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滕王阁之心,起于年轻时读《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之时。每每想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佳句,便会生出登阁一望的冲动。没想直至二0一0年三月底,才应友人之邀,得以成行。虽时为暮春而非秋日,不能目睹“秋水共长天一色”,却也算了却登阁望远、临楼兴叹之心愿。
滕王阁初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迄今已有1300多年。其间屡建屡毁,不绝于世。现存的滕王阁,系20世纪80年代第29次重建。遥想当年,被封为滕王的唐高祖李渊之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任洪州而建滕王阁,“自有王勃作序后,别是人间翰墨场”。多少人到此寻踪觅迹,凭吊怀古,望江兴叹,滕王阁得以名扬天下。
清人尚镕有诗曰:“黄鹤盘鄂渚,岳阳据巴丘。吾乡滕王阁,鼎足成千秋。”说的是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的鼎足之势。滕王阁建于赣江东岸的冈峦之上,碧瓦丹柱,雕梁画栋,飞檐翘脊,高耸云天,巍峨壮观,尽显大唐建筑风貌。滕王阁盛名千百年而不衰,究其原因,实乃“文以阁名,阁以文传”之故。滕王阁建成22年(公元朝75年)后,王勃作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顿时如石破天惊,方使滕王阁名噪天下。
自此之后,游者如鲫,皆以登临游观一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景观为乐事。史上诸多文坛巨匠,无不步王勃之后尘而颂之歌之,使其名声更盛。白居易有饯别题诗:“翠幕红筵高在云,歌曲一声万家闻。路人指点滕王阁,看送忠州白使君。”晚唐的牡牧,也为滕王阁留下“垂楼万幕青云合,破浪千帆陈马来”的佳句。著名的北宋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也在滕王阁前叹咏过“愁来径上滕王阁,覆取文公一片碑”。苏东坡不仅留有“滕王阁”三个金光闪耀的大字,更为之留下《滕王阁序》,与大画家赵伯驹的画作《滕王阁图》一道被称之为“双绝”。朱熹留有“满眼悲秋今古恨,人生辛苦竟何成”之叹,文天祥写下观景思古“五云窗户瞰沧浪,犹带唐人翰墨香”之句。湖南新宁的刘坤一,也写下《重建滕王阁记》。总之,王勃一序传千秋,无数诗文随后来,滕王阁由此而盛名不衰。
三月二十四日,怀仰慕之心、了观赏之愿,与友人从广州乘机抵南昌。离开昌北机场,乘车过南昌红谷滩开发区,上了八一大桥时,友人向右一指,告诉我那就是滕王阁。顺着友人手指方向一望,果然有一楼阁耸立于滔滔赣江之畔。思想多年,终有一睹。更令人高兴的是,入住南昌东方豪景花园酒店,所处之室正好面临赣江。推窗远眺,临江而立的滕王阁便尽收眼底。虽居高而小名阁,仰慕之心却依然在胸。放眼远望,透过历史烟云,俊彩星驰、胜友如云、高朋满座之盛况犹在眼前。
第二天上午,原本要去滕王阁观赏,友人说,登阁观景,应在傍晚。我想也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大抵非傍晚是不可赏识的。按捺心思盼黄昏,心如有约等情人。好不容易在等待盼望之中到了黄昏之时,便急匆匆离了东方豪景花园酒店,穿街走巷,奔滕王阁而去。购票入园,步入广场,拔地而起的滕王阁便扑面而来,高耸于眼前。
这就是“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间流舟,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的滕王阁?!
是的,这就是无数人为之倾倒的滕王阁。
仰望之巍巍然直插云霄,细观之灿灿乎遍生瑞气。阁势雄伟,风格独异。无殿堂之森严,少宝塔之神秘,去楼榭之小气,“面临江水势凌霞,却倚重城十万家”。初进阁门,毛泽东手书“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对联如游龙盘于柱上;抬望阁首,苏东坡墨宝“滕王阁”楼名闪金光在于云间。层楼之间,各有所在。“翰墨厅”、“丹青厅”,供文人墨客即兴挥毫,吟诗作画;“古戏台”供艺人戏家演绎戏曲歌舞。滕王阁里,浸染唐宋文化氛围,绽放当代艺术花萼。主层正面镌刻有千古不朽、十分醒目的王勃《滕王阁序》全文,陈列着滕王阁之珍贵文物,典雅古朴的礼厅、乐厅;长篇壁画涌现历史文化名人“俊彩星驰”,以为“人杰地灵”之佐证。依楼而望,虽未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却也见船来舟往,天地荡漾阔水,楼阁映照晚霞。江南名阁,不输文化之名,可赢诗书之气,盛名之下,实至名归矣。
令人扼腕长叹者,则在于滕王阁之屡毁屡建。自唐永徽四年初建以来,滕王阁已被毁二十八次。或毁于兵燹战乱,或没于水患火灾。仅清代顺治至宣统二百六十一年之中,滕王阁重建重修达十三次之多,平均二十年就兴废一次,实属阁楼史之罕见。最后一次被毁,是一九二六年十月。时值国民革命军北伐进攻南昌之际。反动军阀岳思寅负隅顽抗,下令焚烧南昌章江门一带民房,使滕王阁化为灰烬。兵荒马乱,血雨腥风,民不聊生,滕王阁命逢劫数。眼前之滕王阁,已经是二十九次重建。一九四二年五月,古建筑大师梁思成教授偕同助手莫宗江,根据明代大收藏家项子京“天籁阁”旧藏宋画底本,参照唐式营造法式,绘制《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一九八五年依照梁思成大师之图本,才让滕王阁得以重生,第二十九次再现于赣江之浜。
胜境几经事兴废,浴火凤凰又重生;有史日月千百年,新枝从来发老根。
名阁之幸乎?文化之幸乎?
也许,好的东西大抵也如凤凰涅盘、浴火重生才会更显珍贵吧?
推窗远望,腾王阁立于闹市之中。仰望腾王阁。沐浴在晚霞里的腾王阁。腾王阁前的的铜鼎。毛泽东手书“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腾王阁序》木刻全文。腾王阁落霞。腾王阁落霞之二凭楼远望,现代建筑大煞风景。从腾王阁看八一大桥。台顶圆形藻井,层层重叠,雕梁画栋。顶层留影,到此一游。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周宜地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