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城步西岩花桥,原来还有这么多的传奇故事!

城步西岩花桥,原来还有这么多的传奇故事!

先进文化 2022-10-03 22:23 1
走读花桥
杨进文(苗族)


 查阅《城步县志》,西岩镇花桥,在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的行政区域为“城步一都”,解放后成立“花桥人民公社”;1984年将公社改为乡,后撤区并乡为西岩镇。
花桥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着厚重的红色基因。曾是红军长征经过之要地,至今流下美的回忆:1930年12月中旬,奉命北进总指挥李明瑞、中央代表邓斌(邓小平)、军长张云逸、参谋长龚鹤村,率领红七军转战江西途中剩下两个团4000多人从广西北上,他们越过青林界,经过湖南通道县,攻克绥宁寨市(原县城)后,于12月23日进入城步翻越枫木界攻武冈县城。红七军从牛市桥经过花桥时,已是下午5点多钟,红军战士在花桥老街的风雨桥上稍作休整后,则进入了邻近武冈的木瓜桥。
花桥位于雪峰山脉,山清水秀,物阜民丰,人杰地灵。居住在这里的苗、汉村民安居乐业,到处呈现出乡村振兴的美好画面。已成为城步与武冈两县边境线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苗寨。
山口团里“万人会”
山口团,是花桥村一个人口尤为密集的自然院落。左旁古木参天,右舍一条溪水顺团而下,后方群山叠嶂,前向良田数顷。曾经左右两边都有通往“外面世界”的人行古道,建国后,西岩区邮电所投递员贺达凤沿着这条古道为花桥、中(威)溪公社送信递报近20年。由于村村通了公路,这里已经不复当年的古风古韵。随着时间推移,那些古道则“渐行渐远”了,而如今,人们“出门”不是骑摩托车就是开着自己的小车。
图片
山口团是一个以吴姓为主体的苗族村民的居住地。同时还有何、马、范、刘、段、戴、艾等姓氏人居在其中。长期以来苗、汉团结一致,建设新农村。他们戮力同心,使山口团的变化现已旧貌换新颜,家家起(修建)新屋,户户有余粮。目前,正是中稻收割黄金季节,新型收割机发出“轰隆轰隆”的声音,欢快的在大田垄里来回穿梭。
在历史的长河记忆之中,山口团经历了千变万化。团里的那千年古树是“见证者”;团里的那口数百年古井同样是“见证者”。虽然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但是,这一带的长者常常在茶余饭后提起在山口团里召开过的“万人大会”。
众人垂泪悼英烈。1960年2月中旬的一天,花桥人民公社在山口团里举行追悼大会,由公社书记主持,由西岩区政府杨仕旺区长作追悼词。沉痛悼念在参加修建金紫江水库,因失火而亡的英烈。2月6日深夜,因工棚突然起火,疲劳的民工正处酣睡之中,而全然不知,火势迅猛。
当时,共青团员戴桂兰刚刚参加会议归来,发现火势不妙,她毫无畏惧,机智勇敢地立马冲进工棚,将何友云、朱菊香、肖碧云大声喊醒来逃出火海;接着她又再次冲进工棚,救出三个民工和一个五岁的小孩,而戴桂兰第三次冲进火海时,却被无情的火焰呑没了,壮烈牺牲,时年25岁。在大会上,杨区长宣读了城步县委追认戴桂兰同志为中共党员的决定。当宣布在金紫江修建水库,因失火而故的名单时:“我们花桥人民公社有戴桂兰、唐春秀、杨宗幹、杨敦玉等数十名社员而遭不幸遇难……”全场与会人员一个个眼泪婆娑止不住地往下流。
万人哽咽祭伟人。1976年9月9日,对于中国人民而言是无比沉痛的一天,在这一天的0时9分,伟大的人民领袖毛泽东主席因病不幸辞世,终年83岁。当天16时,新华社发布了《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对外公开了毛主席因病逝世的消息。噩耗传来,我们苗家人民陷入到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群山肃立,资水含泪。9月20日上午,花桥人民公社在山口团里举行了一场庄严肃穆的万人追悼大会。只见坐在那临时搭建的会议主席台上的领导,手臂上戴着一个青色袖套,神情悲伤致极,说话的声音全凭那扩音器传出来。那天维持会议秩序的几个青年民兵“闲”得十分出奇,一点不像以往要在大会场不停地来去巡逻。当公社书记肖明哲含泪缅怀“吃水不忘挖井人”的丰功伟绩时,露天广场上参与凭悼的社员们皆潸然泪下,哽咽着泣不成声。有个别眼泪浅的人,声泪俱下,嚎啕大哭……
万众一心“学大寨”。1975年9月下旬的一天,花桥人民公社在山口团召开万人大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全国农业学大寨”。公社书记在会上原原本本地传达了上级的文件精神,响应党中央发出的“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号召。当时会议上的意图很明显,欲想将自己这个穷山沟,造成一个大寨公社到大寨县。以彻底解决当地农业问题,会场四周插有彩旗,寓意要让“大寨红旗迎风飘扬”!
