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苗家农耕文化

苗家农耕文化

先进文化 2022-05-07 09:09 1
苗家农耕文化
作者:杨进文(苗族)

追溯中国农耕文化起源有一句“男耕女织”之说,它不仅是指早期的劳动分子,也是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以犁田耙田为代表的农耕文明是千百年来苗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是苗家儿女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
“犁”事有学问
在我老家的苗寨中静静地挂着一张老木犁,它久经风霜“沙场”,落满了厚厚的的灰尘,加之山风吹,太阳晒,则出现了许多密密麻麻的大小不一的细缝。
图片
这张犁早已失去了往日那“意气风发”的生机,唯有那布满岁月的“犁把手”,摸上去触感仍然细腻而柔润。见到这张犁,许多往事就像曾经我用牛犁田,不一定阵阵翻起,但是只要打开尘封的记忆,自然会无数遍泛开滋养人心的涟漪。
我的家乡城步地处湘桂边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大山区。上个世纪,我村附近的太平村、凤凰村及相邻武冈市邓元泰镇的沙洲村、木瓜村等,有相当一部分男子汉长年累月“出远门”去广西与贵州“畲(铸)犁头”。干着这种铸造行业谋生,解放前叫做“养家糊口”;集体化时期称之“搞副业”;改革开放后誉为“发家致富”。那个“香饽饽”的铸造行业,而时至今日却被消失得无影无踪。
现时尽管见不到那铸造犁头的真实场面,但是,曾经见过“铸犁头”的场景永远印在我的脑海里了。那是1986年,刚一开春,从邻近的村里来了一伙铸犁头的师傅,租用我村(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岩镇陈家村)闲着的大礼堂作为“临时工厂”,安营扎寨,吹响了“铸犁头”的进军号。
那时,我在村子里担任党支书,利用职权之便隔三差五去犁头厂观看师傅的犁头是如何铸造而成的。
犁头厂里大约有十多个人,分工非常明确,各执其事。有人负责做模具;有人承担搭炉子;有人专管冶炼;有人负责浇铸;又有人负责打磨;还有一个人做饭菜。工序尤为复杂,流程亦比较长。但是加工作坊里,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铸犁头大致的工序有两块,一块是冶炼生铁,另一块是做铸造模具。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工种,技术重点亦完全不一样的。
冶炼的人首先要准备好炉子,那炉子是随时可以转动,因为后要倒被烧得红红的铁水,若不能翻转,铁水就出不来。再者就是炉子旁边有一个大大的风箱,好像要两个壮汉才能拉得动。因为炼铁是需要超高温,所以燃料都是优质煤块,没有大型鼓风机,是难以将铁融化成水。
冶炼的过程要持续好几天,每过一段时间,铁水上面就会有一层沫子,那感觉像涮肉锅里浮起来的一样,师傅会把那层沫子倾倒出去,那层沫子叫“铁屎”。其实就是铁中的杂质物。在冶炼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铁屎”。只有没有铁屎漂浮了,这炉子铁水,就倒入模具“变”犁头。
我还依稀记得,那些的模具的师傅在操作中一丝不苟,其过程中用了“摔、敲、凿、磨、修”等一系列工程啊!假如铸造出来的犁头不合格,那就得“无条件”地重新回炉继续冶炼。
这是典型的工匠精神凸现,当今社会提倡弘扬工匠精神。是因为工匠精神,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是由于我们的先祖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古代中国才有辉煌灿烂的四大发明;正是由于我们的科学家钻研专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科技才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我围绕话“犁”不离题,又接着述说“犁事”吧!犁可分单牮犁与双牮犁。我家收藏的那张老木犁是属“单牮犁”,我与那张犁打了十多年的“交道”。
图片
那些年,在牛和木犁的帮助之下,家里的稻谷连年丰收有“余粮”。我家的生活条件亦变得越来越好了。
待到90年代中期,家里的耕牛卖了,老木犁自然也就“光荣退休”了。如今每次见到老木犁上的一洞一眼,一痕一迹,记载了我的青春和农耕文化。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犁”事学问多!我感知了我经历过的“犁”事时代离得太快了,铸犁头用牛犁田,几乎是原始社会的工艺,竟然传到了我“中年半节(40来岁)”。回退几十年,苗乡农耕文明竟然离我们如此近距离。
