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的面积
以前听说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牙膏厂,为了增大销量,向外征求营销方案。其中一个生产线员工的方案获得全票通过,他的方案就是建议牙膏厂将牙膏的挤压出口直径增大1毫米。正是这小小的1毫米,一下子让牙膏厂的销量大增。其间的道理,相信大家应该可以想象得到。
近段时间,我和经理利用晚上的时间,找车间单位的负责人面对面交谈,就工作单位产能、效率方面的问题作一些深层次的探讨。有一天晚上我们和钢化单位一位负责人在探讨连续炉的钢化产量时,根据该负责人提供的实际产量和我们理论上核算的产量,总觉得炉子的利用率太低,实际的钢化面积比我们理论上的钢化面积,实在是少得太多。于是为这个问题,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了很久。为了彻查原因,最后我们把对口的工程师也叫了过来研讨。
探讨继续进行,但好像都有理由,一下子似乎也难有一个结果。突然间,经理像一下子想起什么似的问工程师:“你们在炉子上摆放玻璃时,要求玻璃与玻璃前后的间距是多少?”
工程师回答:“100毫米”。
“100毫米是多长呢?有没有我手上这枝笔长?”经理摇晃着手上的水笔,若有所思的问。
“应该有吧!”工程师的回答似乎有点不确切。
经理却拿了一把直尺过来将笔一量,然后说:“我这枝笔是128毫米,你说我们的员工在实际操作时,会不会将玻璃前后的间距拉得比规定的间距要大?”
“可能会吧?肯定有这种情况!”钢化单位负责人小声说。
“好,我们不用再讨论了,到现场看看去!”经理起身就走,“我们先到现场去实地看,谁也不要说话,看员工到底是怎样操作的。”
于是我们一行人就跑到连续炉后面去看员工的操作。我随手抽了车间一个质检腰上的一把卷尺,实地测量了几排玻璃前后之间的间距,最小的间距有200毫米,最大的间距竟达到400毫米。连续炉是一条不间断进行玻璃钢化的生产线,一排排的玻璃在炉子上片段排上去,在传送装置的带动下,不断向前走,经过炉子加热段、风冷段,再从炉子前面的下片段出来。如果玻璃前后之间的间距被员工随意的拉大,那等于就少排了玻璃,少排了玻璃也就等于少钢化了玻璃,炉子的利用率当然也就随之降低了。
问题很快就找到了,经理却又问工程师:“你刚才说的间距100毫米,还有没有缩小一点的可能?”
“可以的,其实严格来讲,玻璃前后的间距,80毫米也不会影响我们正常的钢化效果。”工程师说。
“好,以后就这么办!”经理转身叫过钢化单位负责人,“你知道怎么办了么?”
“我知道了,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求员工在排玻璃时,玻璃前后的间距,最小不得低于80毫米,最大不得超过100毫米!我马上去开会找他们落实!”
“嗯,这还差不多!”经理笑了,“这样执行半个月后,你拿产量报表给我看!我想以后的产量,应该就不会是你今天晚上报的这个产量了吧!”
钢化单位负责人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站在经理身边的我却陷入了沉思,这件事情对我简直就是生动又深刻的一课。我突然间就想到了那个牙膏增大挤压出口的故事,再联想到今天这件事情,我不禁心有唏嘘:前者小小的1毫米,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营销业绩;后者区区几百毫米,却给企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如果问题不是及时得到发现和解决,日积月累下来,连续炉的产能不知道还要减少多少钢化面积呢?
看来,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还是有很深的现实意义的。
不打自招
我们和丝印单位负责人探讨有关玻璃印刷的产能时,经理一看到该负责人提供的产量,气得将手上的铅笔都摔了。
该负责人虽然为经理的失态感到有点吃惊,但嘴里仍是信誓旦旦,说他们单位的实际生产,真的就是这样一个产量。
经理再不愿多说,只是要他自明天早上七点半开始,一定要每个机台的主操做好生产日报表交总经理室复核,报表上要注明操作人员什么时候进车间,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调好了机,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生产了哪几款产品,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换过网版。
这两天,机台主操把生产报表都做好交上来了。报表上刚好就有一款那天负责人用来举例说明产量的同一款产品。单位负责人报的产量是一个班可以做800件,而主操报表提供的实际产量却是一个班做了1300件。单位负责人报的产量,还不包括换网版的时间,而机台主操报的产量,还包括了换网版的时间。如果将换网版的时间减去,那么真正一个班的产量,就还要远远大于1300件了。
经理马上把该单位负责人叫到办公室,什么也不说,只是把报表扔给他,要他自己看数据。看着该负责人涨红着脸木桩似的站在经理面前,我想经理这一巴掌打得他也算够重的!
看来,做一个真实的人,需要勇气!了解一个真实的情况,需要技巧!我算是又好好学习了一回。
2008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