会场上的主席台上红旗招展,台下与会人员群情振奋,个个精神抖擞。陈家大队党支书戴时伸、瑶塘大队党支书戴良玉分别在大会上做了表决心发言:“树雄心、立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会后,就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了,公社召集各大队统一派出劳动力,来到陈家与石山大队相连的竹山湾一带,砍掉一大片松树与茶籽林开“大寨田”。记得在那工地上,不时地从高音喇叭传出鼓舞人心的歌曲:“学大寨、赶大寨。大寨红旗迎风摆,它是咱们公社的好榜样,自力更生改变穷与白。坚决学习大寨人,敢把山河重安排………”
其劳动场面十分热闹,红旗飘飘。挑土的社员们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健步如飞。尤其是石夯的场景,更是热火朝天,大家扎起衣袖、卷起裤管,一边劳动,一边放开嗓子高呼:“嗨呦!嗨呦!嗨呀噫着!齐用力啊!嗨呀!再来一把!嗨呀!”一个扯着长声打着号子,众人齐声附和。那号声,呼声洪亮,震荡着苗岭山谷。
万语千言谢党恩。1978年12月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而后又走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推广。特定的政治形势的变化,重新确定了农村发展的方位。那年在春节前夕,花桥人民公社在山口团里召开了一个划有时代性的万人大会,叫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大会。
如今生活在农村,每天都是农家乐,城里人只有放假的时候才能来农村玩,美其名曰“农家乐”。而在农村每天都在农家乐,是多么的好啊!每个季节都有适时的水果,自己动手,体验收获的喜悦。
图片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这次,我特意来到山口团里寻找那“万人会”旧址,现如今的万人大会场旧址早已经没有了往日风貌,取而代之的是被硬化了的村民活动小广场,地盘也没有过去的那么宽了。我把每一处风景、每一个瞬间都捕捉在镜头里,让它成为永恒的记忆。
罗家寨里的篾匠
一条大河从永丰大山沟蜿蜒而来,近处的虎溪水、小河江之溪水皆在罗家寨前汇合,又向那远方斗折蛇行而去。生活在罗家寨的村民,以家族为核心,以萧姓村民为主体,组成了一个达二百余人的寨子,寨前那古色古香的牌坊引人注目。
图片
罗家寨,其寨名我没有考究过。让大家感到费解的是罗家寨里竟然没有一户姓罗的人家。而罗家寨容易被人识记,最大的理由是整个寨子里男人统统会精通篾活。
罗家寨位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岩镇花桥村境内的一个宽阔而美丽的“平原”处,与邻县武冈的浪石铺村连山共界,苗、汉关系亲一家。
罗家寨的寨前有一口古井,是生命之源。井底的泉水不断涌出,水源充足而丰富。古井曾经洗过祖辈的衣裳,淘过父辈的白菜。古井里的水一年四季高度保持一致,春天不溢,夏季不涸。而井水又会自然“变温”,夏晾冬温。古井与寨子里的人有着密切联系,在生活中扮演了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
罗家寨村民住宅,座东朝西的居多,其房屋结构“随大流”,看起来新颖别致。罗家寨在我心中感到最为特别是那些极为普通的篾匠师傅为我竖起来一座精神丰碑,一种伟大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风貌,非常值得我去学习和推崇。
罗家寨与威溪竹海相距不远,周边的山场茂林修竹。给这里的篾匠源源不断地提供了优质材料,让鸡鸣犬吠和袅袅升起的炊烟,多了几份动人的韵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怪乎,罗家寨生活的人家,不论男女老少,皆会篾匠的手艺。
篾匠面对一根竹子,琢磨着锯成几节,如何“下料”,操起厚背薄刃的蔑刀挥刀劈下,粗大的竹子在那脆响中一分为二。然后拿起一柄长圆凿,将节巴“叭叭”清除掉,随着蔑刀上下翻飞,一根竹子在巧手中破成薄薄的蔑丝,细如面条薄如蝉翼,那轻巧娴熟和流利的动作,让人眼花缭乱。
