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光日:苗乡里的
“一支笔”
杨进文(苗族)
只要一提及闫光日老师,在苗乡城步山山水水众所周知。人各有所长,而闫光日老师之“长”就是擅长舞文弄墨,久而久之,他被人们誉为“苗乡里的‘一支笔’”。
闫光日,城步西岩镇人,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年纪已五十挂零。他中等身材,不用减肥,标准体重,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更显示出书生意气。他不苟言笑,却平易近人,他虽然没有获过文学大奖,但一如既往地“摇着”笔杆子。
闫光日,八十年代后期,他刻苦学习,不辜负老师及父母的期望,考入了师范类学院,毕业后他可谓“听从党的召唤,服从组织安排”,他好像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县教委人事股将其分配到最偏远的乡(镇)中学任教。开头二年,在过了县南桥方向的那顶端站“三尺讲台”,然后县教委一纸调令,由南到北先后进花桥中学执着教鞭给学生“传道”;到威溪中学怀揣教案给弟子“授业”;入永丰中学给祖国的花朵“解惑”;在城步三中(西岩中学)“安营扎寨”已有二十五年“育桃李”,他依然砥砺奋进着。
闫光日的工作地方多次异动,但是,永恒不变的是其酷爱写作。我与他亦正是有相同爱好,才和他“人以群分”了。他教学之余,常伏案创作,曾经十年连续被《邵阳日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近几年,闫老师笔耕不辍,书写着时代赞歌,让我们读者隔三差五地在《苗乡城步》平台上品读到其精心创作出来的美文。
闫光日老师每到一处,总有那么多的不舍,他写的回忆散文《花桥中学,我今生抹不去忘不掉的思念》,他将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师生情怀写得情真意切,扣人心弦:“花桥在我从小以来的印象里就是根植着一种世外桃源般的神秘感。我识西岩,了解西岩,那是从接触花桥开始的。花桥人民以生养在花桥而自豪,我今则以曾在花桥教过书而骄傲荣幸!”这是闫老师笔端下对花桥情不自禁的情感流露。
笔墨生傲骨,文章长精神。闫光日写社会新闻,注重深入一线采访,材料鲜活,且十分接地气,写稿时他从不掺“水份”,远离“假、大、空”。使读者令人信服,他博学多才,下笔成章。他所写文章涉及范围广,既有历史文化,又有社会新闻,还有见闻随笔……
闫光日生就一双慧眼,捕捉民生焦点,练就一支神笔,字字切中时弊。热血热心热情,写尽民间疾苦,小小的笔尖写出百味人生。
闫光日乐为生态环境保护者鼓与呼。2021年深冬的一个周末,他骑着摩托车一路颠簸来到距校20公里之外的城步苗族自治县燕子山国有林场长山工区,现场采访工区队长肖宏辉及当班职工。那天,雨后初晴,闫光日自带干粮与护林员跋山涉水,体验巡山“打卡”之辛劳,在“跟踪”采访中,他掌握了一手材料。他还结识了一位网名叫“先进文化”的“老护林员”,并与其相互添加了微信,以便今后随时“报料”,采写这些在大山深处守护着祖国的“金山银山”之“绿林好汉”。
闫光日有好几次头顶烈日,冒着风雪,前往历史名人抗金猛将杨再兴的故居资水(原水东)村;奔向红军长征过牛市桥的红色基地所在的江石村,采访德高望重的长辈,他耐心倾听,细心记录,精心撰写出一篇篇有历史价值、社会效益、且可读性强的佳作。
三十多年来,闫光日利用周末或寒、暑假期,跑遍了西岩镇各个机关单位及所辖的行政村,他在市、县新闻媒体上宣传报道过,校园里的佼佼者;人民调解员为人民的优秀事迹;交警秉公执法;乡村振兴谱新篇;“绿衣使者”投递急;西岩集市气象新。总而言之,不胜枚举。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先进文化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