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年关将至时,各种喜事便纷至踏来。原本安静的山村,开始热闹沸腾起来,山谷的深处回荡着烟花炮竹之声。结婚的,生日的,进火架梁的,比比皆是。 华堂落就之年,年末便会进火,架梁,待客。选定好日子,主人家早早的放出架梁的消息。村民掐着手指头数着架梁的这一天到来。这天真正到来之时,主人家便忙的不可开胶,凌晨的三四点得去把梁树砍回来。菩萨永远是最大的,钱纸,蜡烛,香早早地为它们点上。天麻麻亮时,此家早已灯火通明,厨班手已在择菜,切菜。木匠师傅手里正捉着一只被宰杀了的公鸡,用鸡颈在梁树上笔走龙蛇。来捡粑粑的村民,在议论着;架梁的时辰,架梁所撒物品的担数。 说到架梁的物品(糍粑,纸包糖,米花,画着红色同心圆的烫皮,化饼,花生等等),首当其冲的应属粑粑。架梁后,评论谁捡的物品多,也是以谁捡的粑粑多为准,这天,再差的人也能捡几颗花生。去捡粑粑时,往往是全家老少出动,俗话说:多个人手,多份力。来捡粑粑的人越多,主人家越高兴,人多是个好兆头,预示着这屋子的后人会很多,就像现在来捡粑粑的人一样多。 捡粑粑也有诀窍的,院子里的大人告诉我们:捡粑粑的时候,要穿有大袋子的衣裤。在捡的时候先捡自己附近的粑粑糖果之类的东西。在散场之后也可以去找找,可能石窝窝里,废椽下面,等等都能找到有。 令人激动时刻慢慢开始了,房顶雨坪上的两组壮汉开始拉着缠有大地红的梁树上徐徐上升,大地红在半空中噼里啪啦作响,下面早已人声鼎沸,都希望粑粑早点朝自己砸来,不时地和屋顶上的泥匠师傅打招呼:“等下往这边撒呢”。 梁树被装入指定槽内之后。包工师傅就站在屋尖上开始讲好话,下面的人早已等得不耐烦了,好话讲完后,鞭炮声一响,先撒的是“娘粑伢粑”另带些个小的粑粑,这些当然是撒给主人家的,主人家撤出来之后,场面开始有些控制不住了。你争我抢,他以横扫千军之势,将所撒之物与地面的灰烬尽收膝下。整个过程也就短短的五分钟左右,捡多捡少,大家都乐在其中。 院子里谁家有喜事,其他的户主会组织起来,把行情钱凑在一起,留个几十百把块钱给主人家,其余的钱全都买鞭炮放,村里的人贺礼之后,待会娘屋里的人,自己和婆娘的亲朋好友都会相继来祝贺,村里的上空在今天被轮番轰炸,烟花炮竹之声将不绝于耳。事后,一家有喜事,往往十里八乡的人都会知道了,要是哪家要嫁女,修有房子的人家必是优选户。 二十一世纪初,人们不管有钱没钱,也要修座房子在那,哪怕是毛坯房,有它心理就踏实些。 而今,村里的房子基本上都已是清一色的瓷砖房了,架梁的少了,撒粑粑的更少了,很是怀念以前那种天上掉粑粑的日子!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八田日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爱上红酒
小时候捡过,现在还有吗?
1512年前
中流砥柱_13533
上梁捡糍粑,捡米花,捡纸包糖,记忆太深了,尤其是落雨天,刚修好的屋四处都是泥巴,掉进泥巴浆里的东西都不放过。呵呵,那个时候......
1312年前
苏醒/都梁
上梁,还有丢饼干的,是吧。
912年前
作者回复:
是的,很多东西哦,有捡来直接就可以吃的,也有要加工下,才能吃的。
2013/1/17 15:53:43
星哥
我就捡过两次,还被粑粑把头给砸了一次,最郁闷的砸了头竟然没有让我捡到。现在只能是怀恋了
1012年前
哈哈,我也被砸过,捡粑粑要手法快,不然只有捡花生的份。
2013/1/16 15:25:37
长发飘飘
上梁,捡粑粑去,是小时候最高兴的事了!--------------------------------------------------------------------------------
2512年前
既可以玩,还可以捡东西嘎,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那是欢天喜地的事。
2013/1/16 15:22:29
老特务
那时我爸是木匠,比现在我爸是李刚还牛逼,那时我捡与不捡一个样,我爸爸的裤带子、衣服袋子里装满了上梁的东西,全部得我拿回去。
1412年前
还没开始的时候,那些木工,包工师傅使劲往自己的袋子塞东西,看的我们直跺脚。真羡慕你。
2013/1/16 12:29:40
刘姣美
检糍粑是蛮有味的,真是天上掉馅饼,现在只有回味了。
2012年前
我也喜欢呷粑粑,把捡回来的粑粑,擦干净,在煤灶上架一把铁夹,一连烤两三个,等它们鼓鼓的时候,把皮扒开,放一撮糖,香甜可口的粑粑就这样做好了。
2013/1/15 21:02:00
兵子驼
现在啊,就进火,不丢粑粑了,没有捡了。
2112年前
兵哥,如你所说,一看你是一个捡粑粑的老手。
2013/1/15 20:15:17
这个真好啊,我小时候捡了好多的。
1712年前
黄三丛
逝去的是纯净古朴的民风,留下的是淡淡哀愁的记忆。
正如黄老师所说的这样。此情可待成追忆。
2013/1/15 20:12:23
闯飘
这种风俗已经离我们远去!
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还想今年回去捡个老乡做的粑粑呷呢,看来将要成为泡影了。
2013/1/15 16:28:15
三湘田园
现在代细修框架结构的房子、砖混结构的房子,冇有上梁这个程序了,直接进火、待客。
1912年前
原来是这样。现在上个梁怕也要几千万把块啊。
2013/1/15 16:25:56
青松
现在,只有山区才有这样的上梁了,我们想拍上梁,至今都没有拍到。
只能在回忆里找了。快过年了,应该还是会有上梁的。
2013/1/15 16:22:04
姜远松
抢沙发,楼主把以前农村架梁写得很逼真,现在好像没有了哦。
3012年前
以前参与的多。想想也有十来年没捡过粑粑了。
2013/1/15 14:21:20
已输入0/200 个字!
挖冬笋
光明电影院和乐洋电影院
清明时节忆恩师《邵阳日报》
唐老师的“幸福号”自行车
生椰拿铁
武冈一中航拍记录片武冈视频
关于武冈市武冈概况
武冈农村婚礼习俗纪实武冈视频
武冈历史沿革武冈概况
武冈米花里的年味武冈视频
朝源电动车悍马太子H4朝源电动车
重负荷车辆齿轮油宏源石油
滨海真空:干式螺杆真空泵滨海真空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除作者特别声明原创之外,其他均来自网上,若侵犯你的权益请告知,本站获通知后将立即删除!联系QQ:165410523
Copyright © 2006-2025 武冈人网 ICP证:粤ICP备2023087779号 粤公网安备44190002007814号