罗家寨子里的篾匠们,除了农忙生产时节,有着他们自己的生活乐趣和生活方式。他们每天“按部就班”,在各自的堂屋里或禾堂坪里,抱着自己手中需要编制的竹器物品。如果遇上登门来访者,师傅照样边说边干,一点儿亦不会影响其“手上功夫”。
说话的间隙,篾匠那粗糙的手指却能在自己的胸前指挥出一场动人舞蹈,扁扁长长的或黄或青的薄篾如那少女舞动的丝巾在风中飘扬,柔柔长长的细篾犹如少妇在阳光里扭动着腰肢起舞。那是一场同生活相关的语言和动作的艺术交融。虽然多了一些俗气,却能更完美地演绎出寨子里的篾匠的清澈淡远的心境。乡村振兴,生活之中的美好,就如此被篾条拓印出来了。
提起竹器,寨内数以百计。解放前,这里的篾工是以编织床上篾席为主,而如今则五花八门了。既有尿勺、又有畚箕;既有晒席,又有箩筐,还有扁担、蒸答团箱、围子背篓………应有尽有。当我看到这些“老物件”时,一种乡愁油然而生;一些往事历历在目。
在那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里,寨子里的小孩们想吃一餐肉是很不容易的,为人父的蔑匠挑着蔑货出家门赶集时,总是板着脸用那句诱惑崽女的话来征服其不哭不闹:“今日在屋(家)里要听话(指不吵闹)呦!伢老子(爸爸)去赶场卖蔑货,卖了钱称巴巴(肉肉)回来给你们吃!”此言犹如一道圣旨,果真奏效。小孩们乖乖的待在家里既等爸爸,又候“巴巴”。
前不久的一日,我特意走进罗家寨,去拜访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与我一同并肩修建过水利配套工程——南岭倒虹吸管的萧明生,他现已年逾古稀。离明生家还有好几丈远,就见到他坐在堂屋门前,依然“刀”耕不辍。堂屋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小竹椅、小晾床、困椅及其他生产用具。从明生家出来又见其邻居萧怀能,怀能是一位年近花甲的退伍军人,只见他坐在门前的矮竹椅上,手持短把锯聚精会神地忙个不停………
图片古稀之年的萧明生
罗家寨子里的蔑匠所制作的竹器用品,经久不衰。有史以来,强势进入就近的西岩镇、茅坪镇、邓元泰镇等几个大型集贸市场。近几年,罗家寨的拳头产品,通过当地的邮政电子商务,采用网络和数字化传媒技术进行的服务类业务推销,则“远走高飞”,销往全国各地。
多少年来,罗家寨的篾匠,有了变卖的竹器,手指头便宽裕了,家里亦搞得宽松了许多。不但锅子里有了肥美的猪肉,孩子们有了“新俏俏”(衣服),而且地里有了种子、农药、化肥。部分人家还购买了小车,他们的日子过得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提升。从而不断满足对美好生活向往。
罗家寨里的年轻篾匠也有不甘呆在家家里做篾工的,自带工具主动出击到周边的武冈、绥宁、新宁县去做“百家客”(上门制作),他们不论在镇上还是乡村,只要是长满翠竹的地方,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不辞辛苦,翻山越岭,走村串寨。遇到有需要编织箩筐、晒席或制作竹椅、晾床等的人户,就停住放下工具干过三五天或十天半月。精湛的技艺,使他们常有做不完的活计,东家的工夫还未做完,西家就三请四催要去他家了……
最有意思的还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先后有几个人长得潇洒,人品好,手艺亦高超。曾经在外地给人家做篾工时,不仅挣了人家的钱,而且将别人家里美貌如花的闺女“讨”(娶)了回来做老婆。
生活在罗家寨的人,井水是甜的,饭菜是香的,走起路来风风火火,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全凭党的英明领导、全靠自己的手艺所获。
花桥豆腐天下传
清早,从小区的公园里传来一阵女声高音独唱《谁不说俺家乡好》——“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转,哎!谁不说俺家乡好……”。这一“谁不说”,是我家乡的真实写照!
