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清肺排毒:米汤的价值大部分人不知

清肺排毒:米汤的价值大部分人不知

两担谷 2021-01-23 16:58

t01dae4c5294c0fe3cb.gif

国家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医治疗部分推荐清肺排毒汤使用时加注:如有条件,每次服完药可加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加服至一碗。大米汤对治疗有什么作用呢?


大米汤又叫米油,是用大米熬稀饭或做干饭时, 凝聚在表层的细腻黏稠物。米汤性味甘平, 具有益气养阴、润燥、调和脾胃之功效,最能滋阴长力,有很好的补养作用。《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 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也。”熟地即地黄的再制品,是中医常用的补血药。清代名医王士雄在其著作《随息居饮食谱》中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当参汤,每收奇迹。”就是说贫民百姓吃不起人参,用米汤当参汤,每有奇效。在《红楼梦》中提及的127味中药里,米汤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中药之一。清宫御膳房有专司熬粥的厨役,皇上太后所喝之粥,每餐都要准备四种,除了小米粥和白米粥为固定品种外,其他还有薏仁米粥、玉米糁粥、绿豆粥、腊八粥等,按时令季节轮换准备两种。在民间米汤被公认为 “提神之液”,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是百姓们数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生活 实践的结晶之一。

现代医学发现大米中含有生理活性很高的维生素 E、亚油酸、米糠蛋白、米胚蛋白、谷胱甘肽、谷维素、膳食纤维、米糠半纤维素等。米汤中含有大量的烟酸、维生素 B1、B2 和磷、铁等无机盐,还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等营养素。过去没奶水吃的婴儿及病后体弱者经常喝米汤。米汤可调理婴儿肠胃,对成人的胃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适合慢性胃 炎、胃溃疡患者饮用1。中医认为:米汤是最符合人的本性,最平和却最有效的补品。

不仅如此,米汤还是常用的药引子。所谓药引又称引药、引经药或引经报使药,指中医在临床处方中或在运用中药成方制剂时,利用某些药物或药食辅料的特殊性能作用,以引导方中药物或成药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个经脉,使方药更好地达到治疗效果。如《医学源流论》所说:“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方剂学》中所载有酒、人参汤、米汤,以及醋、、姜汤、盐汤、枣汤、藕汁、萝卜汁、薄荷汤等共20余种。
640 (1).jpg
用米汤作为药引送服药物,有以下几大功效:
1、护胃,减低药物毒性。米汤可覆盖胃黏膜,缓解某些药物的刺激性或减弱其毒性,保护胃气。清热解毒、泻火的中药,如金银花、黄连、黄芩、大黄;或含有这些成分的中成药,如复方双花口服液、清肺抑火丸等都是苦寒药物,性寒凉,长期服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适合用米汤送服。且不影响药物的疗效。

2、减少苦味。米汤的味道香甜,覆盖在舌面上,能降低舌头对药物苦味的敏感性,减少苦味。

3、帮助发汗。外感发热服解表药如麻黄汤、桂枝汤、感冒冲剂等药物时,加米汤可以助发汗、护胃气。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这样描述的:“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就是说服完解表药后应喝上一碗热米汤作为药引,以增强发汗解表的功效。这种米汤助药力的方法,在张仲景的处方中非常多见。清肺排毒汤来源于张仲景的经典方剂组合,包括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服用方法亦传承有序。

4、补气健脾。米汤有补气健脾的功效,送服健脾利湿及滋补性中成药,也有很好的效果。例如可用做八珍丸、柏子养心丸、人参健脾丸等药物的药引。
 640.jpg
注意:1、米汤最好是大锅饭中熬出的米汤,不要放碱,选择不含米粒的部分,温热黏稠的最好。不要过热或过冷,温热的米汤更适宜(发汗时可稍热些)。

2、米汤和牛奶不宜同时食用。米汤中的一种脂肪氧化酶会破坏牛奶中的维生素 A,造成营养浪费。

3、米汤容易被消化吸收, 且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不宜过多食用,以免血糖波动。


什么样的大米可以做药引呢?大米又称稻米。历史上最早的种稻人是长江下游的中国先民,早在7000年前,中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完全掌握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粮。称誉为“五谷之首”。大米有粳米、籼米和糯米三大种类。

粳米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米粒丰满肥厚,横断面近于圆形,长与宽之比小于2,颜色蜡白,呈透明或半透明,质地硬而有韧性,煮后粘性油性均大,柔软可口,但出饭率低。主要产于中国华北、东北和苏南以及江苏泗洪等地。
籼米呈细长或长圆形,长者长度在7毫米以上,蒸煮后出饭率高,粘性较小,米质较脆,加工时易破碎。

糯米又称江米,呈乳白色,不透明,煮后透明,粘性大,胀性小,一般不做主食,多用制作糕点、粽子、元宵等,以及作酿酒的原料。

咱们用来做药引的是粳米。粳米具有补中益气、平和五脏、止泄、壮筋骨、通血脉、益精强志、养颜美容的功效。其主治泻痢、胃气不足、口干渴、呕吐、诸虚百损等。需要提醒的是,药引很多,关键在于引用得合理,根据患者病情,本着调节药性、增进疗效、抑制偏极之性的根本用药目的进行,切不可盲目乱用。
6f0322d57e624169a20267d588f0414f_th.jpg
参考文献:
1、留馨雨.不要轻弃你的“人参汤”.中华养生保健[J].2010.(2):63.
2、周永学.服药方法对方剂配伍的影响.中医杂志[J] .2007.48(1):89.


阅读 7533 1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