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给女儿打电话,问节日过得怎样,她自豪地说,她奶奶给她买了好多好吃的,言谈之中,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令人感动。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的奶奶……
奶奶过世到现在已经七年了。记得刚过世的第二年春,父辈们给她立了时兴的“轿顶碑“,两侧篆刻一副对联, “敦厚善良邻人敬,慈爱勤俭子孙兴”。概括了奶奶勤劳、善良和宽容的一生。
奶奶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初湘西南一个叫绿豆冲的山区小村(属安心观花园村)。依山傍水的小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有老木屋,吊脚楼,翠竹山,还有穿着脏兮兮的前清年代的长袍马褂的大舅爷……。
老客公(奶奶的父亲)是一个瞎子,略通巫术和医药,聊以养家糊口,在北洋军阀时期出生的奶奶,没有机会上过学,瘦小淳朴,与初通文墨的潇洒俊朗的爷爷成明显的对比。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的一九四零年,二十岁的奶奶嫁给了十六岁的爷爷,大妻少夫的婚姻,使得奶奶处处护着养尊处优的爷爷,少不了爷爷的责打和疼骂……,但是奶奶总是以宽容的心默默忍受,记忆最深的是奶奶带我去煤矿看做事的爷爷,听说爷爷身体不好,中饭之后,奶奶与我一路询问路人爷爷近况,步行到傍晚才到爷爷那里,记得在矿里吃的饭特别香,彼时情景,犹历历在目……
奶奶一共生了七个儿女,成年的有六个,三儿三女。夭折的小儿不及童年,很少听奶奶提及,只是偶然听伯父提到,而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嫁在农村的二姑的病逝,给奶奶沉重的打击,我在外读书,只听得父亲说,一连几天,奶奶总是哭,老年丧女,心何以痛!
中国人有一种隔代亲,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的感情比起父母来说好像格外亲些。我在家里是长孙,由于一直读书,很受爷爷奶奶的看重。小的时候,几次带我出去走亲戚,因为在那时候,走亲戚才可以吃点好吃的东西哟!我在县城读中学时候,每次回家,奶奶或者喊我到隔壁吃饭,或者给我煮一两个鸡蛋……。
爷爷退休没有工资,奶奶为了减轻家里儿女的负担,与爷爷一起在煤矿开了一间小商店,那几年的春节,我们全家叔伯兄妹一起在初一就翻山越岭去给爷爷奶奶拜年,有次奶奶偷偷塞给已经读初二年级的我两块压岁钱,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两块钱不是小数目了。
出生于草药郎中之家的奶奶,知道一些简单的医术和巫术,老年时候手腕骨折,自己就找了些草药敷上,很少打扰儿女。倒是我们年轻人有什么事情,总是找奶奶,家里缺什么东西,总是去问她,家里人不舒服,总是先想到她。记得我母亲早时候贫血容易昏厥,总是奶奶奶奶第一个来救治和撒“茶叶米”(这是农村流行的一种辟邪的法术)。虽然是迷信,但是感觉这种“倒邪”的方法很有效。
奶奶不仅对家里人充满慈爱,而且与邻里关系融洽,老年时候对钱财特别看轻,乐于主动帮助人,家境贫寒的潦倒妇女,经常来找她聊天,她主动招待饭食,甚至把我姑姑她们给她买的昂贵糖果也常常与邻人分享,对此父辈们颇有微词。
奶奶一生勤劳,古稀之年,还自己侍弄菜地,栽卖葡萄,去世前几年还几次和我一起搭建葡萄架。每年暑假酸酸甜甜的葡萄成了我们家人消暑的佳品……
晚年的奶奶在我记忆之中常常拄着一根拐杖,头发灰白神态安详地坐着我老家砖房的堂屋门口,照看家里。父亲常说:家有一老,胜如一宝。有几次,因为有人找父亲做事,父亲不在家里,奶奶就找到附近我上班的地方,每次我打开门,看到奶奶慈爱的面容,已近中年的我心中感动不已!
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甲申年正月的最后一天,我在上班,突然父亲急匆匆的敲开门,一脸的着急,说:奶奶过世了!我顿时觉得天旋地转,一连几声说:“怎么可能呢?”就往伯父家里赶……到了伯父家奶奶已经躺在堂屋之中的草席上,面色含笑,全无痛苦之色,好像睡着一样……
奶奶生前说了,她别无所求,只是她死后,大家都要回来送她,听到噩耗,远在广东打工或已成家的弟妹们都回来了。作为长孙的我连夜写了一篇情真意切的祭文,记得在初春的晚上户长在读祭文做家祭的时候,忽然微微烛光之中飞来一只蝴蝶,围绕烛光翩翩起舞,盘旋回复……头天狂风暴雨,出殡那天却艳阳高照,在煦暖的春光之中,我们把慈爱的奶奶送到了高坡之上……
古人云“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足道,托体同山阿!”呜呼!阴阳之隔,地久天长!
愿奶奶祭祀安享!泉下逍遥!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和你一起飞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