花桥是我的家乡,这里依南岭、傍资江,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所处城步苗族自治县与武冈市的交界之地。花桥,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主要盛产稻谷、黄豆、玉米等优质农产品。
图片
明代苏平鸽一首有关的豆腐诗,高度地概括了豆腐的制作过程:“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兑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瓦缶浸来赡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个中滋味谁知得,多在僧家与道家。”
豆腐是我国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在先民记忆中刚开始很难吃,是经过不断的“打磨”改造,才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并被誉为“植物肉”。
图片
豆腐是常见的豆制品,又称为水豆腐。其主要制作过程如下:首先是制浆,将大豆制成豆浆;然后是凝固成形,豆浆在热与凝固剂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凝胶体,形成豆腐。
豆腐可以常年生产,不受季节限制的,所以在蔬菜生产淡季期间,可以“顶替”菜肴品种。豆腐既是传统食品,又味美而养生。
城步苗族自治县的花桥,位于水质优良的资水河畔,地处三十六峰脚下,三十六峰层峦叠嶂,茂林修竹,数条溪水流经花桥,故而能制作出精品豆腐。其豆腐素以“洁白细嫩,味道鲜美香甜”而闻名湘西南。
花桥俊男靓女多,皮肤洁白如玉。女的像出水芙蓉,男的似“白面书生”,全是因为吃了这里的豆腐,喝了这里的水。花桥人聪明能干,既会制作传统的“熟石膏”豆腐,又会加工注入现代元素的“醋水”豆腐。制作出来的种类有水豆腐、干子豆腐、腊豆腐、卤豆腐……可以称得上是不胜枚举。
提起花桥豆腐,我不禁想起一个在当地流传的神话故事:相传清代末年,花桥有一个“豆腐公公”与妻子你勤我俭,养家糊口靠磨豆腐为生。一日,资水河神“白犀牛”感念他们夫妇艰难度日,见他们恩爱有加,又善待顾客,便来到其家门口,沿着其屋场转了三个圈,然后欲设坛施法,帮助其提高豆腐加工效益时,却被老汉发现,误认为是邻村一头耕牛来偷吃豆腐。于是,立马手持竹枝极力追赶,白犀牛则奋蹄往松柏(地名)方向走去,跑到神门口的转弯处,见有一个大石岩洞,白犀牛不顾一切,就一头钻了进去……
后来,人们将此石岩洞称之为“白牛洞”,洞口一年四季流出来的泉水清澈透明,纯净清幽。从此,“豆腐公公”与老伴起早贪黑来挑白牛洞泉水浸泡黄豆,推磨豆腐。因而豆腐嫩嫩的可口,甜甜的润心,爽爽的润气。花桥人制作出来的豆腐在邻近的“武冈州”里挺有名气。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花桥豆腐的制作依然保留着传统方式:先将上等黄豆去皮,用白牛洞流出来的清泉或三十六峰脚下的“虎溪”水浸泡大概十来个小时,然后磨豆浆;再用白色细纱布过滤,撒加石膏或醋水上浆。其时,是要特别用心,注意掌握好比例、温度。最后,用器具把豆浆倾入四四方方的豆腐盒子(夹模)里,压制成有正方形的豆腐块。
当豆腐出盒时,要用大力气,双手端起盒子腾空翻转,弄个“底朝天”。如此制作出来的水豆腐清醇而细腻,洁白而柔嫩,或煎或炸、或煮或开汤,再加上小葱、芫荽、辣椒、麻油等佐料,令人芳香扑鼻,沁人心脾,垂涎三尺。“油炸豆腐”是花桥豆腐最好吃的一种,方寸大小,用香油或茶籽油熟炸后入水浸泡,黄澄澄、嫩泱泱的,用竹蔑丝串成一圈,五花肉炖或火锅蒸,吃起来满口生津,回味无穷。无怪乎,有游客“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之“吃相”,花桥豆腐的美味传天下!