纵观历史和现状,勤劳智慧的苗乡城步人民不仅用信念和汗水“铸犁头”,而且重要的是铸造了美好的今天,一定能创造日益繁华的明天,拥抱更加辉煌的未来!
记忆未衰的蓑衣
蓑衣,对我来说,记忆一点未有衰退!
最近在教孙女朗读古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其时,不禁由衷的回忆起来那我曾经做过”苗家蓑笠翁”的情景。
图片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在村里耕种几亩责任制田。春天里雨水多,可正是春耕播种的农忙季节。为了不务农时,常常在雨天里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冒雨出门去干农活。
蓑衣的特点:既能遮风挡雨,又保暖透气,比穿其它材料制作而成的雨衣要舒服多了。
我曾在大晴天的清早与下午和一位堂伯父连续三天穿着蓑衣一前一后牵着一头近2龄(年)的黄牯到屋门前田垅这块面积有四亩挂零的白米大坵的冬水田(头年冬天已经犁翻过)里“告牛”(将不会耕田的牛学会犁耙)。一些过路的青年人不明“真相原理”,为我俩在大好天气里戴斗笠、穿蓑衣而感到“好笑!”。后来,青年人去问长辈才知道:庄稼汉在“告牛”时,无论是天晴落雨都是这番“着装”。如果不穿蓑衣去“告牛”,到时遇上雨天穿蓑衣用牛时,牛会“大惊小怪”不听使唤。其实,牛亦得要“见多识广”。
说话“告牛”的过程之中,要掌握好几句牛“语”要领:“呵起”,是指开始起步;用手扬鞭,示意“奋蹄前行,加油干”;转弯时,我与绿伯伯口里同时拉着长声对牛大喊:”转——来………” “唉!”是在指“叫停!”。我在前面用一根约三尺长的小竹筒套着牛鼻子与牛齐头并进,伯父是一位种田“老把式”就在后面充当“总指挥”,他左手握牛绹,右手执牛鞭(竹枝)。牛绹,犹如驾车的方向盘,若要牛向左或向右转时,就得用手拔牛绹……
我虽然“洗脚上岸”几十年了,也用不着穿蓑衣,但对那蓑衣记忆犹新!
“耙”事知多少
惊垫已至,万物复苏。迎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我见到苗族村民在田里忙碌的身影。其时,我不禁想起曾经农耕时使用过的一种劳动工具,叫做耙。
图片
耙,其结构相对简单,高一米有盈,长一米绰绰有余。上端是木架扶手,下面有耙齿(子)十二个,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下方的两端各有一只“木脚”,是便于用来连接牛轭上的绳索。所有的耙齿齐心合力,埋着头、挺着腰、钻着泥。不计得失,风雨无阻,在农夫的操作之下,砥砺奋进。我深有感悟,耙子(齿)精神与钉子精神相照应,其特征与农民伯伯的风格相吻合。
我家至今还保存着耙。农民在使用牛耙田时,是第二道工序。先犁后耙,将已犁得凹凸不平的犁泥,然后用耙进行反复平整,一般是先竖后横,把田中高处的泥巴用耙装赶到低处,可谓“扯高补低”。将水田平整如镜。
图片
耙,犹如一把大梳子。刚刚耙过的田,“梳印”明显可见。种田经验丰富的老农,在灌水耙田时,对田水的深浅把握有度。因为若是水过浅,田间犁壁,难以化为泥浆;如果田水过深,所耙过之处的杂草就未“倒茅”(没有被泥浆掩盖)。
常言道:“(若)没有犁倒,就要耙倒”!其本意是指在犁田时,如果间隔了少许犁路未到位,就要在耙田之时弥补起来呢!而其含意则不同了,是比喻社会上个别阴险狡诈之人,与人相处,总是居心不良,要盘算着别人,处处地方要占便宜。
俗话说:“犁是犁路,耙是耙路!”。其意与“一是一,二是二"或者“钉是钉,铆是铆”。是相近的。比喻办事认真,毫不含糊,不混为一谈。
歇后语:“猪八戒的武艺——倒打一耙!”。有个别人做错了事情,不仅拒绝对方的指责,反而还要指责对方,甚至把把罪责推到别人身上,称之为“倒打一耙”!违背了常理,人们深恶痛绝!但是,“倒打一耙”的“耙”却不是农具的犁耙了。
看了戏剧《刘三姐》,我清楚地记得刘三姐与三位秀才对歌。
刘三姐:“富人只会吃白米,手脚几曾沾过泥,一块大田交给你,怎样耙来怎样犁?”。
罗秀才:“听我言,家有千顷好良田,耕田耙地我知道,牛走后来我走先!”。一时弄得众人捧腹大笑。大家看出来罗秀才是一个不知农事的彻头彻尾的“烂秀才”。
上个世纪中期,农村实行集体化。农忙时节,生产队里举行过,男劳动力搞犁、耙工夫竞赛;女劳动力搞插秧(田)比赛。那场面干劲十足,热火朝天,一点不亚于篮球与拔河比赛那么惊心动魄呀!参赛者把事先领导倡导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完全被“颠复”了。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农耕文化,博大精深。耙子(齿)精神,永远激励我前行!


阅读 6280 8
分享到:
评论列表

先进文化

苗家农耕文化,渊源流长!

12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