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浔阳江畔的日子之四

浔阳江畔的日子之四

江南烟雨 江南烟雨_16268 2009-07-12 03:09 21
言宋点评:文风依旧,美!虽没到过九江,却也随作者游了一遭。

(一)

千里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水榭楼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星河鹭起的画图江山中。成就多少功业,但更多还是难酬的壮志,蒙尘的风流。站在涛涛南岸,北望大好河山,怎能不让人生起万般惆怅?但是这些已竟或未竟的风流,早己雨打风吹,烟消云散。繁忙的九江港人来人往,匆匆的脚步,奔走着人世的艰辛,脸上的的急切或者淡定,再也无关这些早己隔世的豪情。

但千古江山却是吹不去的,至于江山上的那些水榭楼台,或对着梧桐细雨,或沐着冷月清辉,多少年来,静默在那里,许是仍在追记着什么,她们的梦中是否有着英雄的归来?

浔江的南岸,最西首的是浔阳楼。雕檐映日,画栋飞云。现在的浔阳楼名播海内,莫名登临的游客四时不绝。其实它的出身,却是很卑微的。浔阳楼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始罢永阳守,复卧浔阳楼”句中,但至少在宋代以前,浔阳楼只不过是一座酒楼,是那些高雅的文人醉吟江风的所在,并且一直中规中矩的叫做浔阳酒楼。只是宋时酒楼的老板,因慕苏轼的才名,虔心的恭请大学士为酒楼题额,而华夏历来有先粮后兵的传统,并且可能楼主过于热情,使他多喝了两杯好酒,弄得醉眼昏花;以至神笔一挥但不慎墨污“酒”字,就如此将错就错。羸得了浔阳楼的美名。而真正使浔阳楼声名远播的,是宋江的醉题反诗和李逵的怒劫法场。其实更确切的应当说,是归葬白驹的施耐庵。今天的浔阳楼,虽传之以文,而里面志记的,是梁山水泊的一百零八将。可能是与我们传统的尚武有关吧。就是出身世家的班超,不是也投笔从戎了么。毕竟,功名只向马上取,若个书生万户侯呢?

浔江最东首的,是琵琶亭,为江州人民纪念罪权左迁的白居易所建;名称出自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琵琶亭主建筑座落在临江七米高的花岗岩石基上,朱柱碧瓦、古朴庄重。其大门照壁上有毛泽东墨迹《琵琶行》。和浔阳楼相比,因为没有英雄的传奇,故尔也没有那份富丽和招扬。也许是现世的人事,让那居于其内的诗人,仍只能依然睁着悲伤的眼睛,独自在那里忧国伤民罢!

不过最能代表九江的风骨的,当属两楼之间的锁江塔了。锁江塔楼原由江天锁阴楼(即锁江楼)、文峰塔(即回龙塔)以及四条铁牛等附设建筑组成,现仅存锁江楼塔。锁江楼塔巍峨入云,屹立在滔滔的万里长江边上,四百年来,阅尽春光秋色,也历尽浔阳古城的劫难。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1938年,日寇炮舰进抵九江,见宝塔入云,便向塔猛击,虽中三弹仍威武不倒,但致宝塔留下了三处弹孔,大者一米见方。并使整塔向江边倾斜近米。日寇终无奈遁去。也留下九江楼塔不屈美名。

锁江楼塔为石雕砖结构,六面锥状,每层塔的翘角檐边都悬一铜质风铃。塔内有木梯盘旋而上,登临北眺,四面山环水绕,波涌山沉,正如当年悬挂于此对联所云:“百荻波光当岸绕,黄梅山色过江来。

其实对联终归是对联,北望黄梅,一马平川,并无山影。不过也许北梅群山飘然过江,因贪慕江南水秀,而长住鄱阳之滨,湓浦之尾了罢。但不知当年的山色,是怎样乘风过江的。兴许是坐船的吧?不过现在此处再也没有横渡的帆影了。因为,在锁江塔的右边,横跨着九江长江大桥的雄姿。

(二)

记得幼学之时,有一篇课文,题目是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文中对于大桥做了很多的记述,但因为年代的久远和那时的玩劣,全然已经忘却了。后来也有几次由湘北去,过了岳阳,就是武汉长江大桥,但许是巧合,总是在晚上渡江。所以过桥时,只听得哐噹哐噹的一阵铁轨声后,静谧的龟山蛇山和武汉三镇璀璨的灯火就扑面而来了。所以终于,今天的九江大桥又为我补上了少时懒惰的一课。

九江大桥桥高一百多米,大约相当于40层楼的高度,而它的长,包括引桥,有四千多米。不过这只是数字里的学问,总不能给人带来感性的认知。亲临桥下仰望,总觉得大桥并不是很高,但是到桥上一看,远近的高楼就尽收眼底了,而古时文人登临吟叹的浔阳楼和锁江塔,全被踩在了脚底。不知凭塔望远,书“收匡庐郁黛,扬子雄涛”的宋才葆,今日登桥凌风,不知还能起何逸思奇句,如果有的话,我想也许是“喜马丽雪、太平狂澜”吧,不过当时的我却没有他的满腹诗书和逸兴。