花桥边贸集市
花桥边贸集市,位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北端的西岩镇花桥村,集市场处在城步与武冈两县交界之地。集市是苗、汉村民们一个物资上互通有无的交易场所和生活情感上加深交流的“大本营”。集市场地面积不算大,可是远近名气却不小啊!
图片
相对而言,花桥边贸集市,交通便捷,区位优越。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城步边境有花桥、藕团、杨梅坳、塘狮岭等市场。在山区农村赶集是很普通的一项活动,我们这里的人赶集叫做“赶场”。而参与花桥赶场者,其中有一多半是来自邻县武冈。有史以来,两县边界人在物资交易上,找不到“尔虞我诈、以次充好、短斤少两”的影子,可谓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友谊市场”。
自我记事起,花桥边贸集市的赶集日子,经历过“改头换面”。为了搞活经济,加强边贸物资交易。由先前每月农历的逢十(二十、三十日),一个月赶三次场。后来经县人民政府发文公布,每月的农历逢十赶集日“原封不动”,同时“节外生枝”地派生出逢五,则是十五、二十五日。一个月就可以赶六次场。
花桥集市场,亦已三易“根据地”。建国初期,我奶奶提着鸡蛋、茶叶、黄豆、花生之类的产品去花桥梓的老街上赶场“卖土货”;上世纪70年代,集体化时期修通了西(岩)威(溪)公路之后,市场则入“路”了,成了一个典型的“马路市场”,当民办教师的妈妈就去集市场给我买“好吃的”。跨入新世纪不久(2007年),花桥修建一个比较标准的新型边贸集市场。我那身为人民教师的妻子,在这个市场里为学校采购过一系列教学用品。
其实,半个多世纪来,参与花桥边贸集市赶场的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市场上有许多长辈赶着(场)赶着就“走”了,亦有许多俏姑娘、新媳妇赶着赶着则从外地“来”了。她们的到来,给市场增添了无限的春光与生机。每次集日里,总有那么一些后生仔,跟在姑娘背后“追尾”,围着市场转来转去在佯装选购物品。也有弄假成真的,确实掏钱买下来了。更有甚者,有的居然将姑娘“追到手”了,男女之间,那种愉悦心情油然而生。
本来,赶场的人都是在追求赢得一个好心情。那些肩挑手提去卖东西的人求得尽快脱手;而那些需要购买物品的人,急盼满载而归。不信但看赶场人,婆婆妈妈说不停。有年纪四十开外的资深美女,牵着那肚子挺得高高的新媳妇的手,在市场内说说笑笑、挑三拣四地为即将出生的小宝贝选购衣服及奶瓶、口杯……
图片
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叟将要办的事情处理完毕后,就站在一起,相互敬烟,且礼貌性地用手从衣袋里掏岀打火机,给对方叼在嘴里的香烟点燃。一边抽烟,一边讨论田间播种或秋后收成如何。总而言之,无话不说,有的说着说着竟然高声大喊起来;而有的生怕别人听到什么,就情不自禁附耳喃喃细语。还有个别的赶场人,去时两手空空,归来赤手空拳。纯粹的是去赶个“开心”,是去场上碰碰“老情人”;或去遇遇“老伙计”;或去邂逅老庚(同年人)及亲戚分享自家所发生的喜事,或谈谈心中不吐不快话儿。
