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送旧千家乐,金牛迎新万户欢。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疾驰的年轮仿佛瞬间一跃,不知不觉到了腊月十九,年越来越近,生活在钢筋水泥铸就的楼房里,不但少了过年的热情与幸福感,反而多了一丝落寞!
望着这川流不息的车辆,看上街购物的人们,店门口挂着一盏盏红红的灯笼,街边挂着一副副龙飞凤舞的春联。儿时的年味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出生在70年代,那个时代物资匮乏,过年成了孩子们最幸福的一件事。也正因为那个年代的贫穷,才有了今天让我们难忘的快乐!那份年的味道令我记忆犹新!
依稀记得每到腊月,从腊月十几开始,每家每户开始打豆腐,做血丸子,杀过年猪。那时的腊月总让人期待,那是舌尖上的回味,这些味道让童年变的充实,也让我们记住了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的背影。
每到腊月二十三小年送灶王爷上天,向天皇大帝报告他所在的一家,在过去一年的表现。为了让灶王爷说好话,母亲上香三炷,摆上供品,焚烧冥币,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腊月母亲是家中最忙的人,尤其是三十上午吃年饭时,母亲做上一桌子平常吃不到的家肴,父亲在神龛上点上三炷香,烧上一叠冥币,口中念念有词,敬请祖先们回家过年,然后放一挂鞭炮,就是把祖先接回来了,预示着新年的开始,在这欢愉的场合下,我感觉年的神圣。
吃过年饭,父亲忙于写对联,贴对联,图个吉利。
那时的农村,没有照明电,照明靠煤油灯,三十晚上,母亲在灶台生着火,一家子月围坐在一起,说是坐“年寿”,母亲拿出糖果瓜子,一家人也吃边谈笑风生,畅谈着来年……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儿时的年味已随那艰涩的年月渐渐淡化,而那一幕幕情景,却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深处,常常感觉遥远的距离为我留下了想像的空间,如童年的欢乐,如初恋的心跳,如悠悠的远山……如今,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鱼肉餐餐有,新衣天天穿。
但我至亲的父母已经去往天堂!每每忆起往昔,儿时过年的韵味儿就像一粒种子。无论走到哪里,无论经受怎样的波折,每到大年三十,我会带着老婆儿女回到老家,安寝于曾经的老屋,敬父母及祖先,回味儿时的年味……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戴光辉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