我也曾有几次于桥上逗留,但凡晴天丽日,于正桥上,顾目四望,远山近水,一览无余;青天浮云,白水远舟,了然入目。再则桥面平坦,来往容易,徒步过桥,且行且驻,竟然心生平步青云的快意。

不过给我印像最深的,却是行走桥上时,感觉到的桥的振动,特别过车的时候,那种一抖一摆的感觉,好是遇到了地震。更有一次,在桥上碰到了大风,桥的摆动就愈加强烈,人在桥上无法行走,只能攀着桥栏,趁风小的时候,紧行几步。而那骑两轮或三轮车的,风一来,不免摇摇晃晃,好似练开了杂技;学艺不精被风摔倒,那也是寻常的情况。

九江大桥两边的引桥有点陡急,上下往来,自有一定的麻烦,时见有踩三轮车的农夫,一手掌着龙头,一手拖着座板,身体向前的倾着。而他们车里的货物,主要的是菜蔬。由于碰到他们时,都是在九江做完买卖,归于田园的时候,所以车上的货物总是不多。不过可以料想得到,也许是天高星繁或是风狂雨骤的凌辰,现在行进在或左或右的他们的女人,一定在满载的菜车后,放斜身板,压低头颈,吃力的推着车,和他们一起,龟行在长长引桥上。

当然,并不是每一过桥的人,都必须要亲历这陡长的引桥。正桥两端的桥堡里面,有直通地面的电梯,这些电梯有一个不俗的名字,叫“观光电梯”,是为那些攸闲的行者准备的。所以尽管桥上往来的人很忙碌,但是它们却总是很清闲。而那时的我还没资格去做个行者,所以,尽管有很多次,在雄伟的大桥上观过光,但是却从没观光过电梯。

(三)

九江大桥北首,就是湖北的黄梅县。上天造物最具匠心,九江这边,山青水渺,而一衣带水的黄梅,却地势低平,一望无际。而自然的,在这一片土地上生息的人们,就有了他们的思维和习惯。

最明显的,就是在他们造屋修房时,从打地基开始,工地上便插满了红旗。而过些红旗,随着房子的增高,总是插于墙头。所以,在修新房集中的地方,处处红旗招展。少时只觉我们这代人生于红旗下,现在知道了黄梅的房子,也是生于红旗之下的。那么多红旗让人不禁想起了火红的年代,不过话说回来,这绝不是这些红旗的解释。但黄梅那边,终究过去得少,也没有去跟他们问过这样的一些问题,所以这对我而言,终至变成了一桩疑案。

以前听到黄梅戏,还以为是一个叫黄梅的艺人所独传,或是因黄梅时节,家家雨聚,所以在抗涝的奋战中,由劳作的号子升华而来。读千卷书,还须行万里路,到了九江,终于始知黄梅戏称的正解。不过,最让我惊奇的,还是黄梅人对于黄梅戏曲的痴迷。

有次,我沿着江堤,到大桥上游的新开镇去,经过了一个村庄,里面静静的空无一人,连个讨水问路的人都没有,又走了一阵,却碰到了一队浩大的人马。一字排开在逶迤的长堤上,蔚为壮观,初时,我还以为是哪位德隆的长者的寿宴或者奠礼。因为在我的家乡,除了这两种情况,或就是政府的某某会议,才能聚起这样的人气。

逆着断续的人流,走了很久,就见一处平地上,对着大堤,搭着一个戏台,而那高而长恰成弧形的干堤,形成一个天然的看台,虽然戏已经散了,不过,堤上还是坐着很多的戏友,而戏台两侧的空地上,小摊的生意甚为火爆。看来,下午还有新的剧目开场,而那些家远的戏友,不想来回的去走冤枉路,或坐或躺,或回味或交流,把青茵的绿草点染得花花绿绿。而这其中更有很多的年轻人和孩子。在那里打闹着,弄得风含情水也含笑。这想的景况,就现在而言,在我们家乡确实不会有的。看来,平原上的他们比我们更懂得张驰有道。

(四)

其实那次我到新开去,只是为了寻访一位故友,说是故友,并不是和他有什么长久而深厚的交情,只是有次在汉口火车站时,两人有过一面之缘,匆匆别过,已经有好几年了,认识他的时候,只知他在他的家乡,做着蜂窝煤的生意。等我颇费工夫找到他家时,已经是下午了,他不在家,在他家人的陪同下,我在一个鳝池边找到了他。

和第一次见面相比,他形象变了很多,白白胖胖的,衣服干净整齐,十分精神。正叉着手,凝神的盯着那池里面游来游去的鳝群,说实话,如果要在路上碰到了他,肯定是不敢相认的。只不过,他的平头和口音,让我和汉口车站里那个黑且瘦,眼角布满了皱纹,显得很暮气的他对上了号。

他见到我,忙把我让到家。叫他的妻子备了一桌好酒菜。于是就小酌了起来。说起他的改行,他很平静。原因是现在经济发展,且煤价一路走高,所以农村里面用煤的也渐渐少了,生意越来越差。并且黄梅做煤不似其他地方,因为是平原,土壤肥沃,所以黄泥还要到对面的九江去买,很麻烦,当然最主要还是挣不到钱,没办法,只有不做了。不过也是祸兮福所倚,如果做煤做到现在,哪有今天的光景呢?

