍野的映山红,秋天有数不清的野果子,冬天有打不完的野兔。1978年以前,家乡,还是一片沉睡的土地。
二、以为有“挖不完的煤炭,砍不尽的竹杆”
仿佛就一夜间,这片沉睡的土地赫然惊醒。先是东家在自己田里打下了一口煤井,接着是西家在自家自留地上掘出了煤,接着,煤井如雨后春笋般到处冐了出来。文坪沸腾了,武冈沸腾了,老祖宗留下的宝藏,仿佛给家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遍地的乌金,无序的开采,让这片肥沃的土地浸染了满身的煤尘。煤最先从地表开始刨,接着挖头层,挖二层,最多的时候挖到六七层,煤井也越挖越深,从最初的几米到后来的几十米几百米不等,短短十来年时间,把地下挖得百孔千疮,由于采煤设备落后,安全设施不全,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地底下放炮的声音更是震耳欲聋,直震得山体滑坡裂纹碗大,直震得梯田沉陷漏水难垦,直震得房屋吱吱作响心惊胆颤,直震得饮用水干涸枯竭断源。小溪也从煤炭开采的那天起,就再也没有清澈过,鱼虾被浸了硫磺的黑水悉数消灭,孩童也失去了最美的乐园。大约在1980年的某一天,我家左侧山上的竹林也因为挖煤需要筛子翘片,一天间被全村村民砍伐殆尽变成了荒山,曾经的青山绿水一下子变成了剃了光头的老头,给我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
三、如今是“留不住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
1992年,我离开了家乡去到了湖北念大学。但是象我一样的同龄人并不是每一个都如此的幸运,虽然他们有很多当了煤老板,开着卡车,奔驰在勤劳致富的大道上,但是更多的是辛辛苦苦地钻在地底下,蜷曲着身子,流着黑黑的汗珠,挖着坚硬的煤层,挣着可能是用生命换来的票子,养育着父母妻儿。稍后几年,因为煤炭资源枯竭,有些转行跑起了运输,更多的人随着南下大军进入了打工的行列,留守家园的,是日渐衰老的祖辈父辈。但是,不管千里万里,远在他乡,热闹的城市绚烂的霓虹留不住他们匆匆的脚步,家乡依然是这些游子深深的牵挂,外面再好,最后还是要回到家乡,因为这里有他们的根,有父母,兄弟。而家乡,却日渐变得贫瘠——山荒了,田干了,路塌了,屋裂了,水没了,农村人赖以生存的最原始的东西都没有了,家乡,你还能回去吗,你的未来在哪呢?
带着深深的忧虑,带着依依不舍的爱恋,我也念完大学到异地工作,从离开家乡到现在转眼二十三年过去了,我也已经扎根在陌生的城市,娶妻生子,而我的家乡,那片生生不息的土地,还有我的兄弟姐妹,还有我念念不忘的父老乡亲!你们可好?
一切安好,便是晴天!
二0一五年五月二十一日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紫气东来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