不同的边贸集市有着不同的特色。花桥市场是一个“早市”,可以称得上是“聚也匆匆,散也匆匆”。一般上午8点多钟赶集人员从四方八面赶来就开始了,集市场里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当时过12点钟后,则人去“场”空。
市场高潮期,真是热闹致极,叫卖声、讨价声、嬉笑声,融成一首苗、汉共享的美妙的乐曲。瞧!那些沾有露水的蔬菜,种类可真多啊,有绿得发亮的青菜,有像红灯笼似的西红柿,有来自附近出了名的木瓜桥沙田里种出来白胖胖又脆生生的白萝卜,还有头戴“官帽”的紫色茄子……人们都陶醉在蔬菜散发出的淡淡清香之中。
提起木瓜桥的萝卜,我则不禁想起在当地广为流传的《萝卜眼里长铜钱》的红色故事:1930年12月23日(农历十一月初四),红七军4000余人从湖南绥宁入城(步)武(冈)边界的邓元泰木瓜桥时,已近傍晚,于是决定就地休整。为了阻挠红七军过武冈,国民党大肆造谣说,红军是来杀人放火抢粮的,于是老百姓纷纷躲藏起来了。
一路行军的红军战士又饥又渴,木瓜桥村外又不见一个村民,只见那沙田里长满了白萝卜。战士们多么想吃个萝卜解渴,却又找不到主人,无奈,只好扯田里的萝卜,扯一萝卜,就在坑里放一枚铜钱,表示用钱买了萝卜……
“喂!杨师傅!你也来赶场了,这摊桌上有好新鲜的精肉呢,需要称一点么?”是老熟人吴屠夫在热情的与我打招呼,其时,又让我的注意力又回到了市场上。
我的眼睛被市场里的货物摊位上吸引着,那五颜六色的货物使人眼花缭乱。就连空气中也弥漫着那小吃部诱人的香味。卖货的犹如“演说家”,在极力地推荐自己的货物,而买货的顾客则东瞧瞧、西摸摸,“货比三家”挑选自己所喜爱的东西。
花桥边贸集市场有好几个住在市场附近的能工巧匠,为客户服务了半个多世纪。人们对其手艺赞口不绝。修鞋匠吴泽然,每当接到要修的破鞋,他坐在机子前,借围裙擦了把手,则不紧不慢的拿起人家的鞋子右瞧右看,然后打开工具箱,里面整洁的排放着各种大小不一的盒子,他从右上角的盒子里拿出七、八个小铁钉放到嘴里,用嘴唇含住,用锤子往鞋上砸一个,就从嘴里往外吐一个,像接力赛一样……
理发师林治梵,他十多岁时就开始拜师学剪头,从事“顶上功夫”六十载。给老人理发三下五除二,给老人家掏耳时(取耳朵屎),采、掏、转、吹一气呵成。被掏者竟成了一个“活神仙”,因为舒服至极。
打铁匠肖代荣,肖师傅挺注重“好钢安在刀刃上”。他在通铁器炉火纯青的关口上,给刀或斧或锄头安钢。他在完成铁器最后一关“沾水”打磨时,娴熟而麻利地将已打好的铁器抛进那蓄有水的大木桶里,进行“沾水”作业,待物件冷却之后,再放到铁沙轮或磨石上反复而精心打磨。
前几年,市场附近又“冒”出一个后起之秀的大厨师,名叫刘小武,在自家开了一个“饮食店”,因为其手艺高超,价格优惠,进店顾客络绎不绝。
从花桥边贸集市的运作状态来看,也能看出苗、汉村民的日常生活,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同时也掺和着一些异域风味,并且还注入与时俱进的现代元素。作为一个边贸商品交易场所,也是一个传播信息、情感交流中心。



阅读 4666 18
分享到:
评论列表

王忠义

没到过花桥的人,读罢此文,也对花桥了解得八九不离十了。

32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