接着,他说起了现在的鳝鱼养殖,兴致也昂扬起来,酒就劝得越发的带劲。说辞一套一套,和以前有点老实木讷的形像判若两人。借着酒兴,我便把他从形象到气质,上上下下的恭维了几句,他便更加高兴了起来,说:老弟你是不知道啊,我的鳝,都是卖到上海去的。50块钱一斤。你说我大气,在那里我真的不算什么,那些搞批发的生意人。50元以下的,就算零钞了,天黑收称时,都是不要的,堆堆的随便你抓!他还怕我不信似的,伸出手来,张开五指,在我面前一挥,说:真的,就这样,随便抓,知道么!

真是语解别意,酒尽故情。不知多久天黑了下来,也许是过了八点多了罢,因为楼上他的孩子们,不时爆出哈哈的大笑声,而在这些笑的间隙里,可以听到李湘和何炅两人的搞笑对白。又是快乐大本营,小孩子最喜欢看的。他在那里咕哝道。接着他就摇头晃脑哼起了改版的黄梅唱段《小店春早》——不要轻看养鳝鱼,鳝鱼虽小意义深……,才两句,就打住了,接着中气十足说:为什么你们湖南人老是讲不准普通话呢,主持人都是一样的,也不去好好练练么?

酒席终于散了,我们两个都已经微醺。他奋力的挽留我,但是我却因为第二天有事情,只好坚辞着他的美意,他无奈下便把他的弟弟叫过来送我。

在长长的江堤上,被风儿一吹,不知怎的,竟有些飘飘然,就想起了他的那一挥,想起了“随便抓”。一下就觉得生活美好起来,连暗黑的四周,都明丽了起来,仿佛都能看得到草长莺飞了。长江的对岸也辉煌了起来。远远的,能看到九江大桥上和倒映水中的那两排长长的桥灯。虽然还很远也很不真切,但我终还是会达到那里的。

突然想起了桥上的那些来来往往的人们。他们是不是和我一样,看到了那些美丽的灯火了呢?

阅读 1.3万
分享到:
评论列表

远方

我也觉得文字有男人气魄,如楼主是女子,估计个性爽朗

815年前

三生有幸

有机会去亲身体验浔阳江畔...

515年前

喜相逢

四水江第一、四方南第二、江之南小妹之文采称第一还是第二。

915年前

江南烟雨_16268

看来董董慢慢的懂了

815年前

且听风吟

楼主文笔不错。不过,赞同六楼唐老师的意见,再简炼一点就更妙了。

415年前

王孝波

这个系列写得确实不错!
日子一天一天过,文章一句一句写,过一天好日子容易,一辈子都能把日子过好就不容易了,文章也是如此吧!
——很多东西都是需要沉淀的!比如生活的沉淀。
浊水沉淀现泥沙,生活沉淀现沉醉!

415年前

故乡的云

楼主可爱而可怕!爱,因为作品被人羡慕;怕,因为言辞犀利.

915年前

闲庭信步

人网新星!当之无愧了。呵呵。。。不过,我一直认为楼主是才子。

715年前

江南烟雨_16268

兵子驼啊,我就在武冈呢,你没有看过她乡女人么
回雄佗姜兄:花非花,导致了老杨看花了,罪过
回言宋小哥:文章九重天,我还只到四层半.多谢指点
青松老兄,走南闯北,我不如你哦
至于猛猛:也一并谢过

415年前

兵子驼

楼主,你写的离婚故事,不会是说你本人吧。

615年前

兵子驼

楼主,你的生活太美好了啊,今天又到家乡武冈了吧。

515年前

雄陀刀具

楼主的身份如江南烟雨一般,迷迷茫茫的,。呵呵。
文章写得一级棒。。赞一个。

1815年前

姜远林

帅哥?靓女??谁是真你???

2115年前

姜远林

江南烟雨里,妙笔写春秋 !

2115年前

故乡的云

哦,我看花啦!

2615年前

言宋

杨老师:应是江西九江。

3015年前

故乡的云

楼主,文中的九江是不是佛山南海的九江?

1315年前

言宋

美女(?):在九江应生活了一段时间吧。
提点小意见:文章还可简练些。

2715年前

青松

江之南走遍了江之南啊!羡慕啊!

2015年前

山渐青

骚客″大话"旅游

2515年前

江南烟雨_16268

先抢沙发,这是这个系列里面写得最差的了,先前为了论争,改了文风,搞得大家以为我是女人公,现在,要改回这种风格,发现好困难,看来以后要慎重!

2415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