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桂林城建所想到的)
凡是到过桂林旅游的人都该有这样的感觉,这个城市绝少有高层建筑。为什麽?原因很简单,此地以山水奇特而闻名,于是,无论民间或官方,几乎都默守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任何建筑物,都只能当这一隅山水的配角;都只能是这一隅山水的点缀,万不可喧宾夺主。
武冈呢?武冈的特色在哪里?无疑只剩砣子石砌就的城墙和它南面突兀巍峨的云山了。
城墙,这种成规模的整体之美虽已遭破坏,然,大致的轮廓还在,修复起来还不是大的难题。而让人最头痛的是,城内的高层建筑,特别是清渠南岸还屡禁不止地在修造。试想城内高楼林立,作为战争防御性工程的城墙,面对它所围护的现代高楼,那还有丁点昔日情景再现的意义?这种境况,简直是对坚壁清野、固若金汤的恣意反叛和嘲弄。
政府的不作为或作为中对不同投资方所使用的不同标准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清渠北岸酒厂的高楼修建在先,于是,姐姐做鞋,妹妹学样,你初一,我初二,就多米诺骨牌般的效应开了……武冈多大的城市呀?还大得过南京吗?去看看南京的秦淮河吧,人家是怎样尊重历史人文和沿岸古建筑的?你政府不烂头子,开发商敢胆大妄为吗?
造成今天这种局面,可说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事,也许根本就深究不得,越究猫腻越多,流水般的外来官员们,在此镀金高升它处后的形象也就越黑……现在看来,这种强加给武冈人民的既成事实,想纠正都不可能了,它已不是纸上的东西,动一发而牵全局,说严重点,一动就会造成社会动乱。
过去了的事不说也罢。说以后吧。
从武冈古城所处地形地势看,古城落址于巍峨的云山之北,斜倚于赧水北岸的南坡面;北有同保山、月光岭及外城墙的三重庇护,以前从高沙方向来武冈,即便是到了月光岭,看到了人民医院后背的外城墙,都还见不到武冈古城的庐山真貌。只有继续前行至东站,才算看到它丁点儿背影(现在的东门旺角,七十年代末,乐洋路两边都还是农田和菜地)。一直到了东门乃至玉带桥才可见到它竟隐匿着偌大一蔽城池于山水间。因此,作为曾经的王城,此处地理的隐匿功能,硬就是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
自九十年代初,大开发给了武冈古城空前的大开放,封闭式的隐匿再也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于是就产生了向北开发的新城。然而,新城的南北中轴线(武强路)跟老城的南北中轴线(都梁路)错位足三百米,于是,从南端的梯云桥至北端的乐洋路是丁字路,从北端的同保山至南端的乐洋路也是丁字路。新、旧城之南北中轴线的不连贯,给开放的理念真就打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折扣。至少给外来者就造成了交通上的不便捷和视觉上的小家子气。
如果说,以前的古城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城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么,现在的武冈城,一定要以武冈云山为地理性标志,犹是长沙火车站看西端的岳麓山般给人以遥遥在望,欣欣然欲近而不可近之视觉引诱,从旅游心理学的角度讲,这叫欲弹琵琶半遮面的朦胧式逗引。要达到此目的,在建的云山路,就应追求这种开放开阔的视觉效果。旅游车一进入这条路的北起点,导游就可在这条路上对着遥遥在望的云山发挥他的挥身解数……
车经东边的旱西门,建议自水西门至旱西门的古城墙以西再至云山路以东这一地块(此处地名:校场坪,它是洪涝时受灾最严重地块)造一较大的人工湖,此湖务必紧靠城墙,給游人以山水州城的视觉愉悦。再于旱西门造一接近历史原貌的城楼(再不可“宣风楼”般大红大黄的极尽故宫式张杨之能事。真正意义上的城楼绝无这般显摆。看看西安;再看北京的大前门,就可知武冈宣风楼媲美于天安门的无知和可笑)。整体地看,旱西门的民居相对平矮,稀疏,拆迁难度不是很大。如此这般,既根治了那一处历年必遭的洪涝之苦。且又给古城增添了新的看点。
以上建议多年来一直存放于老朽之心,今天一吐为快,求取网友热议。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楚南老虫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